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亚文化正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网络亚文化的生成机制与价值,消解其负面影响,规范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亚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时代课题。通过研究网络亚文化的生成机制,基于网络空间脱域性、算法性、隐喻性特点,去阐释网络亚文化形成的原因,进而深挖网络亚文化潜在的价值导向一元化与价值取向多元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个体独立性与社会公共性三大矛盾。通过对三大矛盾和网络亚文化产生的引发社会焦虑、信任危机消极影响分析,推究网络亚文化价值引导的方向。最后,提出立足从社会心理、同向同行、制度规范来对网络亚文化进行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2.
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新型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并具有边缘性、时尚性及颠覆性等特征.从网络亚文化的影响效果来看,包含了积极网络亚文化与消极网络亚文化,其中积极的网络亚文化能够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而消极的网络亚文化会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产生误导,诱发其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为...  相似文献   

3.
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指青年群体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通过独特的网络语言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实现情绪表达和自我塑造,充分展现群体态度的一种文化现象。该文基于新时代网络亚文化的传播背景,以高校青年为目标群体,研究了网络亚文化的常见类型及表现特征,从身心健康、能力锻造、道德理念、消费观念和价值信念等角度,对高校青年参与网络亚文化活动的影响进行了辩证探析。高校青年是制造、体验和传播网络亚文化的先锋群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想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必须深刻探析并正视网络亚文化对青年群体产生的双面影响,才能为主流文化的培育和践行开辟新的路径,激发思政工作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4.
李保平 《文化学刊》2009,(4):159-162
亚文化可以视为西方社会群体边缘化的重要机制。亚文化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是社会结构性因素与个体主观性因素的统一,或者说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亚文化主要通过社会化机构、文化适应、文化再生产和社会认同的抵制这样几个机制,对群体边缘化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依靠着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衍生出的网络亚文化逐渐成为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群体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新精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有效解决可以使人产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该文运用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分析在后疫情时代大环境下,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行为的影响,总结出要以包容的心态和科学的引导,将网络亚文化以多元的形式融入主流文化,不仅可以使青少年快速适应后疫情时代的新环境,也可以使青少年在网络亚文化的接触中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效调节自身人格的矛盾,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中亚地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语言资源丰富,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中亚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方面呈现出群体的特性与个体差异性。本文从学术适应、心理适应、社会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总体情况四个维度对中亚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总体上属于中等程度的适应,学术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优于心理适应情况。中亚留学生的语言背景、人际互动、中国文化认同等因素对其跨文化适应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腐女文化开始从虚拟空间兴起,并引起了亚文化研究者的注意。本文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模式,发现腐女采用隐喻等话语策略,社群式的话语生产和消费、修改传统性别意识的社会实践,建构起具有亚文化特征的话语体系。网络腐女文化话语体系说明女性网络亚文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活跃和复杂。  相似文献   

8.
<正>对互动论做出巨大贡献的米德认为,社会关系,包括信任关系,是通过个人与他人,或个人与群体间的互动达成的,个人通过"扮演他人角色",解释他人的行为,从而做出有利于合作的行为,达成人际间的信任关系。制度是一系列的法律、规范,是人们在互动过程中主动制定和执行的行为约束机制。现代社会要求依法治国,以人际信任为主导的传统信任模式必定会被以制度信任为主导的现代信任模式取代。但制度信任不是简单、直接地替代人际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日益成熟的环境下网络语言迅速风靡,而网络语言也与传统汉语之间存在显著区别,甚至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网络语言与汉语言文学在范围、应用及理解上均有所差异,如何规范网络语言的发展,有效规避其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逐步成为现阶段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和背景,应当做好两种语言表达方式的协调,针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陈光 《文化学刊》2012,(4):63-68
民意既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同时也具有民间规范属性。民意承载着特定的民间价值和具体规范。司法民意的形成有着较为深刻的社会心理成因。心理契约是民意形成的心理前提。个体行为易受社会影响,从众心理亦是民意产生的重要成因。此外,民意的形成还与个体的人际归因有关,归因偏差的出现可能导致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难以预测的负面影响。司法民意实际上也是社会民众对司法的态度,司法公正则是避免民意负面影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文学作品《教父》中唐·维托·克列昂与中国近代史上海"皇帝"杜月笙都是亚文化的典型形象。其各自的生存哲学展现出两位枭雄对各自组织的"卓越"领导能力。本文以亚文化为纽带,将唐·维托·克列昂与杜月笙联系起来,以解读作品与现实中的黑帮魁首形象,揭示黑帮亚文化的产生与影响。比较两位黑帮魁首,透视二者的传奇人生,有利于深入了解黑帮亚文化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给世人以警示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胡全权 《职业圈》2013,(25):86-86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传播活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区别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个人,是个体对个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区别于新闻、广告和宗教传播活动,思想政治工作传播的信息是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属于政治传播的一种。传播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传播的内容一信息、传播的主体、客体、传播的过程和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通过建构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科学的人才招聘与考核,将为企业经营目标的最终实现起到关键的支撑作用。人际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不容忽视。人际影响因素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动力和阻力这两个方面。动力预示着,团队成员之闻在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默契有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阻力则预示着,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成本的任务是揭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即成本与效益孰高的原则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以及放弃另一种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所谓可持续发展效益是指选择另一种发展方式而得到的一种发展方式代价的减少或效益的增加。效益大于成本才是可持续发展成本所应遵循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通过这方面成本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成本主体是不同的。从微观角度看,成本的主体是企业、乡镇等个体,即传统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从宏观角度上看,成本的主体是国家整体经济,即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成本。  相似文献   

