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前沿话题 ,它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人与社会的道德概念。在以往有关生态的美学研究中 ,大都孤立地谈论生态中的美学构成或生态思想 ,虽然联系了人 ,但没有联系人的行为和动机与生态所构成的伦理关系。以崇尚自然为基本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蕴涵着深刻的自然生态观 ,同时也体现出以关注自然界中的人为鲜明特征的生态伦理精神 ,这与当代环境伦理学所阐述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中国人的审美世界事实上是以生态伦理为依据而形成的一种宏大的、整一的、体现出人文内涵的精神境界 ,它通过自然哲学和人生哲学两个层面体现出来。当代生态环境面临的危机的根源还在于美学 ,在这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为我们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启示。这一优秀美学资源值得我们认真梳理和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3.
文化素养培养涉及很多方面,对于农村学校而言,要做好现有课程体系内教学,还要根据地区传统文化构建特色教育资源,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中华文化韵味。现阶段,广大农村地区依然保留传统民俗,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民俗为农村学校特色校本教育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渠道。基于此,针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体现中华文化意蕴相关知识,该文对农村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梁桂兰 《职业圈》2008,(14):14-15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5.
运用调解制度来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无讼文化、熟人社会架构以及王权统治秩序情结都注定了传统调解制度是其理性选择,同时中国传统调解制度也促成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稳定及长期运转.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及管理思想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因此,在建立中国特色的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制度化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管理化,又要汲取中国传统丈化及管理思想的精髓,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文明古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管理人才、培养人才的理论精髓。基于合理的企业管理和人才培养,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应用于企业人才培养,不仅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人才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企业发展战略观,还可以提升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素养,让企业人才更好地认同接受企业文化、适应企业岗位工作、推动企业进步发展。文章针对企业人才培养中中国传统文化应用问题进行探究,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在企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与重要性,并就传统文化应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化学刊》2012,(4):59-59
吴志节、王育平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1期撰文指出,把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看成是一种生存哲学更为合适。和合文化包蕴的内涵要远远比方法论丰富得多,其中包括推崇多元与和谐的价值观、重视伦理与审美的实践论等成分,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认识论层面,  相似文献   

9.
启始中国传统文化产业陈忱历时9年、耗资600万,用电视手段诠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大型电视系列片《中国书画名家》,以其在世纪之交规模最大,荣膺中国书画专题片之最。1996年出生的陈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出了校门之后,一路平步青云,具有  相似文献   

10.
李姗姗  苏旭 《职业圈》2007,(19):41-42
传统法律文化在清末变法之际,制度层面的成果消失了,但精神实质却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把握,可以解释法律实施的实然和应然的冲突,有利于深刻把握当今法治社会建设实践.文章从礼法关系变化、法与和谐、息讼、德礼、人情的关系等角度考察、探析传统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2):164-164
卞新龙、罗秋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儒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天人合一”,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统一的整体,“天地阴阳木火金水,与人而十者,天之数毕”。人与自然之物都是统一于自然界的。古代一般用“天道”来表示自然规律,并且把天地置于很高的地位,包括封建的君王都要在理论上遵守天道,敬仰天地,我国古代遗址有帝王和百姓祭祀天地的传统以及不违农时的习惯。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其文化历史内涵极为丰富,其中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不仅凝聚着民族辉煌业绩,而且还是指引民众发展的精神财富。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其中德育工作必须引起重视,而优秀传统文化是开展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将研究生德育工作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能够让德育工作更具有感染力与吸引力,与传统说教德育模式不同,学生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逐渐明确德育内容与意义,不仅能够使其重视德育并不断提升自己,而且还能够促使研究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基于此,该文将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在研究生德育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集中蕴含在儒家和道家等思想流派的朴素哲学生态观念之中,对此可从系统论、价值论、方法论三个层面予以归纳总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启迪我们,在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时,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做到和谐相处;在改造自然时,要尊重客观规律,实现有序推进;在开发资源时,要秉持节制有度原则,确保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作品的发展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和继承是比较典型的状态,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也为现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养分。在现代文学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有比较显著的表现。立足于现代文学发展和文学作品的特征,分析现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的诠释与衍生,同步分析具体的传承路径,以便基于文学作品为传统文化的宣传发扬找到更加合理的传承方法。具体来说,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的传承表现在文化思想维度、艺术形式维度。同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也对传统文化的层次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主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体现的自由平等的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5.
理解中央城镇化发展决策文件提"乡愁"的深义,应建立在梳理中国乡愁传统的基础之上。在传统中国,"乡愁"并非消极体验,而是发生于人们在去乡之后因在他乡获得安身资本的回头一望,是对去乡事实的价值升华。传统中国的"乡愁"发生于城乡一体化的格局框架中。在当代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使走出农村的人无法在城市获得安身资本,难获生存尊严,"乡愁"的实质是"乡仇"。中央决策文件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让人"记得住乡愁",是要通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构建与过去不同的中国农民去乡模式,使农民真正获得生存尊严并重建地方认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总体上说来仍存在很大差距,抑制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本文就神和人的关系、处世与思想追求、科学理性精神、人权、性善及性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慢慢发展,前人的优秀品质被后人继承和发展.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文化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因此即使在现代,儒家思想也有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是现代之母,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国传统文化融汇了历史与现实,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应用价值研究基本理论,选取外在价值之一工具性的角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价值概括为归化价值、建构价值和调试价值,以期为各个领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阐释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进路,进而为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扎实的文化基础和价值论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关注中华文明史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社会近40年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学者认识到,重新崛起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这一悠久的文明形态,又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传统作为"根与魂"的。因而,全面且深入地探讨中国文化传统,不但有助于深化中华文明史、中国思想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而且裨益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为化解文明冲突、促进世界和平、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富有建设性的思想资源。鉴此,本文试以"整体特征、基本精神和理想境界"为着眼点,通过深析近些年来的学术进展,以期推进关于中国文化传统的总体思考与理论总结。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12,(1):119-119
姜海在《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撰文指出,我们身处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多元文化的冲突与碰撞既带来文化质素的嬗递与新变,又招致身份认同的焦虑与彷徨。如何重新底定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一文化选择与文化发展问题正以前所未有的急迫态势无法回避地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毫无疑问,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既要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相承继相接续,又要合理地采撷西方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