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君 《兰台世界》2011,(11):63-64
三年丧俗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从民俗视角来看,周人久丧,故武王因战事之需,为了等待诸侯前来聚会,将文王的丧期延长,遂成三年之丧。后在周公等人的推行下,三年丧得以在中国广泛施行。  相似文献   

2.
三年丧俗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期.从民俗视角来看,周人久丧,故武王因战事之需,为了等待诸侯前来聚会,将文王的丧期延长,遂成三年之丧.后在周公等人的推行下,三年丧得以在中国广泛施行.  相似文献   

3.
"七夕"节俗在农业社会的存在,既有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也有着调节爱情与工作关系、密切夫妻情感、安慰人心以及崇尚劳动、尊重手艺等实际效用。在实体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社会人群频繁迁徙的今日中国,传统节俗中的美好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七夕"节俗中的传统婚姻观和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将这些传统节俗功能予以创造性转化,对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有帮助的。此外,在七夕节俗仪式由私人仪式转为公共仪式的大背景下,借鉴日本的民俗祭典仪式并利用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完成七夕节俗的现代重建,可以在保留七夕精神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以帮助现代人提升情感调节能力,更好地面对恋爱、家庭、事业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祖先崇拜属于原始信仰,是建立在死亡恐惧和鬼魂崇拜基础之上的,它是生殖崇拜和鬼魂崇拜共同的产物.祖先崇拜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在亚洲、非洲许多国家广泛存在,"对于中国民众来讲,祖先崇拜很明显来自于血缘家族制度的世俗亲情"[1]69.传统的中国儒学强调"孝"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黎族的祖先崇拜既体现出了传统中华文化的普世性特点,也蕴含着自身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5.
韩伟 《兰台世界》2017,(18):97-101
"尚俗"是明代革新派文人的主要特征。革新派文人的"尚俗"倾向具有文学和心学的双重基因,以李东阳、前后七子为代表的复古派为其提供了文学准备,发端于王阳明,成型于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动力。徐渭、汤显祖、袁宏道等人的理论倡导和创作实践,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走向纵深。最终,王骥德以"尚俗"而不"滞俗"的美学追求,使革新派的"尚俗"思想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6.
大禹的葬处被称为"禹穴"。在大禹陵有两处"禹穴":一为大禹陵碑后侧;一为窆石所在地。"禹穴"从窆石所在地改为大禹陵碑后侧是嘉靖三年。笔者认为,之所以要让"禹穴"移位,是为了建造适宜进行高规格进行祭禹祀典的场所。  相似文献   

7.
从一个人的起步处或终止处着眼考察,常可获得有关此人的最具个性化的印象;而一个人的自主的临终状态,也许更能透显其无悔的意志与凝练的人格。僧传所记载的释慧远临终时的戒行及遗命,就意味深长地反映着他毕生追求高绝的风概:以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八月初动散,至六日困笃,大德青年,皆稽颖请饮政酒,不许,又请饮米汁,不许,又请以蜜和水为浆。乃命律师,令披卷寻文,得饮与不,卷未半而终。春秋八十三矣。门徒号物,若丧考性,道俗奔赴,踵继肩随。远以凡夫之情难割,乃制七日展哀,遗命使露骸松下。既而弟子收葬。(《高僧传…  相似文献   

8.
朱英强 《今传媒》2016,(9):154-155
众所周知,立碑颂德、刻石纪功为营丧纪事之头等环节,自秦汉时期已蔚然成风,颇为盛行。然曹魏时期葬制相比秦汉奢侈浮华厚葬之风就显得格外俭薄严厉,隶属于葬制的墓前立碑也被封建统治者明文规定限制禁止。“禁碑令”的出台导致了当时葬制格局为之大变,其形式表现为墓前立碑由转入墓内的石质、砖制墓志取而代之。我们究其曹魏时期葬事从俭禁止立碑这一历史现象的缘由,笔者认为无非是基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条件而形成薄葬禁碑通行的时代局面。  相似文献   

9.
从古到今,多少人煞费苦心。 企图长生不老,但有谁能 挽住人生,免去一死?人皆有生,人皆有死,死亡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我国对人的生与死异常重视,人生从摇篮到墓地,有种种礼俗相伴,其中葬礼是人生历程中最主要的一项仪礼。然而,当历史跨入高度文明的今天,古老的丧俗却成了国人沉重的包袱。于是如何从丧俗的历史流变中客观地看待这一事物;如何移风易俗,从实际出发办好丧仪,已是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谈资。  相似文献   

