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重要的财富,不仅可以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社会文化发展凝聚力,不断地增强人们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因此,人们在新时代下要自觉地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责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提出与之对应的管理措施,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新时代获得良好的保护及传承,使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屹立在世界之林中。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非遗文化是国家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在过去几年间推出了诸多不同的保护传承措施手段。从整体角度来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结合新技术、新业态、新理念,探索出全新的发展保护渠道。基于此,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的重要价值入手,结合具体的数据明确传承和保护工作发展现状,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传承、保护措施,让中华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是一个兼具大陆和海洋生态多样性的国家,大陆和海洋都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在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形成了丰富、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造就了我们这个文化遗产大国。非遗保护不断加强,法律体系开始建立。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逐渐走上轨道;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标志着非遗保护正式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民族56个民族多元化的文化生态,各民族都拥有丰富、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造就了我们这个文化遗产大国。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我国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在国务院明确了文化遗产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之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与人类生活繁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寄托和灵魂所在。近年来,在政府大力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传承工作正在全面、健康、有序地开展,这对于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进行概述,其次列举现阶段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借此推动临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和挑战,本文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保护和传承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节日庆典和旅游活动、学校教育、宣传评论三个不同层面,深入探讨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的传承路径,有助于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在新历史时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特色体育项目,具有该民族或群体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这些内涵和价值可以促进高校学生形成"完全人格"和落实"立德树人"。当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外来文化冲击高校应承担起传承中国本土体育文化的责任。在传承过程中,高校应根据地理位置和自身专业特色,选择优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避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式化传承。高校还应建立研究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团队,并与地方政府合作,保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整体性与流畅性传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为研究视角,通过调研辽宁省内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发现其在传承内容、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类分析,提出有效的传承方式,以改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环境,建立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宣传路径,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的保护性开发模式,切实提高全民族对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视程度,将民族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湖南作为湖湘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颇为丰富。近些年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类学习活动及传承保护工作,湖湘地区亦是如此。本文在湖南"非遗"概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及学习活动和传承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以期让人民大众对湖湘"非遗"有更多的了解,并进一步对"非遗"进行有效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保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走访,分析保定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在媒体设备普及、非遗数据智库、网络移动平台和大众媒体传播方面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颜峰  姚桂芳 《文化学刊》2009,(3):176-18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人类以口头或行为方式相传,具有历史积淀的民间文化,以地域方言、艺术形象和独特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口传身授而得以传承和延续。青岛地区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方言空间的萎缩,大批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难以为继的状态。青岛方言是青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载体和标志,是维系青岛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08,(6):4-4
引言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随着历史的更迭与社会变迁,传统的传承方式已不能满足对其保护、推广的要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必然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信息设计等手段,建立起数据信息传播体系和传播模式。信息可视化设计作为信息时代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通过对信息进行搜集分析、逻辑整合、图形转译、媒介呈现一系列设计工作,将信息转化为更加直观、便捷、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信息可视化被广泛应用于多个专业领域。该文通过对信息可视化设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多元化传播应用进行分析与阐释,探悉信息时代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可视化运用形式与发展可能,以提升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5.
呼伦湖,又名达赉湖,蒙语意为"海一样的湖",位于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湖。[1]呼伦湖冰捕是呼伦湖最具特色的捕捞方式,体现着粗犷豪放、大气磅礴的劳动之美和呼伦湖捕鱼人的精神和气魄。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满洲里及扎赉诺尔区旅游业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这是本文写作的缘由。  相似文献   

16.
颜峰 《文化学刊》2011,(6):116-1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口头传播或言传身教等非物质形式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域、一个民族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一起构成民族传统文化的大厦。目前,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处于难以为继地步。地方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的重要阵地,应当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思想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既要"原汁原味",也要"与时俱进"。政府、各级保护部门、传承人、研究者,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观念藩篱,树立正确的观念,以发展的、历史的视角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做好保护、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中华传统文化体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组成分支,蕴含了博大精深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历史,本质上是民族审美意识和理想美感的集中化体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高校美育指导进行结合,不仅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促进学生拥有更强的民族情怀。该文首先分析高校美育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其次介绍了高校美育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原则;最后从形成美育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精心设计美育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内容,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活动,组建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美育中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策略,以期给相关研究带来条件支持。  相似文献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财富和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校园作为知识传承的发源地,是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承担着非遗文化传承的重任。基于此,该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小学教育阶段融合与传承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了解宿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通过问卷调查及实践调研分析非遗小学校园教育的现状,探究非遗教学的不足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小学教育中融合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路径。以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响应新时代“立德树人”“构建文化自信”的号召,彰显具有时代性的国家主流意识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9年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艺术价值看,它内蕴强化民族认同、追求美好生活的价值功能;从经济价值考量,它是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的新引擎,是驱动乡村振兴,打通共同富裕的新通道.青瓷属于小众艺术品,材料厚重易碎,日用瓷商业模式陈旧,面临主体困境、模式困境、产业困境、创新困境等问题.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