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中关于主题"道"的隐喻比比皆是。本文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威利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道"的三类隐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体现,探究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隐喻内涵,分析不同译文的成因,同时希望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2.
《道德经》英译历史悠久,作品丰富。作为海外中国哲学研究的中坚人物,陈荣捷对《道德经》的英译密切关注。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华裔学者逐步加入到英译《道德经》的队伍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主要由西方传教士主导《道德经》英译的局面。陈荣捷不仅对它们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介,还亲自将《道德经》和王弼《老子注》翻译成英语,为海外高校和学术界提供了可靠的经典读本。陈荣捷的译介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西方《道德经》英译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倾向,凸显了《道德经》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体认翻译学认为翻译是一种体认活动。翻译中的“模仿”是必然的,可由“体”来保证;翻译中的“创造性”也是不可避免,是由“认”来体现。美国翻译家史蒂芬·米歇尔根据自身经验和现实语境对《道德经》所表达的有关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的各类意义进行了类比性的互动体验,并运用感觉知觉、意象图式、隐转喻、关联、识解等认知加工方式将这些意义映射进译入语,通过对应、增删、置换、转喻、改写等“创”“仿”手段对这些意义进行了现代化的加工和转换,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使现代的美国读者在熟悉的现实空间中促发了相似的认知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道德经》在时代语境下所生成的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精髓,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选取了70篇《道德经》英译研究的论文成果为语料,对《道德经》的英译研究进行了概括综述。从《道德经》中英译本对比、重点字词、章节翻译研究和风格的探索、译者视角、文化意象的转换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存在4点不足:广度方面,研究的范围过分集中,过于狭窄;深度方面,研究的层面过于局限;在资料占有方面,研究得不够全面;对《道德经》译本的评价过于主观。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经》中,明是一种大智慧:见小曰明;自知者明;不见而明;知常曰明;明善为用。老子给人们提供了一种不一样的获取智慧的观察角度、思考方式,以及获取智慧的途径。从小中获取真知;以自己本身为源头获取智慧;明思于内、明思于本;深明社会自然规律;得其明而为其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效用,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廉"侧重于正直,"洁"侧重于不贪,合称则是指人的正直而不贪的高尚德行。《道德经》提出了"廉而不刿"的命题,并指出以"无私"、"不争"、"不以兵强天下"、"以百姓心为心"、"以正治国"等重要观念和思维方式来解决这个难题。而"洁"主要是指不贪财色功名以洁身自好,要做到这一点,《道德经》指出应"功成身退"、"不贵难得之货"、"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致虚极,守静笃"、"知足知止"等。《道德经》"廉洁"思想是以其"道"论为核心的辩证的自然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7.
今人把“成败”当做一组对立的概念,但在《道德经》中“成”与“败”各有深意,鲜有并举,仅在第六十四章同时出现“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老子所言的“败”蕴含着对复杂系统的敬畏心,所言的“成”蕴含着对功绩的不自居的态度、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以及对道的体察。  相似文献   

8.
"中"是《道德经》第五章中的一个单字,历代注家对于"中"字的理解有诸多不同,主客观两方面原因都造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从"守中"与其他段落的关系入手,文章认为"无为""虚静""自然"可能是"中"义的三个内涵。"中"只是老子示"拙"的手段,而获取"多"才是他想达到的目的。对比《道德经》与《中庸》中的"中"字义涵,二者在主体施行条件、难易程度、态度以及准则上都存在一定差异,而在崇德、节制等方面则表现出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9.
“有”和“无”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对范畴,纯存在或纯有是整个逻辑学的开端。下面试探讨一下黑格尔逻辑学中关于“有”与“无”的论述及其意义。一,黑格尔论“纯有”和“纯无”黑格尔认为作为逻辑学的开端只能是纯粹的无规定性,纯有就是这种东西。因为“纯有既是纯思,又是无规定性的单纯的直接性,而最初的开端不能是任何间接性的东西,也不能是得到了进一步规定的东西。”(《小逻辑》第189页)开端只能有直接性而不能有间接性,“有”就是先于一切规定的直接性,它是“纯是”,是不可感觉、不可直觉、不可表象的。但这种纯有只是纯粹的抽象,因此是绝对的否定。“有”自身具有的这种矛盾性,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将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来研究,其实质是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可以将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以及本体性隐喻。本文通过展示这三类隐喻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体现,分析不同翻译版本的成因,探讨概念隐喻在翻译时的去留问题,为典籍英译中的概念隐喻英译提供参考。文化差异,翻译使用的中文版本差异,《道德经》晦涩的语言及其悠久的历史导致了对其多元化的理解和解释以及多样化的翻译,因此翻译过程中所遗失的信息就需要从上下文语境去补偿。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归去来兮辞》中"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含有"及时行乐之意",且相关解说有两条:一是第37页"整体把握"对第三段如此解说:"在描写和叙述中饱含感情。虽然有低沉的感叹,也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基调仍是乐观、旷达的。"  相似文献   

