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8年第一次来中国起,意大利人毕罗已经记不清来过这里多少次了。除了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他钟爱的还有天津、西安、洛阳这些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城市。当然,还有他的书法研究启蒙地——杭州。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和我所期望的一样,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我以《中国与俄罗斯》杂志主编的身份,受邀参加了首届浙江省国际友城媒体合作传播论坛。我们的杂志创刊至今已经整整10年了。当然,在这些年里,我不止一次到中国各省游览、拜访。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到杭州,虽然以前也曾听到和读到过很多关于杭州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从2004年第一次摘得“最具幸福感城市”桂冠,到2008年捧回唯一的“金奖”,杭州将这座城市关于“幸福”的荣誉归结在了所有杭州人、新杭州人的身上。  相似文献   

4.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在苏联留学时的同班同学陆京偕其在上海的弟弟陆一起来杭州大学看望我,多年未见,相叙甚欢。他告诉我,此次来杭是因为家父陆俨少调来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院)任教授,由于兄弟三人都不在杭州,故小弟弟陆亨将从江西调来杭州。往后如有什么事,希望老同学照料一下,我当时即欣然允诺。旋即,我们一道去看望了陆俨少先生。陆先生住在南山路美院教工宿舍,对门是他的弟子、画家姚耕耘家,他说门当户对彼此可以照顾。第一次见面,陆先生给我突出的印象是为人敦厚,谈吐高雅,知识渊博,文人气息很浓。他正在作画,室内安装了一个北方常见…  相似文献   

5.
正1986年的杭州,在何丽莎(Therese Hesketh)的眼里是"新"的。那时候中国开启改革开放还不到10年,杭州每一天都在创造新的历史。那一年,也是英国人何丽莎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在这过去的32年里,她是医生,是老师,是专家,是学者,多重的身份始终没有掩盖她的初衷——去帮助更多的人,去成为更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6.
正历史上,杭州就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城市。在外国人眼中,杭州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紧密相关,他们的所见所闻大都没有形成颂词流传,但他们的所想所感应该可以视为对杭州的赞美和认同。来杭州最早的外国人,据说是印度和尚慧理,时间在4世纪初的东晋。慧理到达的杭州当时尚是山中小县钱塘,但他的游历却是历史上中国文化第一次大南迁中有影响的事件之一。慧理阅读这里的山水是"仙灵所隐",便建造了灵隐寺,为杭  相似文献   

7.
秦鼎 《文化交流》2017,(1):57-60
正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湖光山色、人文美景,吸引外国友人纷至沓来。2016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欢迎宴会致辞中,历数杭州与各国密切联系的事例: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也是400年前,德国的克雷菲尔德市就同杭州开始了丝绸贸易;1876年  相似文献   

8.
提起钱学森,杭州人总有一份特殊的亲近。他简历中的第一句话就是:“钱学森,汉族,浙江杭州人…”  相似文献   

9.
正夏日的一个下午,位于西湖边的杭州葛岭路17号玛瑙寺"连横纪念馆10周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位清瘦的高个子老人健步来到现场。他就是82岁的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作为连横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我初略地统计了一下,在连战先生19次大陆行中,共有9次参访杭州连横纪念馆。连横对西湖情有独钟连横,字雅堂。是连战的爷爷。连横曾先后6次来大陆,有两次来杭州做客,分别是1912年和1926年。1912年是连横先生第4次大陆  相似文献   

10.
美国小伙Jason今年回老家印第安纳波利斯过了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假期。他第一次成为杭州的文化使者,和妻子一起把杭州的书法"福"字带到美国,送到了警察局、消防队、超市、餐馆、小学等地。  相似文献   

11.
正推开杭州国画院院长室的门,一位老者从案前抬起头招呼:你来了。熟稔得像是我们已经认识了很久。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拜访书法家金鉴才。光说书法家其实不太确切,在书画界,金鉴才先生被称为"诗书画印"四绝奇才。当然,他自己并不承认这个封号,觉得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推广或者说恢复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文化传统理念,是他一生努力的方向。这个努力,与他受老师潘天寿的影响分不开。当年,潘先生在浙江美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恢复中国画系的时候,率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这样叙述他印象中的杭州:“这是迄今世界上最美妙迷人的城市,它使人觉得自己是在天堂。”而在中国,也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佳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城的秀美和富华于此可见一斑。来到杭州,您可以饱览“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湖秀色,也不妨漫步街头闹市,品尝一下杭州的名菜名点,还可购上几样名特土产,为旅行增添几分闲情逸致。  相似文献   

