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难教难学,这似乎成了师生们的共识。其实,古今许多名人和语文界老前辈早有所指点,那就是以“读”为本,语文课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阅读总得读”,“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语文教学以其学科特点决定了“读”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以“读”带讲,甚至以“读”代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精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激发学生“读”的积极性,使他们从自觉地“读”,达到会读、爱读、多读、广读。一是会读书。读书跟做别的事情一样,一定要有一个规矩,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  相似文献   

2.
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必须进行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对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一条精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路径。怎样有效地“读”才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呢?我们不妨分三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陈丰 《现代语文》2006,(3):94-9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关键就是“读”。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面作了些探索与尝试,姑且称之为“三步法”,力求通过阅读教学,关注阅读教学的过程,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下面便是我肤浅的心得体会。一、激发兴趣“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如果没有学生的读,或者学生读的不充分,那么,无论教师怎样去“讲”,即使讲的津…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老这句治学名言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不仅要“传知”,更重要的是要“授法”,这是达到上述理想目标的桥梁;而讲读教学是“学法”训练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与良好的阅读习惯结合起来,给学生以“学法”的启示。一、重视整体阅读中阶段和过程性训练心理学表明,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是有其规律的,即先概览轮廓再究细节,循着“感知——理解——应用”的认知过程和学习心理过程进行的。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课文引导学生了解感知性初读、理解性细读和精读、鉴赏运用性回读等三个阅读阶段。三个阶段体现在“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过程中。使学生明确阅读首先  相似文献   

5.
“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古语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叶圣陶先生也曾对“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作出精确的评价:“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当前推进的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依据大纲精神引导学生“会读书”,通过“读”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驾驭能力。一、注意“读”法的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以教材中的课文为内容,教师要在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逐渐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等方面下功夫。1.掌握读懂课文的四个基本点。一是…  相似文献   

6.
<正>温儒敏教授说过:“语文教学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因此,作为“三位一体”阅读体系之一的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这一板块在实际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让学生真正实现少做题、多读书,切实提高阅读能力。本文试以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相似文献   

7.
论“读”     
读,在理论和实践中人们都分外重视。《语文教学大纲》中多次提到读。在“教学目的”一节中说:要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显然,这是把读摆在四种能力之首来考虑的。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一节中又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要“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提示阅读方法”等。《大纲》如此重视读,这是因为读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培养写、听、说三种能力的基础。读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1992年10月,江苏省教委制订的《关于改革和加强  相似文献   

8.
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因此,要想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就应该从阅读的数量人手。作为语文教师,要纠正忽视阅读量的做法,提倡“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阅读质量和文化素养的提高都是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的,所以如果学生只有初中三年六本语文课本,加上六本课外读本的阅读量,提高阅读水平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自主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提高自读能力的关键阶段。因此,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是语文教师落实新课标,提高学生学习语文能力重要的手段。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自读能力,一直是我们关注探索的课题之一。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杜虹 《考试周刊》2014,(33):28-28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首要通道便是"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然后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茅盾的"读书三诀"得出学习语文的"阅读二步走",即:第一步整体把握,第二步局部品味。诗词及文言文阅读要求诵读,能调动学生多感官,以便理解古代文章的文义。  相似文献   

11.
古人学诗提倡“工夫在诗外”。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重阅读、重积累”的规律。为学生学好语文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如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仍很严重。针对考试,老师整天讲题目、提问题,“讲”和“问”代替了学生的“读”,学生读的太少。不读书,知识无由丰富,视野无从扩大;不读书,写作无所借鉴,语言无由多彩;不读书,知识无法提高,智力无能发展。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读书,读中理解、吸收、转化为能力。因此,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研读方法,进一步发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要务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好语文这门功课,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定了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要求广大中学生阅读,这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无疑是一个有利举措。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探索出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发展的教学之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活动。这其中的五个“一”工程,坚持到今天,语文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天必做五件事:“读书笔记一篇”、“阅读三千字左右的文章一篇”、“熟悉一条成语”、“熟记一则名人名言”、“背诵古诗一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活动,按传统的说法,就是读、写、听、说。读为先,读是接受知识、开启心智的重要手段。语文课上阅读课文占了课堂活动总量的很大比例,无怪乎人们把无论什么学习都一概称之为“读书”了。“读书”要快乐,首先语文课上的“阅读”就必须是快乐的。然而,纵观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问一问学生:阅读学习课文,你快乐吗?也许相当一部分学生会摇头给出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于阅读,要把语文阅读教学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使之色彩纷呈。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阅读,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享受自由自在地阅读,我试着做以下几点尝试:一、“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二、“多元”——学生体验阅读的丰富性;三、“真切”——学生领悟阅读的情感性;四、“受益”——学生达到阅读的目的性。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切享受到阅读的“自由自在”,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相似文献   

16.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新增的“快乐读书吧”板块是很好的阅读与表达的教学渠道。“快乐读书吧”重点是读,读是源头活水,方向和落脚点是“快乐”。本文从教师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阅读与分享等方面探究“快乐读书吧”板块阅读与表达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读书有遗训:“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读”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法,抓住这一方法,也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长期以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以“讲”为主的形式,使本该“读”的主人(学生)反而扮演了“听”的角色———他们长期读不深入,读不得法,读不到位,就很难体会到作者在作品中所描写的心灵体验,也就很难达到感情的升华,知识的内化。从这个角度反思,我尝试了“阅读教学”的方式,使语文教学重新定位,回到了“阅读教学”这个根本上来,并且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大语文”的阅读观。在进行阅读教学的尝试时,我将阅读分为“针对性阅读”和“开放性阅读”两类。针对性阅读是指把阅读和语文教材教学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学什么就指导学生阅读么。在教学中我认识到:学语文要舍得花时间指导学生阅读,要注意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阅读技巧。比如在讲《荷花淀》时,对其中描写“女人月下编席”一段(这个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大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  相似文献   

18.
打破传统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新的课堂教学常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自觉地理解、感悟、吸收和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不忘以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宗旨,将语文教学中的若干要素组成一个整体,全面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并确保阅读能力的优先发展,发挥阅读对识字、作文,听说的促进作用,构建了“四步八问多读”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由"自读"、"感悟"、"迁移"三步教学构成.语文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在阅读实践中完成语言的感悟和积累,提高语文综合能力.教师要把课堂组织成一个在教师鼓励、引导下学生自主读书的过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中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在读、说实践中形成灵感、增强悟性,提高创作能力,要在学生阅读、感悟基础上训练写作.  相似文献   

20.
读书是学生学习语言、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读书,喜爱读书。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着重指导学生读书。怎么指导 ?  一、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 (解决“为什么读” )  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指导:   ①“内容”角度:初读感知──细读理解──精读品析;②“情感”角度:初读知情──细读悟情──再读抒情;③“写作”角度:初读了解“写了什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