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将报业比作一棵大树,人才就是大树的根基,根深才能枝繁叶茂。报业竞争越激烈,人才的重要性就越突出,得人才者得天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新一轮报业大战如火如荼,国际“传媒大鳄”全方位渗透初见端倪,如果没有人才的支撑,振兴我国新闻事业、壮大民族报业的目标根本难以实现;在国际传媒  相似文献   

2.
从《北京青年报》的办报实践看报业最需要的三种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北京青年报》总编辑张延平在“2 1世纪新闻学教育峰会”上的即兴演讲 ,其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他提出目前中国报业最需要的三种人才 :一是既能跑动又有学问的人才 ;二是既会管版又会管人的人才 ;三是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人才。作者同时还就媒体与高校的联合提出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3.
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化发展,报纸出版已经成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体系。管理学强调:“一个组织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适的组织结构”,因此,以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形式来维系报纸的高效运作,成了报业管理者十分关心并在实践中反复探索的一个课题。其中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设置又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可以说,目前国内各地的主要报纸都在编辑部的机构设置上进行过诸多尝试,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对“编采合一”与“编采分离”的权衡与比较。  相似文献   

4.
5.
随着社会主义巾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新闻出版业飞速发展,化市场空前繁荣。各种新的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原来几家大的行政机关报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出现了n化齐放、欣欣向荣的局面。一些老牌的大报礼也不甘示弱,不断改版扩版,增设专刊、专版、周末版,派生子报,组建报业集团。新闻传  相似文献   

6.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一个成功典范,从1872创刊到1949年停刊,《申报》的经营长达77年之久.史量才对《申报》的各种改革,时至今日,依旧值得认真思考与学习.  相似文献   

7.
2006年年初,随着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华西都市报》、《重庆晨报》等省外媒体陆续抢摊遵义,本来就已被省城媒体压得气喘吁吁的《遵义晚报》,仿佛一下子跌进危机四伏的峡谷当中,采编人员真切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怎么办?在此关键时刻,晚报编委会向所有采编人员喊出这样一个口号:办报也要有“亮剑精神”!不要责怪  相似文献   

8.
《大公报》办报理念对当今报业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敏 《新闻记者》2003,(9):56-58
《大公报》自1902年创刊起,历经百年沧桑,至今仍“水流云在”,屹立不倒。它饱览世事,见证了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铸就了中文报业的辉煌,也饱尝了民营报业的艰辛。它的历史是一笔财富,引导我们去思考和探索,也带给当今报业宝贵的启示。纵观《大公报》的历史,其办报理念薪火相传,随时间的推移和主办人的变化有所增加或修改,不断在诸种社会张力中寻求平衡,在历史的激烈碰撞中日臻成熟。如今,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教训和启发。《大公报》的办报宗旨和新闻专业主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创始人英敛之认为《大公报》应是一张忘己无私的报纸。…  相似文献   

9.
施爱春 《传媒观察》2003,(10):13-15
今年3月,在遍及北京街头的广告牌中出现了一只碧绿色的变色龙,它怪异的模样和“变”的主题广告词产生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难忘。这是精品购物指南2003年度改版的系列广告之一。精品购物指南是我国第一份生活服务类彩报,对在都市报崛起的同时催生我国生活服务类报纸的兴起,起了开山鼻祖的作用,而在报业市场上,生活服务类报纸又有新的困惑,精品购物指南如何创新求变,保持生活服务类报纸领跑者的地位?记者到访时,精品购物指南的副总编管洁正捧着哈佛商业评论看得入神。 管洁,女,北京人,1991年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经营报,多次赴美国考察报业,对《今日美国》报颇有研究,现为精品购物指南副总编。办报感悟:在市场上寻找报纸的机会,只有过时的报纸,没有饱和的市场。  相似文献   

10.
报业视野中的问题广电媒体业的同感——题记  相似文献   

11.
1月11日,《中国青年报》主要面向北京高校进行招聘考试,招聘一名摄影记者、一名图片编辑。这件事在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前来应聘的考生中产生很大反响。一次正常的招聘考试为何引起这样的震动?《中国青年报》究竞需要什么样的摄影人才?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国青年报》总编辑李学谦和摄影部主任贺延光。  相似文献   

