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探讨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必要性、内涵、路径与实践案例。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符合当今科学教育的目标、科学传播的内容、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过程—关系”是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为例,探讨了自然博物馆传播科学家精神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自然类博物馆在全国定级博物馆中占比仅为2.2%,其中拥有科研基地的博物馆就更少。对已有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调研表明,尚未做到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必须紧紧依靠博物馆业务部门。因此,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建设尚无成功案例可循,需要探索出适宜的建设发展道路。本文通过对重庆自然博物馆科研基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尝试为此类科研基地建设提供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3.
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历程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信息技术的每一次突飞猛进都裹挟着博物馆一同进阶,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身处“日日新”技术大潮中,博物馆如何以自身发展规律——“道”为主体,坚持收藏、研究、传播,展示高雅“圣殿”之气岸,并有意识地参与到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变革中,自主选择技术的应用程度与应用范围,已成为绕不开的话题。智慧博物馆语境的“道法术器”仍是“以道统术,以术得道”,博物馆唯有适度使用更友好、更成熟的技术,才能更理性、更深入地揭晓人与物关系的基本哲学,体现其推动社会前行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作为实施校外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一直在努力探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的手段和路径。多元智能理论为博物馆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上海自然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了“一平米博物馆”科普教育项目,构建了“情境-任务-创造-反馈-持续”的教育模式。本文详细阐述了在多元智能视域下“一平米博物馆”教育项目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探讨博物馆科普教育实践的创新经验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短期展览因具有形式灵活多变、内容覆盖范围宽泛、更新频率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在塑造科技馆形象、提高观众参观回头率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地科技馆的重视。但相对于常设展览而言,短期展览在安全性方面更容易受到时效性和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另外由于科技馆观众的特殊性,短期展览安全性更低。本文归纳了科技馆展览安全要素,通过对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近年来举办的主要短期展览进行总结分析,对安全性进行分类,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剖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以参观博物馆的4~7岁儿童为测试对象,探查他们对博物馆动物剥制标本的认知。结果发现,4~7岁儿童可对动物剥制标本做出有生命或无生命、自然物或人造物两个层面的判断区分。进一步细分,儿童对动物标本现状的认知可分为真的自然物、假的人造物、真的生命体和假的非生命体四种类型。儿童对标本生物属性和真实属性理解的正确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年龄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显著性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接近和达到成人的认知水平,即可认识到博物馆中陈列的动物剥制标本代表真实的自然物,能够体现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生物的科学信息。  相似文献   

7.
地球科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科学博物馆必不可少的展览内容之一。由于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分支较多,在博物馆展览陈列的设计与布展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特别是目前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地球科学的展览陈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2019年完成提质升级的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地球奥秘厅为例,通过贴合时代发展的展览主题策划,将二元叙事结构运用于地球科学展览,在展览设计中探索性地采用了媒体化的途径与方法,为地球科学展览的策划和设计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类博物馆通过构建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研发创新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其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研发创新体系由创新内生动力系统、创新资源组织系统、创新体系开放系统、创新成果反馈系统组成。这四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支撑,不断在体系内部发生作用并与体系外部交换能量,使研发创新体系的运作形成正螺旋,从而推动博物馆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深受西方影响,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营建体现出了两个不同方向。西方对生物学的研究经历了博物学狭义化到实验生理学为主导的方法转向、博物馆内部教育功能的发展趋势以及外强入侵近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共同推动了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的落地生根。西人营建的中国早期自然博物馆是欧洲自然史收藏体系下的一部分,这类“学究式博物馆”研究属性强,不以服务中国社会为目的,影响有限。而中国本土的不同阶层在传播博物馆观念与实践上均做出了各自回应,他们身处衰败之际与觉醒年代,肩负救亡图存之责任,其创办的一批“公共教育博物馆”彰显了对科学的求索,对国家未来的希冀。这些博物馆体现了科学传播的公共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能够促进亲子之间互动交流,帮助家长在活动中更好地了解儿童、发现儿童。本文从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博物馆教育活动中的亲子对话,对比了不同类型对话内容的差异、整体对话类型,分析了不同环节、不同家庭之间对话内容存在的差异,希望研究结果能对未来教育活动的设计开发带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神秘海洋”展将水的不定性、流动性融入展览叙事,通过解域化的故事、话语和空间构境探索主体向他者的生成,重塑主体建构的可能性,在静谧与幽暗中体验自我的消逝与永恒的成为。在故事层面,选择海洋这一女性母题;在话语层面,采用翻译干涉的女性主义叙事介入、吸引型的叙事距离、女性叙事者的叙述声音、故事内叙事的叙事视角。女性主义叙事策略的综合运用建构了女性意识,为女性主义展览叙事提供了示范,有利于吸引女性观众更好地理解与参与科学,回应了当代科普伦理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2.
