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赵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和深刻的内涵,西柏坡精神是燕赵红色文化的中心。燕赵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燕赵地域城市精神,打造燕赵红色文化品牌,提升燕赵红色文化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深入推进燕赵红色文化的传承,优化燕赵红色文化产业布局,推动燕赵红色文化内涵发展。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厚重的历史底蕴,不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座极具研究意义的文化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沈阳作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在向国家中心城市不断迈进,历史文化名城这张牌还不够重、不够亮.必须加强对历史文...  相似文献   

3.
苏州自唐宋时期便已形成独特的城市音乐文化,这一文化现象绵延千年,生生不息。时至今日,苏州的城市音乐是以传统音乐文化为核心,以昆曲、评弹、苏剧为形式,以社会化、商业化、教育化为目的,以艺术创作与舞台表演、社会展演与媒体推广、学术研究与社会教育为传承手段的文化载体。苏州市政府集调各方资源,在歌剧院、艺术团、社会教育等领域积极开展城市音乐文化工作,以一体两翼、厅团合一为领导方针,拓展社会展演渠道,丰富群众展演内容;引导文化创作方向,开发媒体宣传频道;探索社会美育体系,完善文化传承机制,将苏州的音乐文化打造成一张漂亮的人文风景明信片,这一经验值得各城各地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辽河油田注重加强企业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形态文化三个层次,逐步培育了以区站为重点的辽河油田企业文化识别系统等基层文化。从而构筑起比较完整的辽河文化体系,成为辽河油田可持续:茭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15,(1):74-75
<正>2014年5月-10月,沈阳联合北京、南京、西安、成都、郑州、开封六市共同举办了"中国美·古都情"——中国古都七城市外国人才艺秀活动。本次活动以古城新韵为基调,通过文化的交融、情感的交流、城市的辉映,不仅推动了城市间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都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形象宣传品牌的新探索。剪影活动晚会于10月27日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厅精彩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作为优秀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肩负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该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通过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的阅读推广来推动高校读者文化自信教育的时代背景,分析了以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推动读者文化自信教育的优势及价值,提出通过加强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顶层设计、优化推广方式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实践新范式、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精品团队、打造红色“氛围感”文化资源阅读空间4个方面措施实现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阅读推广服务的优化,进而对高校读者精准进行文化自信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临海,这个倚山枕海的"文化之邦"历经千年沧桑,无处不烙印着文明发展的痕迹。因为文化兴盛、千载传承,这座城市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在这方热土之上,文化事业再一次焕发了"新颜",一个个文化礼堂落户农村,村民置身其中,温习村史,重拾耕读传统,文化氛围绵延到乡村的角角落落。传承历史文脉记得百般乡愁位于山坳之间的孔蚯村就是临海文化一个独特的剪影。  相似文献   

