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洛神赋图》对《洛神赋》图像阐释的大致梳理,有助于人们对当代"语-图互文"方式进行反思:不同艺术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不同艺术形式的"互文"在产生"互补"的同时也产生"互损";要警惕低级"语-图互文"的泛滥。  相似文献   

2.
正叶露盈对木兰形象的创作始于两年前。2018年,她接受联合国邮政管理局的邀约,创作了3枚邮票的特别版小全张,其中的女性角色就是花木兰。这是她第一次就花木兰形象进行深入思考,也为绘本《木兰辞》创作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3.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桂冠上一颗眩目的明珠,一直被儒家奉为最高经典,虽然篇幅不大,但内容宏富,言简意赅,2000 多年来流传不息,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面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论语》讲“为政以德”(《为政》),西汉以来两千多年间,任何一个统治阶级都不能对此置之不理,而被统治的老百姓也经常以此要求其上司。并由此而引出“道这以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Forceville等学者将纯语言学领域的概念隐喻研究拓展到跨学科的多模态隐喻研究,这对我们的认知、艺术审美及情感体验产生了新的影响。因此,该文聚焦墨西哥的儿童绘本发展,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和Forceville提出的多模态隐喻作为理论框架,以4本墨西哥经典儿童绘本为研究语料,探究墨西哥儿童绘本中隐喻表征的意义构建,研究其蕴含的多模态隐喻类型,理解绘本中的各种模态所要传达的隐喻意义,从而更好地解读墨西哥儿童文学与民族文化,同时为我国的绘本创作提供借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当《太行铁壁》,《黄河在咆哮》分获中国美术界大奖时,王迎春女士被美术评论界誉为“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王迎春曾就读于西安美院附中和西安美院,青少年时代是在炎黄文化发祥地黄河两岸的黄土高原度过的。悠远的中华文化传统,纯朴的风土人情,雄浑的自然景观是她一生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王迎春是一位受过长期专业训练,有扎实写实功底的画家。她能用一支毛笔,在宣纸上准确地刻画人物、描绘山水,有人说她是在画纸上完成石雕。近几年,随着时代的变化,王迎春在创作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的文化市场上,中国画已经成为收藏家的宠儿,古老的中国画在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依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新典雅的风貌为国人喜爱并吸引着众多的收藏者。今天的画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画家更多了几分优裕,多了几分自豪。但画家前所未有的被唤起的经济意识以及绘画本身给画  相似文献   

7.
写钟馗之神     
钟馗是驱邪之神,凡有恶鬼邪祟之处,钟馗一到即除之。然钟馗一人不能尽除天 下之恶,于是有人便请画家画钟馗像,帮助驱之。第一个画钟馗的大画家是唐代吴道子,清人齐周华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记云:“钟馗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其原格,故世群推之。”为何灵璧人画钟馗好呢?清·金植《不下带编》有云:“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也。”清代,钟馗后裔还在灵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画家陈光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角,精准把握并着力传达了《聊斋志异》故事背后的"孤愤"情怀,这是英语世界《聊斋》传播与研究走向深入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董辰生古今人物画》大型画册已面世。董辰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以擅绘人物和速写蜚声中国画坛。管桦同志在为这部画集写的序言中称董辰生是学者式的画家,“他曾登临山海关,眺望那苍茫烟雨中的万里长城,还有那充满雄浑气势冲击着岸边山岩的大海;  相似文献   

10.
正《采茶舞曲》,浙江人耳熟能详,2005年《采茶舞曲》被温州泰顺县正式确定为"县歌",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亚太地区风格的优秀教材";同时,《采茶舞》一直是浙江歌舞团的经典保留节目,2016年在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上,它又一次惊艳亮相。那么《采茶舞》的编舞是谁呢?认识沈蓓老师,是因朋友的介绍。朋友说,沈老师的父亲沈昌在抗战中很有故事,而沈蓓的家族也都有传奇般的故事,这些年她似乎一直都在讲述父辈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五代北宋国子监于显德二年至开宝五年完成了《经典释文序录》及十二经单经《释文》的刊刻工作,所刻单经《释文》与五代监刻群经经注本相配,其中《序录》刻于《周易释文》之前。北宋国子监于景德二年新刻《老》《庄》单注本,并为其附刻单书《释文》,至此五代以来国子监分批刊刻单经、单书《释文》的工作最终完成。景德二年以后,北宋国子监在单经、单书《释文》基础上整合编刻了整套三十卷本《经典释文》,南宋绍兴时国子监本即据以翻刻。附刻单经、单书《释文》随诸经、《老》《庄》单注本频繁传刻,成为北宋初至南宋中叶《释文》主流传刻方式。包括北宋汴京巾箱本、南宋严州本、温州本《仪礼》、南宋初金刻本《周礼》、尤袤藏宋本《春秋》三传及南宋国子监、抚州公使库、兴国军学所刻群经在内的两宋群经经注本普遍遵循五代北宋监刻群经旧式,于书末附刻单经《释文》。大多数现今可知的宋代单经《释文》刊本皆是附刻之本,在流传中与经注正文分离。南宋中后期,《释文》逐条附刻本逐渐成为新的主流传刻形式。单经附刻、整套单行、逐条附刻三种《释文》传刻方式在产生时间、传刻形式、文本质量上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五代两宋《释文》传刻的复杂体系。  相似文献   