15.
李斯蕾 《职业圈》2011,(26):140-140
可持续发展成本的任务是揭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成本与效益问题,即成本与效益孰高的原则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代价以及放弃另一种发展方式所付出的代价,所谓可持续发展效益是指选择另一种发展方式而得到的一种发展方式代价的减少或效益的增加。效益大于成本才是可持续发展成本所应遵循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环境遭到破坏而产生的环境成本,包括人为破坏资源而付出的代价;或因环境差异而产生的差异成本,包括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产生的差异损失;通过这方面成本的研究,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成本主体是不同的。从微观角度看,成本的主体是企业、乡镇等个体,即传统成本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所发生的全部劳动耗费;从宏观角度上看,成本的主体是国家整体经济,即可持续发展成本是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因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不同而产生的一种特殊成本。  相似文献   

16.
语言的类型多种多样,除了传统意义上依靠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入对方耳中的语言形式,还有许多具有语言功能的“新语言”。该文中提到的“表情包”便是其中一种,这种语言形式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范围不断扩大。作为我国新生代主体的00后便是该语言类型的使用者兼传播者。并且由于00后喜爱彰显个性等自身特点,他们对的该语言使用,俨然已经形成了拥有独特规则的言语社区。此外,该语言也同传统语言一样,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许多语码转换。该文旨在探究该言语社区的特征,以及对该特殊语言形式的使用产生影响的社会因素,来帮助父母建立与该群体的融洽关系,以及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制订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地域、语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以汉族大学生为主的高校就读时会遇到文化难以适应及人际信任问题,进而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影响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文化适应、人际信任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适应、人际信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其中,人际信任在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具体来说,文化适应的不同维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方式不同:汉文化适应通过人际信任间接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而本民族文化适应直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通过网络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已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习惯。这得益于我们身处互联网技术发达、思想文化多元的网络大环境之中。在这种环境中,大学生该如何形成社会主流思想的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网络表情的使用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网络表情的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从政府、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四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青年亚文化是当代青年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融语境中创造的当代文化形态,表现为非主流而又具有极高的大众流行度和跨文化传播力。以“科目三”现象为代表,开放度高、可实践性强等特点使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价值凸显,也促进了社会对青年亚文化正向价值的认知。鼓励与引导并举,可将青年亚文化转化为“中国式流行文化”,将“Z世代”的“网生”优势转化为跨文化传播的“破壁”能力。  相似文献   

20.
嘻哈音乐作为一种起源于美国黑人的文化形式,在传入中国之后,这种音乐形式与其紧密联系的潮牌形成了不一样的青年亚文化。作为当今流行文化中备受年轻人欢迎的两种亚文化,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审美和生活态度。研究这两种亚文化,不仅能够深入了解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还有助于探讨当代流行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该文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深度访谈法、文本分析法,以及观察法,对12位嘻哈音乐人的文化实践进行系列分析,发现:这个亚文化样本在总体上是平等与包容、多元与对话、表达与自由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文化实践超越了传统亚文化“抵抗—收编”的范式,为当下文化语境中的青年亚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