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遇人生》是2018年腾讯视频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集合了旅行、纪实、明星访谈等多重元素。该节目采用纪录片的摄制风格和叙事手法,以人文、质朴、治愈的节目风格,受到观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本文将从审美构建、制作形式以及价值追求几方面分析《奇遇人生》的成功经验,以期对真人秀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电视对外传播需要认真研究海外电视观众特征的变化,针对观众收视行为和收视渠道等方面的变化,改进传播策略、优化传播渠道,更好地提升传播效果。一、"心不在焉"地看电视就收视时间而言,人们用于收看电视节目的时间是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与电视技术和节目的发展有关,也与社会生活的变化相关。以美国为例,2012年的研究发现,94%的美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近5小时的节目,而且这5小时都是花在电视机上。另外,研究发现,观看电视时间最长的前20%的观众每天平均收看10.5小时的电视,观看电视时间最短的20%的观众每天平均收看39分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形势来看,文旅行业如何恢复发展仍是当前面临的挑战。作为文博单位的博物馆,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考验,探索博物馆未来发展道路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该文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为例,分析了疫情对博物馆带来的影响及博物馆目前发展存在的困境,并从做好博物馆宣传、寻求多元发展模式、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加强数字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后疫情时代博物馆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4.
《故事里的中国》是一档以讲述中国故事、传承文艺经典为己任的大型文化节目,通过华彩的视听手段为观众打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体化的影像艺术博物馆。本文以该节目为个案,对经典文艺作品中共性与个性意义、创新表现手法以及剧中人物展现的精神品质进行分析,从而引领观众重温经典,向中国精神致敬。  相似文献   

5.
电影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附属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影院数量、银幕数量和观影人次逐年增加。电影产业的稳步发展离不开观众,更离不开观众的满意度。观众满意度不仅对电影票房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也影响观众的后续观影意愿和电影的口碑传播,电影是一种较为特殊的产品或服务,观众不仅是看电影,更多的是体验。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观众观影体验满意度对电影的票房影响变得至关重要。本文依据服务场景理论和刺激-机体-反应模型构建观众观影体验满意度整合模型,重点考察影院进入质量、物理质量和人员互动质量,并依据产品层次理论将影片质量纳入模型,探讨四个方面的质量对顾客整体服务质量和感知享乐价值的影响,以及整体服务质量和感知享乐价值对观众观影体验满意度的影响。不仅从理论角度整合了观众观影过程中各服务接触点的影响因素,还阐释了这些影响因素对观众观影体验满意度产生作用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央电视台、国际台俄语部、黑龙江省电视台,还有很多市级台都在进行俄语电视节目制作。笔者认为在加强受众收视分析,确定节目观众定位的基础上,找准节目自身的定位以及节目形态的定位是提高俄语电视节目对外传播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报道发展至今,媒体产品的核心要素依然是形态与内容。如何把中国内容以对象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形态传播出去是每一位对外传播工作者需要思考的课题。本文以俄罗斯“莫斯科24”电视频道融媒体产品《给你》(Этотебе)朗诵节目为研究对象,从其形态和特点入手,分析其成功原因和背景,思考俄罗斯优质融媒体节目对我国当代对俄传播工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酉 《文化交流》2011,(12):50-53
在2012年新年到来之前,中央电视台为其主打节目《新闻联播》的新年改版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一个人如果活到30多岁,算是年轻人;一个电视节目连续播出30多年,则是一个很老很老的节目了(一般节目的生命周期为1至3年)。如今这顿"新闻晚餐"一吃就是30多年,口味没有大的改变,有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观众还能"照吃不误",但也有不少观众产生了收视疲劳,早就提出能否变点新口味,  相似文献   

9.
从1997年到2007年,韩剧作为一种外来文化产品在我国风靡了10余载,使很多中国观众产生了情感共鸣、文化与价值认同。该研究以我国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为切入点,通过定量研究方法对我国《大长今》受众进行考察,研究以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感知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语义差异量表、三维空间图并辅以文本分析考察观众对角色的意义建构。希望通过观众对《大长今》的解读,考察观众对韩剧的解码特征,研究韩剧在我国的受众群,分析受众对韩剧的解码方式、偏好及解读差异,进而为我国受众研究积累基础性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0.
秦峰 《文化交流》2015,(4):71-73
2015年2月14日是又一个浪漫的情人节。中国北方昆曲剧院应美国罗格斯大学孔子学院的特别邀请,来到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尼格拉斯音乐中心作专场文化交流演出,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追捧。演出之前,节目主持人用英文和中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昆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和表演形式,还专门介绍了昆曲的华丽服装及服饰,并介绍了为昆曲伴奏的主要中国传统乐器如  相似文献   