12.
尔京 《文化交流》2017,(5):67-70
正"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在最美的江南杭州,能担当这一枚"春"者,非西湖龙井莫属!正是春茶采摘好时节,我在杭州梅家坞品鉴新茶时,看到茶室中竟有一本旧书《春茶》,我眼睛为之一亮。这是著名作家陈学昭的长篇小说呵!《春茶》就是她在这里深入到基层和茶区群众打成一片的可贵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后,陈学昭已是全国妇联执行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和作协的委员与理事,可是她却放弃了留北京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家乡浙江,参加浙江大学的接管工  相似文献   

13.
"物哀"理论产生于日本江户时代,被认为是较少受中国影响的日本本土性文论,本居宣长在相关著作中对"物哀"作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解释。叶广芩是我国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个人经历十分丰富,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日本故事》记录了她在日本学习期间研究"二战"题材的所闻所感,在叙事上与"物哀论"有契合之处。本文从"感物之心"与"感事之心"两方面分析叶广芩的"日本叙事"。  相似文献   

14.
“琵琶”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弹拨乐器之一,相 传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地会联想起唐代诗人自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忆起《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的演奏所展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而《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月儿高》的宁馨夜色、《塞上曲》的缠绵哀怨、《渭水情》的陕北风光、思乡情怀、《赶花会》经典的音乐形象……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  相似文献   

15.
一本由丽莎·史著、马丁斯公司出版的《在金山巅上:一个美国华人之家的百年历程》,生动地描述了一位中国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百年历史。史家族的历史正在成为美国公众的财富。先是母亲卡罗琳和她出版的《梦幻》一书,现在又是女儿丽莎和她的《在金山巅上》,都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轰动。丽莎念念不忘她的那部分中国根,她从5年前起就四处奔走,终于打听到了知名的父辈家族史。她的伟大的祖父史锋有一幅非凡的体魄,他从中国来到美国,先在加利福尼亚的萨克拉  相似文献   

16.
申菡 《文化交流》2013,(8):63-65
他有着扎实的科班背景,以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见长,用油画、中国画、素描以及综合材料等形式多次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可正是这样一位"传统"画家,近年来却又把目光投向了"不传统"的艺术形式——汉字立体化,希望以此作为突破口,拓展现代植物化融绘审美理念。为了了解这"植化"旨趣,我拜访了他——在艺术天地中神飞的顾盼。  相似文献   

17.
邱兆敏 《对外大传播》2014,(5):56-56,59
正"我很喜欢吉林的宣传片、画册和图片展,看了《爱上吉林》,我真的爱上了吉林。吉林的色彩很好,作为画家,我很喜欢,吉林给我的印象就像画册里写的一样,是美酒,是诗歌,让我醉了,现在我特别想去吉林,特别向往吉林,我一定会去吉林留下属于我的故事。"法国女画家索菲看了《爱上吉林》纪录片和画册后由衷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吉林省于2013年11月28日-12月6日在德国、法国举办了"中国吉林电视周"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活动的重  相似文献   

18.
当韦娜在电话里听到冯老一声“书看到了,非常好!”的时候,眼睛湿润了,心头涌上一阵强烈的感动。 那是祖国55岁华诞的喜庆日子,韦娜的学术专著《洛阳汉墓壁画艺术》刚刚出版,她就给北京的冯其庸老前辈寄去一本。电话里熟悉的声音,使她想起了第一次和冯老见面的情景: 1989年,在河南商丘召开的一次中国汉画研究会年会上,34岁的韦娜把自己3年来临摹的一些洛阳古墓壁画作品送给冯其庸会长观看。冯老边看边称赞她画得极为传神说:“你真幸运,你能有机会面对两千年前的古人作品,能从事这项工作,很好,真该好好珍惜。洛阳古墓多,得天独厚啊!”…  相似文献   

19.
孙剑 《生态文化》2012,(3):34-35
以山川自然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山水画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在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中,南朝画家宗炳提出"山水以形媚道"、"披图幽对,坐究四荒,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等山水美学思想。经过千余年的发展,中国山水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完备的美学体系。宋元山水画在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使其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面对中国山水画如此辉煌的成就,如何在新的时代语境下继承并发展传统绘画成为当代中国画画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突破清代以来山水画创作陈陈相因、一蹶不振的困境,一批山水画家大胆走向生活,通过贴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也是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古代十大思想家之一。通常来说,学有广狭两种含义:一是包括思与行在内的广义的学;二是把学与思区别开来,把学限定在接受知识的狭义范围内。《论语》中的学习始终以致用为纲,以德行为本,强调"学"是为了修身养性而成为"君子",君子行"仁"而为政。本文拟从"孔子论学"的经典教义中,获得读书和学习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