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杨帆 《文化学刊》2015,(1):85-89
人类文明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文明促使了城市及城市文化的产生,城市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城市建设须从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入手,塑造城市个性和文化,以"城市文化资本"理论为指导,以南通为例,通过现有文化存量,经营城市文化资本,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对象是城市文化建设,围绕建设"文化佛山"的总体目标,通过弘扬佛山特色文化、提升品位,加大文化在佛山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引领带动、支撑、持续的作用;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充分认识到在率先迈向文化强市的进程中,补齐城市文化建设的短板;将创新与弘扬特色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现象与思想支撑的出发点,使提升文化品位引导城市发展成为共识。建设文化佛山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加强城市凝聚力,使市民更具有幸福感和获得感;二是通过加大文化软实力策略、实现文产的跨界融合、增强城市整体形象来进一步提升城市长远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人文城市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曾经的"首善之区",古都文化发展、古都文化形象塑造是人文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为了塑造"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古都文化形象,显示文化遗产"活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特殊魅力,避免使古都保护在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中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必须对古都文化形象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澄清、梳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古都文化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解决"城市病"过程中的若干问题日渐显露并得到重视。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城市更新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讨论。北京坊是北京城市更新项目中比较成功的一例。它以首都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定位为指引,汇聚各类文创内容,顺应文创街区消费升级需求,充分挖掘业态特色,用文化和创意提升街区品质,将项目建设成为文化元素与商业氛围和谐统一、传统文明与现代创意有机融合的街区,巩固、发展了当地文化内涵,促进了文化深入传播。这为今后城市更新建设项目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现实案例与操作路径,也为我们理解当代语境下的"怀旧"提供了一个经典诠释。  相似文献   

5.
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是基于三亚特有的地理场域与历史文化根脉,结合现代旅游发展之"浪漫""天之涯"建设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浪漫天涯"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呈现表现在宏观市域之"三湾"空间格局打造、重点场域之文化情境创设、城市风貌意象之整体氛围营造三方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释义与空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当今,以文化发展推动城市转型已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趋势。城市文化品牌作为城市文化的基因,是推动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将从城市文化品牌的概念及其理论逻辑入手,以成都市为例,总结成都市塑造"三城三都"城市文化品牌的基础与不足,提出强化城市文化品牌塑造与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俱有深刻影响。"二七元素"是郑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二七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就其对郑州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郑州城市文化发展中"二七元素"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二七元素"在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进而推动郑州现代化世界文化名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桂林城市建筑特色因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及威胁,而缺乏独特的建筑特色,文章对此阐述了建筑文化对桂林城市发展的作用,展望桂林建设成为具有"桂林"特色的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理念,现已成为不少工业化国家的城市现代化行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江苏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和提高文化建设含量,将突出文化全面发展和深化改革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新发展取向。应充分认识城市文化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对文化整体规划工作的领导,加快制定、完善各类城市文化发展规划和全省"十三五"总体规划目标;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增加投入,形成良性的城市文化发展机制;继续深化全省城市文化体制改革,在改革中创新机制,增加动力与活力;在提高全民文化素质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城市文化队伍建设并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提高城市居民文化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张颖 《中国名城》2020,(2):76-84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渐从以扩张为主的增量增长模式转向以更新为主的存量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会是今后城市规划重要方向,而城市中心区更新恰是此类规划的典型。总结中国城市更新发展趋势,结合青岛市南区青岛湾城市设计项目的具体实践,针对现有存量规划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梳理更新潜力发展区;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提出城市复兴"SMART"设计原则;并且从产业提升、文化复兴、公共交通、空间营造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针对项目本身提出两个层次的城市设计内容:1)平衡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复兴文化街区;2)中心城区存量更新催化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最后,总结了研究成果及进一步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1.
CiteSpace分析发现:水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大禹治水""李冰"和"大禹"与"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江"和"漕运"。前者的演化路径呈现为从"李冰""郭守敬"及"水利工程"向"大禹治水",再向"导淮""大禹""张謇"及"李仪祉",最后向"治水思想""都江堰"及"长江"转向的趋势。后者呈现为从早期关注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原因探索、功过评价、个人轶事追溯向大运河漕运研究、大运河沿线城市研究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转向的模式。在研究前沿方面,前者以"李冰"以及"李冰父子""李冰水利功绩"和"李冰修复都江堰"为重点,而后者以"大运河"以及"漕运"和"大运河沿线城市发展与繁荣"为重点。上述分析结果对中国水文化在世界范围走出去、走上去、走进去,并向不同文化背景的听众讲清、讲明、讲懂大运河文化故事能够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桥是一座文化名镇,已形成了以抗倭殉国的王良负责为代表的"忠"文化、以宋孝子顾昕为代表的"孝"文化、以黄桥战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和以"心力管理"为代表的企业文化等文化名片,进一步增强了城市的厚重力和发展的凝聚力,实现在多年的企业管理中.江苏黑松林粘合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凯探索实践的"心之所及,力之所达"的《心力管理》在全国企业文化领域广为推传,是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和持久发展的代表之作,为全国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日,记者就非公企业的文化建设对刘鹏凯董事长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做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大部署,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无锡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应抓住时代契机,强化顶层设计,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引领,坚持城市文化创新之路,借势借力构建无锡"古运河"城市超级IP,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IP故事链、产品链、产业链,促进城市社...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社区文化为代表的城市文明必须与之和谐发展.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基层社会的文化现象,它表现为社区居民的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组织制度、历史传统与生活方式等内容.文章对如何活跃社区文化建设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名城》是由国家名城委创办,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支持的专业性、前沿性学术期刊,已创刊25年。杂志全方位展示现代区域和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方法,总结推广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建设、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工作实践经验。《中国名城》杂志辟有"城市理论前沿"、"城市问题批判"、"城镇化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经济与社会"、"城市文化资本"、"中外名城比较"、"名城保护案例"等栏目,欢迎学界朋友一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每五年都进行区域与城市发展新规划,都要提出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定位.这一轮中国各省市进行的"十二五规划"会不会又出现城市发展定位雷同化的现象?以北京为案例,对中国城市发展与定位的雷同化现象进行批判性研究并提出新的问题.城市定位的理论与创新之一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和再塑造.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地方性城市...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城市建设和转型升级、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文化集聚式的建设为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品格的构建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本文以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实践为例,探讨在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园如何适应文化发展浪潮进行自我变革,寻求转型升级及价值再造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深入研究开发世界性与民族性兼备、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在对外展示和传播浙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着力破解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完整地建构浙江文化改革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