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千百年来,江南在文人笔下,是"美""诗意"的同义词。江南是杏花桃花相间开的江南,是烟雨惆怅的江南,是多情的江南。江南人杰地灵、山青水秀,不仅以鱼米之乡、风景秀丽著称,重文也是传统之一。江南文化丰富多样,底蕴深厚。从白墙青瓦、小桥流水的经典建筑风格,到乌篷船、青花瓷、油纸伞,到龙井茶、紫砂壶……别有一派恬静清新、温婉内秀的韵味。那么在一代名家的眼里,江南是一幅幅怎样图画呢?  相似文献   

2.
在中医药界素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庆余堂”之说。胡庆余堂就是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它是由清末著名的商人胡雪岩于1874年创建的。百余年来,它始终坚持当初的“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真不二价、童叟无欺”的经营方针,赢得了极高的声誉,成为闻名遐迩的“江南药府”。游罢西湖,沿湖东清波门附近的清河坊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吴山脚下的胡庆余堂。这座建于清朝的  相似文献   

3.
沙金 《文化交流》2010,(8):46-48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中国著名国画家、画金鱼的大师、现已92高龄的凌虚先生所写的一篇自传体文章的标题。这句话也正是凌虚先生为人品格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正"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这首汉乐府《江南》作为必背古诗出现。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这是江南的模样第一次朦胧地在眼前勾勒出来。可是,江南,到底指哪里?地理上的江南,如何界定?历史上的江南,又有过怎样的变迁?它的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在长三角一体化的时代进程中,"新江南"又具体指向何处?  相似文献   

5.
6.
"大+时间名词的"结构是汉语常用的一种表达格式,本文从进入结构中时间名词的种类及结构的语义、语用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时间名词的数量逐渐增加,结构通常表示应该做某事或不该做某事,反映了人们的普遍认知,同时受个体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伟权 《文化交流》2011,(12):2+1-M0002
11月27日,“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降下帷幕。此次油画展是浙江美术馆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油画展。  相似文献   

8.
11月27日,"人文江南——吾土吾民油画邀请展"在浙江美术馆降下帷幕。此次油画展是浙江美术馆开馆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油画展。展览作品中不仅有前辈大师关良、吴冠中、朱德群的精品佳作,也有著名油画家全山石、许江、杨参军、潘鸿海的优秀作品。本次油画展展出浙江、江苏、  相似文献   

9.
2010年11月28日下午,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维基解密公布了25万份美国敏感外交密报,几乎包括了“美国外交战略的一切方面”,此外,还有大量的美国外交官员们收集的多国领导人的言论、“八卦”以及对他们的刻薄评论,等等。这场世所罕见的泄密事件如希拉里所说,“这种做法危及人的生命,威胁我们国家的安全,损害我们与其他国家合作解决共同问题的努力”。这样一个有计划有预谋的传播事件,  相似文献   

10.
正河姆渡文化独立于黄河文明,借厚厚的积淀向今人娓娓道来。河姆渡人懂得用火和渔猎,懂得生存和创造。这浓缩过的风貌与故事,历经沧海桑田,露出苍颜。1973年夏天,浙江余姚罗江农民在渡头村建排涝站,锄头所至,一批夹炭黑陶片、建筑木构件、大量古动物的骨与角,以及人工栽培稻谷遗物,裸露在现代文明的阳光下。如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在认识生活过程中学会各种各样的认知范畴,这些认知范畴都通过语言中相应的语法形式表达出来。在语法范畴中,"数"范畴是最基础的范畴之一,它是我们认知和掌握语法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维吾尔语与汉语两种语言名词"数"范畴的对比分析,发现维吾尔语和汉语在单数和复数的形式和用法上,相同点少,不同点多。  相似文献   

12.
正1904年,蔡元培在上海发起成立光复会,并任会长,以"光复汉族,还我山河,以身许国,功成身退"为宗旨,同时亲自参与研制炸弹等武器,彰显了被后世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大教育家勇烈的一面。这应归因于晚清特定时代风云的激励,但也同样可以隐约听到春秋时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精神的远古回响,由此可见文化精神穿越时空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13.
21年前,我们在圣·克里门蒂会见时,列·勃列日涅夫曾表示他为与日俱增的来自中国的威胁感到担忧。当我说中国要在至少25年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经济、军事大国时,他举起双手,五指张开。我当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古代书法批评中"情性论"的梳理与分析,尝试在"抒情传统"的文化语境中探讨书法的抒情特质,揭示文学与书法在"抒情"上的同质性与差异性。文章认为发轫于古典诗歌的抒情精神逐渐渗透到书写行为之中而赋予书写一种"情"的意义。书论史上有关书法"抒情"的表述皆滥觞于扬雄的"心画"之论。若以"抒情"作为书法审美的一种观照,则何谓抒情,能否抒情,如何抒情等问题皆值得关注,文章就古代书论中的相关论述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世博园区横跨黄浦江两岸,在5.28平方公里的园区内,虽然浦西园区只占1/4左右,但它却坐拥本届世博会的城市最佳实践区和企业馆区.前者云集了全球50个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城市案例;后者则是海内外一大批行业领先企业竞相展示的大舞台,其中包括信息馆、万科馆、太空馆、航空馆、船舶馆、通用汽车馆、电力馆、石油馆、民营企业联合馆等17座企业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形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作为一种"文化他者"存在于西方现代性的叙事体系之中。它将一种基于想象的、似是而非的关系强行地置换为一种话语模态、一种经验常识,继而试图将中国形象本质化,遏制其发展与变革。为此,亟需在研判"西方之中国"多重诉求的基础上,着力建构和确立"传统中国""当(现)代中国"与"未来中国"三种形象,使中国形象尽快回归到"看与被看"同构共生的展演程式中来。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人称代词+的+名词"结构中"的"字有时可以隐去,有时则不能。现有研究并未对"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结构中"的"的隐现规律进行准确全面地概括,同时也未能遵循统一的思路进行分析。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参照点理论出发,提出在"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构式中,当人称单词所表达的语义在其与名词的语义关系中充当参照点时,这一结构当中的"的"可隐可不隐;当两个语义关系中不存在参照点关系时,则需借助"的"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不可隐去。认知语法框架下的参照点理论为"人称代词+的+名词"这一构式中"的"的隐现提供了一以贯之的认知理据,有助于进一步探究语言本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按照“一国两制”的原则,近年我国已顺利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台湾与祖国的统一问题尚待解决。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台湾与祖国待统一而一时尚未统一的时期里,涉台新闻必定是新闻报道中很经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正>在国际传播中,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国家形象的"自塑"而非"他塑"。近年来,中国的对外传播展现出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从当前来看,国力的增强、外交的良好、文化的特质性以及中国模式的成功等等都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打下了前所未有的坚实基础,然而如何才能由"走出去"步入"走进去"的新境界,一直是我国对外传播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具有天然亲民、去政治色彩,以自由、分享、平等为核心传播精神的新媒体为这样的诉求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媒体可能。  相似文献   

20.
"其他""其它"只是历史上的异形词,而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它"摒弃,因为"其他"一词当中,"他"作指示代词解,此一意义在今天仅有唯一的记写字形"他"。现代汉语中,"它"已无"别的"的义项。所以"其他""其它"在现代汉语中不是异形词,"其他"是表示"别的"的意义的唯一标准词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