12.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瑰宝,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起着推动作用。它是首部在中国历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哲学文化著作,是中国唯一在世界上翻译印刷的数量仅次于《圣经》的中国古代经典著作。《道德经》中的文化负载词力图真实反映当时中国传统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当时的历史文化。在对《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从哲学角度对比《道德经》文化负载词的差异,借此来说明文化负载词在翻译发过程中呈现的多变思想,并通过对比五大类的翻译研究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差异,研究如何使《道德经》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更为清楚更为直观。  相似文献   

13.
道以德为基础,在论德中阐述修道之义;德为道之基础,欲修道则应先修德。《道德经》从多方面阐述宇宙本体、万物之源、自然规律等,从论物中与本我产生连接,将自然之中的奥秘融入现实的人、民生、社会与国家之中。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方式同样发生重大变革。新旧更替,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充盈人们生活,为人类自身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选择。看似丰富的表象背后,是人们不断地将注意力投放在自身享乐上,注重于短期的情感收益,忽视精神世界的自我消耗与人生抉择的空虚、迷茫。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重读《道德经》,在挖掘圣人之智中重塑现代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诗学的一个重要术语,大凡探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与欣赏的文章,很少有不提及"意境"的。王国维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人间词〉乙稿序》)他还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成名词。"(《〈人间词话〉》)那么,究竟什么是意境呢?如果用英语来表示,应该译成什么呢?在各种汉英词典里,只能找到如下两种译法:1.译作"artistic conception"。如丁光训等主编的《实用汉英词典》,吴景荣主编的《汉英词典》,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版《现代汉英词典》。2.译作"charm;frame of mind",主要见于梁实秋主编的《最新实用汉英词典》。另外一些词典未收此条,如香港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新汉英词典》。笔者查阅了英美出版的一些大词典及百科全  相似文献   

15.
老子说“礼”是“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多数学者认为这是老子针对孔子的“克己复礼”的主张而提出的反对意见。随着对老子研究的深入以及出土文献的开掘,人们发现传世文献中的一些记载也有可商榷之处。合理地界定老子之“礼”、周公之“礼”和孔子之“礼”三者各自的所指范畴,不难得出结论:老子的思想是针对周公之“礼”提出的。老子和孔子对“礼”范畴的界定并非指向同一层面,但内在的精神具有一致性,二者都对周礼进行了批判性改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道德经》英译本中的误译案例,指出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的差异、不同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以及译者认知层次的差异等是造成误译的主要原因;并通过分析《道德经》英译过程中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对《道德经》复译提出针对性建议,包括精准理解源语文本、灵活使用译语表达、有效再现文化意象等,以期为将来翻译《道德经》和其他中华文化典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道"与《圣经》中的"上帝"作为东西方的终极追求,体现了东西方对于生命价值的定位。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老子和圣经中的"道",阐述"道"不但是宇宙万物的根源,孕育万物并成为万物的法度,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最高范畴,是文化道德的灵魂,其目的是在这大道隐没的时代,思考及探索处于精神困境的东西方文化发展方向和个体生灵的出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国第一个留美大学生容闳的一生,志在以西学救国,论述学洋与爱国思想的统一,他的《西学东渐记》是我国东西文化接轨的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道德经》美学是在以“道”为美这一思想核心之上建构起来的一个美学体系。本体层次上的道在经验现象界则表现为“无”,即无言之美,无声之美,无色之美。以主体空诸一切的“无”去认识对象道的“无”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妙”,因而,老子的这一美学体系包含了道为美、无为美、妙为美这三重内涵。老子美学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并开辟了人本主义美学的先河,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宜宾学院学报》2021,(1):76-85
美国汉学家安乐哲从中国古代的关联性思维方式入手,在道家关联宇宙论的阐释语境中,将"自然"理解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不断转化的自发产生,并采取"语言群"的翻译思想、"自觉的解释性"的翻译策略和词源追溯方法对《道德经》中出现的五处"自然"术语进行英译。三种不同的翻译用词(spontaneously、natural、own course)分别体现了安乐哲英译之"自然"在当下语境中想要强调的"自发性""自然界"和"有序性"的特征。安乐哲的英译本尽管无法复现的原本特色和思想,但其为《道德经》文本提供了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建议性解读;且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特别是词源法,在跨文化翻译和比较哲学研究领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