11.
2005年湖南卫视播出的"超级女声"节目至少涉及了五个利益攸关者:湖南卫视、蒙牛、天娱传媒、参赛者和观众.  相似文献   

12.
经典的美术馆观众(艺术观众)研究,围绕着“阶级”“性别”“种族”等人之属性,探讨文化艺术实践。文化资本理论为准确把握美术馆观众的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近年来关于美术馆观众行为的研究呈现出几个特征,一是较多为消费者行为学、心理学、艺术教育的跨学科领域,比如考察摄影对观展记忆的影响研究、摄影动机研究等;二是多立足于西方文化艺术实践语境,且经验性研究较少。最为重要的是,数字时代下,美术馆观众的文化实践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现象,比如线下摄影打卡、线上社交媒体传播等。该研究综述从经典的“艺术观众”相关研究切入,继而对近年来国内外的美术馆观众行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该领域研究概貌、研究走向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网络综艺《乐队的夏天》将摇滚乐再度引入大众视野,通过转换摇滚乐呈现的空间,实现乐队的荧屏景观化转型;与此同时,节目邀请圈外名人作为嘉宾,提升节目知名度和传播力,并在微博、抖音、豆瓣等平台设置了大量与节目相关的讨论话题,为乐手吸引更多受众;《乐队的夏天》邀请的参赛乐队风格迥异,但节目将其无差别地呈现在舞台上,接受大众审美的评判,弱化了摇滚乐原本的对抗性政治话语,剥除了作为亚文化的摇滚乐中的攻击性元素,而将其打磨为现代观众乐于接受的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杂技源远流长,杂技不仅是国内广大群众所喜闻乐 见的艺术形式,而且也为国外观众所喜爱。因此,杂技已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在国际舞台上,不少杂技节目被誉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举世无双的艺术。在国际各大赛场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但是,任何事物都是要发展的,杂技艺术也必须不断创新、提高和发展才能永葆艺术青春。本文试图对杂技创新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下午,我被邀请去中央电视台当拍摄湿地畅想曲节目的观众。有好多人都参加了,也有好多中学生和小学生,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  相似文献   

16.
王世龙 《文化学刊》2013,(2):122-126
以“草根选秀”与“全民娱乐”为主要特征的音乐选秀节目是当前国内电视综艺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经历了发展、高潮后逐渐进入了低谷,面临内容低俗化、节目同质化等诸多问题。文章从节目定位、商业模式、互动形式等方面对当下电视荧屏热播的音乐选秀节目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总结了该节目成功之处,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中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7.
秘境之旅     
中国歌舞团近期推出了大型绿色原创中国歌舞“秘境 之旅”。整台节目结构、创意非常有特色,营造着自然而神秘的气氛,张扬绿色与环保的理念,演绎原始和时尚的契合,激发心灵及感官的震撼。演出从钟声响起,观众就把心放在绿色的空气中,随着一个旅行者的脚步,进入神奇的中华秘境——中国西部。 观众的心灵感受就是要珍惜所有生命,宇宙中的万物生灵都是我们的朋友。  相似文献   

18.
王旗  ;吴冰  ;刘蓉蓉 《职业圈》2014,(21):61-63
本文基于我国汽车行业为主要研究背景收集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品牌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影响机理。本文将品牌来源国形象的四个维度(国家发展水平形象、政治形象、科技形象、行业地位形象)作为自变量,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作为因变量的影响,以及验证品牌信任在品牌来源国形象对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的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及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在品牌来源国形象对品牌信任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8月,央视外语频道综合部评价调研组选取CCTV-NEWS、BBC、CNN等三家国际主流媒体新闻频道中的三档综合新闻栏目进行节目定量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对相似栏目播出效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的优势与不足。本文的调研内容是自采新闻。自采新闻是新闻频道运营的核心资源,反映了其背后电视新闻团队的整体水平,更体现了频道在新闻选题、人员部署、策动报道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为统一标准,本文将有记者出镜的新闻定义为该节目的自采新闻。我们选取了CCTV-NEWS的《News Hour》、BBC的《Global  相似文献   

20.
叶丹丹 《职业圈》2012,(27):129-129,135
一、假设的提出及变量的选定 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充分遵循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兼顾服务业全球化的趋势和外包承接竞争力提升的内核。选取了具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离岸外包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分别进行论述。包括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水平、行业成熟度、市场开放程度、劳动力价格、人力资本六个方面加以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