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雪飞 《职业圈》2007,(17):103-104
两宋时期,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不再由宫廷奉养的专业歌舞艺人与农村优秀艺人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文章依据文献资料对勾栏记载,分析、探讨、推测宋代勾栏的形态和特性.初步认为民间舞蹈第一次走入剧场应该从宋代的勾栏演出开始,勾栏是中国民间舞蹈商业化运作的剧场雏形.目前舞蹈理论界对舞蹈剧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两宋时期勾栏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舞蹈演出的声学效果,从而确立勾栏演出在民间舞蹈市场化演出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雪飞 《职业圈》2007,(9S):103-104
两宋时期,由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扩大,人口大批流向城市。不再由宫延奉养的专业歌舞艺人与农村优秀艺人开辟了固定的演出场所——勾栏。民间舞蹈作为“京瓦伎艺”进入城市勾栏演出,深受市民欢迎。文章依据文献资料对勾栏记载,分析、探讨、推测宋代勾栏的形态和特性。初步认为民间舞蹈第一次走入剧场应该从宋代的勾栏演出开始.勾栏是中国民间舞蹈商业化运作的剧场雏形。目前舞蹈理论界对舞蹈剧场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两宋时期勾栏进行探讨,有助于了解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舞蹈演出的声学效果,从而确立勾栏演出在民间舞蹈市场化演出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族民间舞蹈必须要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相适应.文章介绍了遵义县民间舞蹈的种类及特点,分析了遵义县民间舞蹈的现状,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创新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在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一直广受社会各界的重视。实践中民间舞蹈类非遗继承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群体性矛盾、权利归属的分配性缺位、权利保护的垄断性冲突等现实困境。在总结民间舞蹈类非遗作品特点的基础之上,针对民间舞蹈类非遗继承创新和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困境,该文提出完善版权登记和司法确权制度以增强权利明确性、从单一式保护到包容性增长以促进利益共享化、明确传播链主体的告知义务以提高传播透明度的制度构建进路,以期为提升民间舞蹈类非遗继承创新质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信阳民间舞蹈受荆楚文化、淮河文化等多元文化的影响,舞蹈种类多样,在长久的舞蹈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风格。自2007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以来,信阳民间舞蹈非遗保护工作立足长远,稳步发展。但由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日趋深化、文化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薄弱、非遗传承人青黄不接等现象的显现,如今信阳民间舞蹈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聚焦信阳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舞蹈,依托文化生态的建设、数字化平台的利用等静态保护方式,结合民间传承、艺人传承、教育传承等动态传承途径,完善信阳民间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体系,进而推进民间传统舞蹈文化生命力的延续。  相似文献   

6.
舞蹈教学钢琴伴奏是不同于其他科目钢琴伴奏,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特别在中国民间舞蹈的钢琴伴奏中,一直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上述情况从舞蹈艺术的规律出发结合钢琴艺术的特性,粗浅地探讨了钢琴伴奏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弹好钢琴伴奏等相关问题,希望能引起同行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以宋代民间舞蹈"武迓鼓"为例,运用社会学、民俗学等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将其置于历史、文化大背景下,综合考察相互间的联系,并从中挖掘影响、制约了它的发生、发展,以至引起"武迓鼓"的原初文化功能的改变的因素。通过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核"发生转变的分析,探讨民间舞蹈"武迓鼓"的传承与变迁,期冀探寻社会转型期原生态民间舞蹈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舞蹈是中国古代民族根据当时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创作的,不同程度地积淀着民族心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民间舞蹈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艺术再创作的过程,在传承过程中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即群体性、民俗性和人类文化性.民间舞创作应该拥有多元并举的局面,在"传统"与"现代"这个永恒的话题中写下当代"中国民阃舞创作",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尼玛 《职业圈》2008,(26):233-234
“羌姆”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密宗仪轨和艺术形式,是藏区苯教祭祀巫舞、藏族民间舞蹈和印度金刚舞结合而成生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文章探讨了藏传佛教羌姆的起源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羌姆"是藏传佛教特有的密宗仪轨和艺术形式,是藏区苯教祭祀巫舞、藏族民间舞蹈和印度金刚舞结合而成生的一种宗教艺术形式.文章探讨了藏传佛教羌姆的起源及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1.
欢快喜庆的唢呐声,把观众的视线引到了沃野万里的淮北 大平原,描龙绣凤的大红花轿,把人们的欢笑带进了敦厚朴实的农家村落。“新娘坐轿,新郎扶轿,抬轿的二个小伙调皮爱闹,一路上紧走慢跑,逗的新娘直害臊,急的新郎直跳。”安徽民间舞蹈《双回门》是一幅鲜活的淮河两岸人们生活习俗的美丽画卷。 安徽民间舞蹈《双回门》是安徽省歌舞团(当时名为安徽省歌剧团)在建团之初的1956年创作出的。近五十年的艺术打磨,干余场的演出实践,尽管演员换了一茬又一茬,道具轿杆换了一副又一副,但到今仍常演不衰,已成为安徽省歌舞团的舞蹈保留节目。  相似文献   