8.
作为城市发展的灵魂所在,城市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俱有深刻影响。"二七元素"是郑州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阐述"二七元素"内涵的基础上,就其对郑州城市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指出郑州城市文化发展中"二七元素"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二七元素"在国家中心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进而推动郑州现代化世界文化名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持续有效较快发展,也是打造辽河新形冢、提升油田软实力、实现事业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衡阳县文化强县有时代价值,也是发展衡阳县经济的必要条件,更是文化强县的必备路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文化强县战略的"一体两翼",衡阳县要想实现强县目标,就要做好文化事业,搞好文化传承,打造精品文化品牌,用文化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阜新市拥有8000多年前的"查海遗址",挖掘出土的玉玦代表了查海文化的文明高度。作为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和转型示范市,作为"世界玛瑙之都",打造维护好城市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阜新市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保护民间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卓有成效。但是要想实现以城市文化品牌为聚焦点,助力阜新市这样资源枯竭经济转型的城市,必须大力挖掘和利用民间文化精髓,使其大放异彩,吸引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注目。文化品牌的建设与维护,政府的大力支持固然首当其冲,但是高校的的参与加盟将使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入到高水平的科研层面和文化创意层面,不仅使政府行为有效扎实的落实,更能走出一条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本文从高校科研向民间文化保护传承的延伸,试图从设计角度探讨阜新民间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张继承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为阜新各类民间文化提供适合的保护传承途径;也为阜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文化深意与内涵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促进经济增长,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辽河文化",是指以辽河流域历史文化积淀为基础的古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层叠总和;是辽宁地域的主干文化,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最主要的源头之一,我国北方文化中的瑰宝与典型代表。辽宁地域文化多元结构形态的历史渊源,主要反映在多种经济文化的并存,本地乡土文化与内地文化的互动,以及多民族文化的并存和兼容。特定的历史积淀和自然地理环境,培育了辽河文化独特的精神内涵。重新认识"辽河文化",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无疑是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名城建设是我国未来城市地区建设的战略重点,同时也是涉及多行业的系统工程。在东北振兴的背景下,沈阳应遵循文化建设规律,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全面深入研究,得出打造文化名城的思路,为沈阳新一轮振兴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是基于三亚特有的地理场域与历史文化根脉,结合现代旅游发展之"浪漫""天之涯"建设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总和。"浪漫天涯"城市文化空间建设与呈现表现在宏观市域之"三湾"空间格局打造、重点场域之文化情境创设、城市风貌意象之整体氛围营造三方面。本文就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三亚"浪漫天涯"城市文化释义与空间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在传承区域文化时应起到文化引领作用。该文在“文化基因解码工程”大背景下,分析了衢州学院非遗传承的现状,发现地方高校非遗文化传承效果初显,但仍存在脱离专业、脱离地方建设、模式单调等问题,进而探讨地方高校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根据非遗自身地域性、文化性和发展性的特点,结合高校人力、物力、智力等各种资源,在非遗校园传承中构建区域非遗文化一张网,跨专业挖掘非遗的内涵和价值,多方联动构建基于城市文化地标的“非遗大IP”活态传承模式,在地方高校打造一个崭新的、可持续的、完整的非遗文化生态传承空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梅花拳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有千年的历史。但是,近现代以来,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军事价值退化、群众参与度低、传承人流失、传承方式单一化等问题,致使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梅花拳武术文化要想实现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把握梅花拳武术文化的内涵,利用好现代传媒,使其发展模式趋于多元化。同时,应注重梅花拳武术文化的回归,加强对梅花拳武术传承人的重视,推动梅花拳武术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解决梅花拳武术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秦伟  贾志超 《文化学刊》2023,(10):26-29
大河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辽河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是中华文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在不同历史时期,辽河流域不同族群通过交流汇通,创造了辉煌灿烂、内涵丰富的辽河文化。文章从史前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四个角度,细致分析了辽河文化历史内涵,探寻了辽河文化主要特征,包括早发性、多样性以及向心性三点,希望能够为人们了解辽河文化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应当保留每个时代的历史痕迹,保持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城市的记忆。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在城市建设的参与过程中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不仅成为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保存者,而且应当是研究者、历史文化修复的建言者。要把城建档案管理部门打造成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9.
分析大运河生态文化与美丽中国建设的相互关系,理清古老的大运河文化蕴含的丰富生态文明成果,将大运河生态文化作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源动力。不仅从上下联动、生态补偿、流域性平衡、可持续发展4个方面提出传承运河生态文化、构建美丽运河建设机制的建议,而且就以运河生态文化引领打造美丽运河三条走廊,提出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修复河岸环境,打造运河生态走廊;传承历史文脉,打造运河文化走廊;推进文旅融合,打造运河旅游走廊。不仅从理论上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寻找逻辑关系,而且从实践上为弘扬运河生态文化,推动美丽中国建设探索路径。  相似文献   

20.
陇南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保护陇南红色文化可以丰富当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增强当地居民对陇南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打造有特色的城市名片。记忆场所理论为陇南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视角,该理论认为时间性记忆故事和空间性记忆场所同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因此,陇南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要从这两方面入手,既要通过将其融入当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社区文化的传播,以数字化赋能时间性记忆故事的传承;又要通过营造整体氛围、重构红色文化场景、设计系列活动的方式创新活化空间记忆性场所,从而全面激活陇南红色文化的记忆密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