布展施工的安全管理已然成为科技馆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然而,国家和相关行业目前缺乏对科技馆布展施工安全管理的深度研究。本文以中国科技馆为例,探讨科技馆布展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包括布展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的需求、基本原则及内容,初步思考建立科技馆现场布展施工安全管理规范的路径,以确保安全生产,营造安全有序的场所环境。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80年代的财政责任到如今的社会责任,观众研究为英国博物馆证明自身价值、获得经费支持提供了重要依据。英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与经济杠杆,客观上推动了博物馆观众研究的发展和博物馆对“人”的关注。英国经验说明,只有当政策引导、经济杠杆、行业规范与学术研究形成合力时,博物馆观众研究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学习的研究成果表明,展览除了可以通过自身的内容来对观众施加影响之外,环境设计也同样会对观众的参观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合理评估展览环境的效果、并针对性地发现环境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将有助于展览提升总体的教育效果和观众的参观体验。本文以2017—2018年间在山东博物馆所进行的一系列博物馆学习相关研究与展览评估实践为基础,从观众的注意力水平入手,计算展厅中各个区域的“吸引力”,进而实现对展览环境效果的评估。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展厅环境中的“展线”与“照明”设计,对观众的学习效果有潜在影响,值得引起博物馆在环境设计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环境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人及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帮助博物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本研究以环境心理学中环境—行为关系为理论视角,剖析科普展览中的环境—行为关系,解读科普展览如何从生理、心理、价值观层面对观众进行唤醒并产生效果,最终实现展览的教育目标。本研究以成都博物馆“人与自然:贝林捐赠展”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法、访谈法及内容分析法了解科普展览对观众的唤醒方式及效果,并且在此基础上从三个层面提出展览设计思路建议,以利科普展览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6.
西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陈设计向来不是仅以科学作为独立的支撑。在其变迁中,艺术与文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本文从西方历史、宗教和文化的背景出发,分析长期以来在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陈设计中所隐含的科学观念与艺术文化现象,及其设计方式和影响范围。最后对新型自然历史博物馆所在学科理念和理论依据方面可尝试的突破方向做出了预期。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美国用于评估课程与《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一致性的教育者评估教学产品质量量规(EQuIP),并以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开发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单元为例,阐明量规的使用方法。从对接NGSS三个维度的角度总结量规的特点,为我国馆校结合课程的开发提出三点建议:首先,馆校结合课程不仅要在教学的内容上,还需在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上全面对接课标;其次,馆校结合课程需要以学生及其学习为中心,注重课程资源、教学的目标、方式、评价的整体设计,深入地对接课程标准;最后,需要为开发基于课标的馆校结合课程提供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确立,文化和科技融合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数字经济规模的扩张,突然其来的新冠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科普场馆兼有科技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从科普场馆数字化要义的角度切入,研究国内外科普场馆的数字化应用案例,从展览、教育、藏品、研究多个维度进行剖析,结合上海科技馆的具体实践,提出对于数字化时代科普场馆未来发展趋势及转型路径的思考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双减”背景下,专题博物馆类科普基地的科普工作新路径。基于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实践案例,对综合科普资源与目标进行剖析,形成融合馆藏资源、行业学科发展以及网络传播为一体的科普教育路径;博物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围绕核心资源探索建立自有特色的科普教育体系框架,能够提升新形势下专题博物馆的科学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STEM教育与博物馆教育的共性、博物馆教育活动现状两方面论述了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博物馆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未来航海家STEM系列课程”为例,剖析了博物馆STEM系列课程的设计开发路径,以“渡河的工具”子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将“跨学科”“探究”“实践”三大核心理念有机融入博物馆STEM课程设计中,并对课程实施的难点进行反思,为将STEM教育整合融入我国博物馆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