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伊瑞 《职业圈》2014,(29):31-31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也是历史赋予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责任和政治任务。积极探索完善学习制度、拓展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确保学习效果的方法和路径,形成学理论、重实践、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从而推动党内学习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职学校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文章从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基本规律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彭乃良 《职业圈》2007,(12):150-151
中职学校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文章从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基本规律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乃良 《职业圈》2007,(6X):150-151
中职学校怎样在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文章从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和基本规律三个方面阐述了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传统教学思想,无论是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还是在师生角色的定住与作用.还是学习条件与环境、教学原则与方法等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文章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和理念,与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探讨音乐学科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白莉娟 《职业圈》2012,(11):24-24
一、工会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树学习典型。造学习之风,创新活动内容方式,不断夯实创建根基第一,提高认识。工会应确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的新观念,利用工会宣传舆论阵地,不断向员工传输新的理念。使每一位员工对学习有一种全新的认识,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从短期学向终身学的转变。在员工群众中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协助企业从政策措施、制度、就业录用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形成强化技能人才培养教育的社会全方位的激励机制,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7.
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公司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就如何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谈几点个人思考。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一。学习动力不够充足。一是缺乏动力和压力。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存在“要我学”的思想误区。学习主动性不高。从大环境看,真正能坐下来潜心学习的人很少。埋头学习的却成了另类;从小环境看,工学矛盾仍较为突出,组织学习难度大,形成不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少数员工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学习自觉性,学风不正。三是部分党员干部认为学习型组织只是个口号.没实际意义.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存在不思进取不愿学、忙于事务不勤学、走走形式不真学、浅尝辄止不深学、不善学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清代词人在选本的编选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擅改原作现象,尤以明词选本为最.以王昶<明词综>为例,选家以当时的词学观来考察明词创作,在声律、格调、本事背景等多方面径直删改,有的改动篇幅竟达一半以上.这是清代中兴词学观在前人词选中的局部体现,既有潜在的心理背景,又有明确的学术动机和目的.此文学现象肇始于明末清初,而止于晚清,对后世的词学观念和学界研究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我国舆论工作的重要阵地,从业人员尤其是网络新闻工作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的重要精神。认真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新闻观,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和掌握有关网络新闻的大政方针、发展趋势,了解和关注网络新闻的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以正确的新闻观来指导网络新闻工作,才能确保网络新闻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0.
《职业圈》2006,(3)
本文从哲学的观点讨论了社会生态学。在简述社会生态学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社会生态学的系统观和方法论,社会生态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等方面的哲学问题。认为社会生态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用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做指导。  相似文献   

11.
詹莉芳 《文化学刊》2010,(3):115-118
本文从哲学文化的角度,指出媒介技术文化思想大致形成了彼此区别又相互逐渐渗透的三种观念,即工具理性媒介技术观,以美国经验学派为代表;价值理性媒介技术观,以批判学派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自主性媒介技术观,以媒介环境学派为代表。他们体现了媒介技术文化思想相互独立又不断相互影响和不断演变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吴雨明 《职业圈》2007,(11X):113-114
文章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和转变,必须首先在理念上实现六大转变和创新:由“物”本观到“人”本观;由控制观到服务观;由“教育”观到“学习”观;由任务观到绩效观;由间断性的培训观到持续性的培训观;由共性化的培训观到个性化的培训观。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1,(2):106-106
杨莉、伍敏在《湘潮》2010年第11期撰文指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特性所在,是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重要标志,是中国提升文化吸引力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构建文化尊严的指导思想,是中国构建正确尊严观的核心。面对现今中国社会文化尊严的缺失和错误尊严观,中国传统文化是构建最佳文化尊严和正确尊严观的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研究着眼于高校青年英语教师群体,从南京市不同类型高校共选取6名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采用教师访谈、研究者课堂观察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多元三角论证方式,对其语言观、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与职业观五方面的信念与实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理论信念与教学实践的具体差距,并提出促进两者统一的变革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天下观"是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它建立在两种认知的基础上:一是地理学的认知,二是文化学的认知。鸦片战争后,传统的"天下观"受到了前所未有挑战,这便是西方地理学知识和文化的传入及其影响。到了洋务运动时期,这种挑战有了进一步的扩大,"天下观"发生初步解体,一种新的世界意识或世界观开始形成。但传统"天下观"的真正瓦解和新的世界意识的形成是在甲午战后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新的世界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邦军 《职业圈》2007,(23):111
学生进入初中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初二阶段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初三有部分学生完全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因此重视对初中学生尤其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这里仅对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指导的内容及形式谈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8.
吴雨明 《职业圈》2007,(22):113-114
文章认为教师继续教育要实现历史性的跨越和转变,必须首先在理念上实现六大转变和创新由"物"本观到"人"本观;由控制观到服务观;由"教育"观到"学习"观;由任务观到绩效观;由间断性的培训观到持续性的培训观;由共性化的培训观到个性化的培训观.  相似文献   

19.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的首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精英人物经验和智慧的总结与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交道的人员来说,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特选取其中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交流学”和“传播学”英译为同一 个词“communication”,把中国学术界盛行的“传播 学”转换为“交流学”,是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先生 的一项开创。由吴建民先生主编,诸位专家学者撰 写的《交流学十四讲》,与通常意义上的传播学内容 有所不同,它包含了许多对外交往和交流实践当中 的成功个案,是一批中国外交、对外传播精英人物 经验和智慧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对于今天从事对外 交流和传播工作,经常与国外政府机构、传媒等打 交道的人员,是一本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好书。本刊 特选取部分章节,以飨广大读者。本期刊载的是该 书中中国外文局原局长林戊荪先生撰写的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