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嘉兴南湖,一碧千顷,浩浩荡荡。作为景点,南湖曾以烟雨楼最负盛名,明代大戏曲家汤显祖数次来嘉兴,留下了"年来更梦谁边好,烟雨楼西看石帆"的诗句。然而今天的人们,说起嘉兴,最先想到的却是南湖红船。因为有一群年轻人,在1921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这条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的游船,被后来的人们称为红船。百年烽烟早已散尽,  相似文献   

2.
正万历十年(1582年),当时的嘉兴知府龚勉对烟雨楼进行了一次修葺,还在烟雨楼前修筑了一个平台,名之为钓鳌矶,寄意嘉兴读书人在科举考试时独占鳌头。巧合的是钓鳌矶筑成的次年,嘉兴人朱国祚果然高中状元,从此烟雨楼不再仅是登临游览的胜地,更是"一郡文风"的象征了。  相似文献   

3.
正在金庸的笔下,嘉兴南湖被一再提及,甚至,有的故事背景一开始并不是南湖,后来在修改时,特地把故事的背景改为了嘉兴南湖。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评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作为嘉兴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金庸如同其笔下的经典人物东邪黄药师一样,"文才武功,琴棋书画,算数韬略,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中有个细节让人回味:参加会议的多数代表,一早搭火车来嘉兴,会后又赶当天的末班车回上海。这何尝不是如今长三角一体化、沪嘉一体化的一种渊源?当年,嘉兴到上海的快车近3小时,而现在,最快只要27分钟。7月的浙江嘉兴南湖湖心岛,目之所及都是游人和当地居民。那一艘红船、一片烟雨,将江南的风景与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连接在了一起,更是将过去、今天和未来连接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5.
诗歌被认为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诗歌中意象的运用使诗人的情思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本文以《致杜鹃》和《宣城见杜鹃花》为例,在概括英汉诗歌中"杜鹃"意象总体差异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杜鹃"意象体现在英汉诗歌中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期更好地了解意象、感知英汉诗歌差异。  相似文献   

6.
《旅游世界》2023,(7):102-117
嘉兴南湖作为全国十大红色教育基地,也是浙江省非常有意义的一个红色旅游景点和爱国教育景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 1959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根据中共"一大"会议时来嘉兴安排游船的直接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丝网船模型,送到北京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了一艘画舫,作为南湖革命纪念船,供群众瞻仰."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母亲船"."建党精神"是教育当代中国共产 党人的无价瑰宝.南湖革命纪念馆记载着革命历史,传承着"建党精神".  相似文献   

7.
从杜甫中年长期生活的京城长安入手,分析了杜甫诗歌中"中正气象"的具体体现,即杜甫在面对重大历史问题和事件时,表现出有别于其他诗人的不偏激的中正态度,呈现出一派巍峨形象,形成了杜甫诗歌中的"中正气象"。笔者认为,杜甫诗歌中的"中正气象"与长安城的兴衰更迭和长安文化的多元化等影响密切相关。提出长安的帝都文化、世俗精神、盛世文化及长安城独有的方正结构特征都对老杜诗歌的中正气象产生影响,挖掘其间的深层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调北征南"的江南军事移民历史背景下,分析了贵州云山屯选址于狭长山谷高地的军事防御特色及其"四峰、一街、一平坝"的空间形态特征和"一主街·四节点·三屯门·二城墙"的街巷结构特征,同时深入挖掘了古屯堡人在有限的建设用地中展现的江南文化生活情怀,总结了云山屯堡内公共建筑、店宅建筑、民宅建筑等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和空间组合特点,诠释了其具有江南文化底蕴的装饰艺术特色和当地石头建筑材料的地域建构方法。  相似文献   

9.
19世纪初期英国文学刊物对济慈诗歌的态度迥异。主流刊物《布莱克伍德》和《评论季刊》持保守立场,猛烈攻击济慈,称之为"伦敦佬派"诗人,使得"济慈死于评论"的神话逐渐形成并流传于世。《观察者》《胜利者》《指示者》等进步刊物积极为济慈辩护,书写其"真正的诗人"形象。依据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攻击济慈与为之辩护的声音构成对话,引发读者对济慈的关注,这是其作家形象发展的起点。不论积极塑造济慈作家形象的赞誉之词,还是无情贬斥诗人的冷漠话语,都已经汇入文学公共领域的历史长河。对济慈作家形象与19世纪英国文学报刊之间复杂关系加以分析,能够从一个角度诠释济慈跻身经典诗人行列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点茶歇、喝咖啡、品美食、泡酒吧、淘古玩、赏花鸟、做手工、逛老街、住民宿……在月河,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晴空下、月光里、星辉中,月河是嘉兴人最柔情的港湾。如果您要问嘉兴的月河历史街区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一百个人心中就有一百个月河。月河不仅是嘉兴南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嘉兴文化的体验地。  相似文献   