10.
曹勤 《兰台世界》2016,(17):145-148
法家"观俗立法"思想落实到秦律中成为了基本立法原则。秦国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情况,其"观俗立法"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就睡虎地秦简中所载的秦律而言,有针对旧秦地"因其俗"而立法的,有针对新秦地为"变其俗"而立法的,也有为"壹刑罚"而用律法来限缩家父权的。秦法也存在对"观俗立法"思想过度阐释和应用的问题,表现在秦法不断深入私领域,将原本属于家法族规等民间法调整的私领域逐渐纳入国家法规制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对联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瑰宝,是灿烂的华夏文化富有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美丽的祖国,无论是名山大川、文物古迹,还是在商号酒肆、亭台楼阁;无论是皇庭官署,还是在民宅书室;无论是婚庆喜典,还是在丧祭大礼,随处可见各种楹联点缀其间,  相似文献   

12.
遂昌古有于立春前一日,"官祀芒神,行鞭春礼,家设酒肴,祭祀土神"之俗.又于三月亥日,"祭祀先农,行耕籍礼".自明至清,历有传承.在汤显祖的"迎春"诗中,对特定的祭春文化有着直观的反映,鞭春的民俗事象,在诗中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遗产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福建有七项世界级非遗项目,12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364项省级非遗项目,数量之多居全国各省前列。其中,还不乏闽台共同成功申报的文化遗产,如"妈祖信俗""闽台东石灯俗""闽台风狮爷信俗""闽台抢孤习俗"等。穿越千年闽越的历史长廊、追寻八闽大地的文化印记、讲述民间艺术的传奇故事、珍藏世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7,(11):45-51
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文化现象需要技术、人文、社会等多维视角的关照。丧文化兴起的背后,既有宏观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也有多种心理因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然而这两种考察维度,仅仅解释了为什么"丧"能够在多种心态和情绪中脱颖而出,但从技术视角思考文化生产,则解释了为什么"丧"能够成为一种文化并风靡一时。其中,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助力了情绪释放,社交媒体重建了"部落化"的丧文化圈,表情包UGC则催生了解构经典的丧文化狂欢。  相似文献   

15.
家法族规是清季民初家族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其提倡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观念,首孝剃、睦宗族、远争讼、谨丧祭等,对此阶段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与个体家族成员的品格塑造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刘氏家族的家法族规,为中国古代家族规训之显著代表。  相似文献   

16.
周欣  陈安民 《兰台世界》2016,(21):150-153
祭祀舜帝是慎终追远、寻根祭祖的重要仪式,也是中华道德文明的传统古礼。自大禹"望九嶷而祭舜"始,历代君王采取各种形式的祭祀,包括袷祭、望祭、告祭等等。明洪武四年,太祖朱元璋亲制御祭文并遣官至九嶷祭舜,九嶷山舜帝陵祭舜成为国家祀典,国家祭舜仪制日臻完善,确立起传统中国的礼制程式。另一方面,祭祀舜帝与崇拜盘王相互融合,民间的"祭舜"加入很多民俗学元素,舜帝德昭天下受到后世的普遍景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现如今流行的"丧文化"潮流的解析及思考,从而引申出"丧文化"在品牌营销中的角色分析,思考如何规避"丧文化"中的负面意义,利用其正能量与品牌更好地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品牌营销及宣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葛优瘫"表情包的走红,"丧文化"逐渐成为2017年的热词。随后,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和微博上,引发了丧文化群体的强烈共鸣,成为青年群体中一种独特的亚文化风格。这种风格是通过"拼贴"和"同构"的手法,运用丧系文字、图片和影视人物,达到了对现实社会中困境的想象性解决,是青年人对挫败的自嘲,是对"心灵鸡汤"的温和抵抗,他们以此达到释放压力和宣泄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地处汉藏交界地带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流行肢解尸体的水葬习俗,该习俗成为当地人划分"有子嗣人群"和"无子嗣人群"、"正常死亡"和"意外死亡"以及"夏秋"与"冬春"的边界,其中"肢解尸体"这个动作具有苯教、佛教和儒家色彩,而水葬本身却受苯教、佛教和儒教教义排斥,表明丧葬并不是哪一种宗教教义的附属品。作为一个民族不断传承的风俗,丧葬是以"自我"为中心,在与各种宗教互动的过程中对宗教的相关因子进行扬弃、吸纳和改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立于宗教的信仰,是为丧俗信仰。  相似文献   

20.
处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他们的民族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丧葬礼是他们民族文化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站在儒学视角下看现存的布依丧俗,发现他们不仅保存了原住的民族特性,还从另一个方面保持了传统的儒家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