12.
说起报刊发展史,人们往往想到上海.其实上海只是新闻报纸的发祥地,真正的历史传统报纸,却源于北京,《京报》就是老北京报业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3.
万波  谢炎午 《今传媒》2004,(1):18-19
问题一、《阳光报》2月21日更名改版,这意味着过去一直表面“与世无争”的《经济新报》以主动的姿态加入了西安报业竞争。这对西安报业意味着什么?思考:值得少部分人骄傲,但却是大部分人的不幸。经济效益大于社会效益,数量和质量失衡,谈笑有商人,失意尽骚客。有些问题不是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智慧的问题,比如文化的问题,比如思想的问题。所以,赚大钱的报纸,未必是树立精神标杆的报纸,未必是攀上智慧高地的报纸,未必是尽展文化魅力的报纸。我认为,西安缺一张报纸形态的城市文化名片,它体现西安现代人精神世界的制高点,能够引领人,提高人,激励…  相似文献   

14.
李煜秋 《新闻世界》2009,(12):90-91
在报业一向发达的日本,受众主体意识的提升却始终不能改变媒介机构的“受众被动”的观念,让日本报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本文以受众角色的转变为切入点,通过一位日本老报人的报业生涯,对日本报业从繁荣到滞缓的原因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陈新玲 《新闻记者》2001,(12):45-46
1999年元旦 ,上海的报业市场颇为不平静。经过1998年11月19日和26日两次试刊后 ,中国第一张一日三刊、早午晚滚动出版的报纸新《新闻报》在这一天正式创刊 ,在强调服务性和市民性的基础上 ,增加了信息量和可读性 ,受到读者的普遍青睐 ,当天三刊的总印数达511280份。创办两年多以来 ,《新闻晨报》和《新闻晚报》的发行量日见增长 ,作为上海第一张早报 ,《新闻晨报》的出现 ,无疑填补了上海报业市场的一个空白 ,并由此给读者带来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晨报”概念。晨报应运而生近几年来 ,都市报、新闻报(多为新闻性周刊)和…  相似文献   

16.
小记者既是报纸的小读者又是小使者——他把看完的报纸给未订报的同学传阅,又拿回家给家长看。这样,一份报纸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小记者活动除了是对学生素质教育实践的一个有力补充之外,还牵涉到家长、学校、社会对之的关注度,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台州晚报》下辖9个县级小记者站,自2000年度开始发展小记者至今,从最初的小记者人数不足4000人到高峰期达到近15000人,从早期的“粗放型”逐步向“精细产业”过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每家报社都想方设法吸引读者,改版、变版等招式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地市报开设有特色的专栏,不失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办好它,地市报社手中就多了一件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梅州日报》从2004年开始,根据形势变化和读者的需要,以人为本,开设了精选全国各地新闻的专栏《神州集粹》。此举深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18.
吉安是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昔日闭塞、落后的革命老区,现在正以蓬勃生机、快速崛起、崭新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井冈山报》为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近几年来,报社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和中心工作,为全市进位赶超、跨越发展鼓与呼的同时,充分利用井冈山所在地的政治优势,弘扬民族原创精神——井冈山精神,创新报业管理机制体制,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本不合时宜的书。现在的时尚就是要新媒体拯救报业,基本途径是媒介融合,特宠话题是全媒体。新闻学界、业界聚会,不说两句全媒体,你都不好意思,好像80年代在餐桌不说弗洛伊德、萨特,那顿饭都低了档次……  相似文献   

20.
2006年的9月,《伦敦报》(the London Paper)像火红的枫叶染红伦敦的夜空。2009年的9月,这份报纸犹如一颗流星又在伦敦的夜空消失。2009年9月18日,当再次点击报纸网站,网页右侧的一行字令人眩目:This website is no longer updated(本网站从此不再更新)。凝视这行冷冷的文字,疑问丛生:免费报业是否有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