11.
唐诗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其活泼的情感、生动的形象、灵动的语言无一不让后人叹为观止。其中,"花"作为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媒介之一,被唐代诗人广为应用,意蕴隽永。本文从脍炙人口的诗歌中撷取出"花"这一笼统的意象作为鉴赏对象,而不区分其种类,通过归纳"花"意象窥探唐代诗人敏锐的生活触觉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娴熟的诗歌技巧,从而领略唐诗的意象美。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中西部,有座叫兰溪的江南小城。它素有"钱塘第一商埠""民国第一县""小上海"之称,是宋徽宗题誉的"天下江南",也是"东方莎士比亚"李渔的故乡。婺江、衢江在兰阴山麓汇成兰江,一路向北,入富春江,至富阳以下,连通钱塘江。耸立在兰江之滨的兰溪,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旖旎,商埠贸易繁华。元代诗人萨都剌途经兰溪时忍不住夸赞:"越船一叶兰江上,载得金华一半秋。"自唐咸亨五年(674)建县,儒家文化、山水文化、美食文化、中医药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在此生生不息。如今,  相似文献   

13.
周必大在翰苑期间所作诗歌数量不少,是了解南宋孝宗朝翰林学士以及翰苑文化、文学的极佳素材。周必大翰苑诗歌主要包括自陈心声的翰苑宿值诗、歌颂南宋中兴的应制诗、与三馆、六部文臣的唱和诗及至交好友的唱和诗,鲜明生动的展现了其作为翰林学士的文化生活、交游状况和文学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一批又一批参观者饱含敬仰之情来到嘉兴南湖,追寻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思索"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有很多人在瞻仰红船时,想起了一部展示中国共产党成立光辉历史的电影——《开天辟地》。说起这部影片的诞生,内中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后,来到嘉兴南湖红船。习近平指出,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让“红船精神”永放光芒。此前,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共嘉兴市委主办,外文出版社和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承办的《红船精神:启航的梦想》(中、英文版)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在浙江嘉兴举行。来自社科理论界、新闻出版界的中外学者集聚南湖之畔,学习、研究和宣传红船精神。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作家的小城写作与小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与女性形象来加以探讨。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大都因"古老"而突显了小城性格中"常"的一面,而小城无可避免的"变",则使其印上了社会、历史、时代变迁的痕迹,也影响了小城女性的命运;女作家小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与小城呈现出"依存"关系的小城女儿、与小城呈现出"离去"关系的小城女儿、小城的女性"过客",与小城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她们在文本中以及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所承担的不同的功能。作为一个文学空间,小城应该是那些有着明确性别主体意识的女作家的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它使女性的私人空间从卧室、酒吧等,进入一个有着历史、社会、文化、自然印迹的小城空间中,因此也可避免一些论者所担忧的女性写作的"单一"与"重复"。  相似文献   

17.
徐德凝之所以能四十多年持之以恒地创作诗歌,这源于他对诗歌的挚爱和生活对他的雕琢。其诗歌多是自述人生经历见闻感受,但这种个人的记忆对于我们了解他所经历的时代的面影、民族国家的命运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生动文本,同时其诗歌又是一份来自民间的不可多得的社会文本,强有力证明着传统文化观念在民间的生生不息。徐德凝的白话诗歌语言平实质朴,具有着原生态美感。徐德凝和诗歌之间发生着相互塑造的关系,是诗歌塑造了徐德凝,而徐德凝又以诗歌作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讲说人生智慧,从而在当下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韩国一向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其诗歌创作也很早就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韩国古代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本土文化尊重自然、敬重祖先的民族传统,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的影响。韩国古代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诗歌创造当中,使其诗歌具有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美学意识,丰富了东方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提起古桥,人们往往想到浙江绍兴,其实水乡泽国浙江嘉兴,也有着众多的古桥和古桥故事。自从南宋孝宗皇帝赵于公元1127年出生于嘉兴而使嘉兴成为"龙地"以后,历代主政嘉兴的府台知事都重视在嘉兴建桥筑道,发展桥文化。据新中国成立后嘉兴首任桥梁队队长朱明忠工程师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嘉兴有古色古香的古石拱桥5000多座,这些桥有  相似文献   

2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将人文城市建设列为重点任务之一。作为曾经的"首善之区",古都文化发展、古都文化形象塑造是人文城市建设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为了塑造"文化传承,彰显特色"的古都文化形象,显示文化遗产"活化"、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发展的特殊魅力,避免使古都保护在拆旧建新、拆真建假中陷入千城一面的尴尬境地,必须对古都文化形象的内涵与特征进行澄清、梳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古都文化形象的塑造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