13.
江舟 《文化交流》2016,(9):60-63
正6月24日早晨,杭州六公园英语角又迎来了新的活动日,粉丝络绎来到,气氛很是热闹。10时许,来了一位英国友人,他高挑个子,40多岁,是杭州汤普森外语培训学校的外籍教师,也是近几年英语角的常客。他的中文名字叫豆豆,也爱别人这样称呼他,久而久之,他的英文名字被许多人遗忘。他背着的那个小背包不时晃动,引起了我对杭州英语角的回忆。  相似文献   

14.
走马河坊街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在最近的五年间 去杭州六次。去杭州当然要去西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打小就知道和向往的地方。我记得第一次去杭州,尽管做了很多心理准备,但当西湖一下子呈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奔向它的姿势有些迫不及待了,我像个十分贪婪的孩子,在“西湖十景”之间奔波,没有疲劳,只有亢奋。碧天、莲叶、流水、画舫、亭台、木船,历历在目的一切,让我心生疑窦:这是现实中的西湖,还是萦绕心头的梦长久再现? 然而随着去的次数的增多,也就没了初见西湖时的那种冲动,总觉得看来看去也就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5.
正没能面见沈宏非先生本人,是件遗憾的事。最近他在微信上说,老跑杭州。是的,微信神交一月不到,已两次"见"他出没在沪杭一线。看沈宏非的微信,如阅他的《写食主义》,然而更近人间烟火。前几天,他又过杭州跑上海去了。过杭州当然是要吃那么一两顿的,在去吃的路上,他会信手拍些杭州的事物,比如北山路10号门前西湖边的那两棵梧桐树,雪天里的梧桐树,阴雨天里的梧桐树。于是,他的吃饭路程便有了同景记录般的仪式感——当然,这是我们  相似文献   

16.
张瑜 《文化交流》2004,(2):41-43
2003年12月3日晚上,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大大的红色条幅悬挂在出口处的显眼位置,几个漂亮的女孩捧着大束鲜花,不时地踮起脚尖向远处张望,扛着照相机、摄像机的记者早已严阵以待……“出来了,出来了!”远远地,两个身材修长的年轻人拖着拉杆箱走了过来,他们俩就是今天人们热情欢迎的主角——杭州歌舞团青年舞蹈演员王永林、金艳。在刚刚结束的白俄罗斯国际现代舞大赛上,他们两人凭着一支双人舞《F》,捧回了大赛唯一的金奖。前来接机的杭州歌舞团团长邓京山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像这种级别的比赛还是第一次派代表参加。而更让他开心的是…  相似文献   

17.
以往,杭州人晚饭后都习惯往南去,因为南边是市中心,更热闹.然而,不知何时起,住在信义坊的老百姓却发现这些散步人群的方向在悄悄地改变了."不仅是我们拱墅人喜欢到拱宸桥一带散步,就连住在市中心的人也喜欢开着车子来运河.这里不仅有水,还有一片片绿地和公园."市民王先生将这一变化与这座城市水的变化联系在了一起--杭州之于水,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18.
一个年轻人考上了大学,第一次从山里走到山外。那天,他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坐了许久,他感觉到有点饿,于是从包里拿出亲戚送给他的一碗方便面。他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方便面。他打开它,看了又看,心想:这么一小块面怎么能吃饱?是不是就这样拿在手上吃呢?他拿不准,再看看盒上的说明,才明白,原来是要加开水泡的。可是年轻人又犹豫了:这火车上哪有开水啊?这也不能怪他,他头一次乘火车。终于,他还是放弃了吃泡面的念头,  相似文献   

19.
华友 《文化交流》2010,(10):23-27
6月8日,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杭州文艺顾问恳谈会,邀请了刘恒、唐国强、仲呈祥、余华、麦家等一批文艺顾问出席会议,请他们对杭州市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共同描绘杭州文化下一个色彩斑斓的十年。刘恒是2008年6月24日被聘为杭州市文艺顾问和杭州市民大学荣誉教授的,杭州市有关部门在西溪创意因为他提供了创作场所,因此他也算得上是半个杭州人。  相似文献   

20.
正光阴荏苒,而在浙江的诗人、诗评家龙彼德看来,50年前的北大荒艰苦岁月犹在眼前。他在那片黑土地上度过了十个春秋,并在那里写下了数百首"知青诗",成为一位闻名遐迩的"知青诗人"。尽管他早已远离了艰苦的日子,但那段记忆依然深铭于心,依然是他诗歌创作的主题之一。他为之思考,为之感慨,为之抒怀。祖国边陲独特生活赋予他创作灵感龙彼德是湖南省沅陵县人,1959年考上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在杭州市第一中学(今杭州高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