12.
秧歌这种舞蹈形式,据史学家说,它起源于宋朝时为插秧和庆丰收的文娱活动,亦有人说,秧歌可追溯到更久远的祭祀和礼仪。它是我国北方流行甚广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如东北大秧歌、陕北秧歌、山东秧歌等均各具特色。秧歌,过去在民间主要是逢年过节或举办庙会时才进行表演。由于它具有广泛性、群众性、自由即兴的特点,因  相似文献   

13.
豫南有个叶县,叶县有个明代县衙,前年我去参观,见识了打人屁股的竹板子、拴人脖颈的铁链子、夹人手指的木拶子,还有关押女犯的水牢。印象最  相似文献   

14.
龙舞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在当今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形势下,探究龙舞创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极具重要性,为了能够更好传承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更好发展和弘扬龙舞艺术,为地方文化建设服务,为艺术活动与民间文化的有机融合提供更新的思路和舞台,本文从龙舞的起源与发展,龙舞道具的创新与传承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种民族民间舞蹈都有其特有的风格特征,要了解各种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应根据其地域的划分从其文化类型入手;再从"时间"、 "空间"、 "人"三个要素来区别其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强历史文化村镇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我国在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与实践难题。与国外历史文化小镇相比,我国历史村镇保护存在规划体系不健全、文化底蕴单薄、缺乏全面社会技术支撑等诸多问题。以豫南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历史名村名镇调研,总结了其在推进文化村镇保护中一些好的发展举措,以期为我国类似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每年春节,中国各地各式各样的舞龙平添许多热闹。在浙江中部的浦江县,舞龙舞出了大世界——2012年下半年,浦江民间艺术团参加了第62届法国第戎国际民间艺术节。其间,浦江乱弹、民间舞蹈、古典舞等节目让国外观众大饱眼福。特色舞龙项目《滚地龙》作为演出的压轴大戏,博得外国友人的满堂喝彩。  相似文献   

18.
在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小伙子向姑娘求爱。然而地处北欧的瑞典却沿袭着女子选择男子为夫的习俗。每年6月24日是瑞典的仲夏节。这天,城市、农村都会张灯结彩,欢庆节日。男女老少聚集在公园或广场,围着松枝和花环装饰的“五月柱”,跳起优美多姿的民间舞蹈。男女青年往往利用这个机会,用歌声和舞姿向对方表示爱意。傍晚时分,当火红的太阳落入山巅后,纯情的少女便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向山地奔去,采摘7种颜色的鲜花。她们认为,把此时此  相似文献   

19.
保留民间风俗仪式,并不是不分良莠,什么东西都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过分强调"原汁原味"并不是科学的态度,客观上也办不到。比如口承文学的各种样式和一些形态类文化事象(如民间舞蹈),原先大部分体现在祭祀仪式之中。而这些祭祀仪式又往往是娱神祭神、祛邪禳鬼活动,其舞蹈和巫术也是围绕着这些内容而展开。时代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仪式应该是以娱人为主,祭祀娱神只是让人获得精神安慰,达到心理平衡的一种途径。因此,就不能老强调"原汁原味"而把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意识传给广大受众。  相似文献   

20.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与领导干部作风的关系 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领导干部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最终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搞得好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以实现和维护,又有利于推动干部作风建设朝着更加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方向发展,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