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人工智能赋予传播更多的"情感""情绪"色彩,影响着国际传播中传播主体与对象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对于国际受众的认知,从而在国际舆论的引导中占据主动。人工智能技术的总体趋势是"个人化""拟人化""智慧化"的,随着人工智能从"弱人工智能"阶段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机器通过深度学习将更知晓人们的偏好,知道哪类媒介话语会产生"共情"效应,知道何种传播能引导人们的想法,哪种场景能激发人们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正在2018年11月7日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新华社与搜狗公司联合推出的全球首个"AI合成主播",先后参与了世界互联网大会、进博会、春运等若干重要事件的报道,三个月内生产出3400余条新闻,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与传媒业融合并付诸规模化应用的典型案例。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亮相的不仅有使用中文播报的"AI合成主播",同时还有以"联接中外、沟通世界"为使命的英文  相似文献   

3.
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物的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也产生了异化现象,对人类造成一定影响。人工智能的异化使人处于被奴役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劳动异化、价值异化和权力异化。破解人工智能异化问题应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科学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人类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哲学则是科学之父,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这些,我同意,许多教科书、工具书都这么说,不同的语言、肤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固然有矛盾,但刨除感情色彩,应该有绝大多数惊人的相似.  相似文献   

5.
正人工智能(AI)是当下全球科技领域热门的话题,中国的AI技术研发能力和商业应用位居世界前列,相关企业和政府的动态常常会登上外媒的头条,尤其是美国媒体,"中国AI威胁论""中国AI监视论""中国AI失控论"等负面舆论此起彼伏,甚至成为炒作中美大国竞争的话题。在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日新月异的时代,辨析清国际舆情,讲好中国的AI发展故事,为相关市场创造更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和更多的国际合作机会,是当下值得研究的对外传播课题。笔者选取《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等20余家国内外媒体对于相关话题的报道,对比分析中西媒体呈现的报道重点,希望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人工智能合成主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理论分析、数据挖掘等方法,从认知层面、情感态度层面、行为层面三个维度综合研究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传播效果,讨论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对传统播音主持行业的挑战,以期为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发展提供建设性参考。研究发现,虽然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在荧屏上登场不久,但国内受众对这一新事物的认知传播度较广,持有较积极开放的态度,不同的年龄段、不同学历的受众对人工智能合成主播的认知、态度和行为表现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几年,国家对外交往频率加快,对外传播机构日益增加,人员规模不断壮大。但是,量变并未转化为传播效果的质变,中国形象建构和国外受众的中国认知依然效果不彰。究其原因,除了传播机制、传播方法等需要创新外,新传播技术阙如,尤其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智能技术的匮乏,也是关键因素。传播有效度的获得依赖受众传播行为的调查,以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技术为基础的人工智能,不但能够获得足够的全样本数据,而且也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时代下企业管理的有效对策,将审视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管理的深远影响,以及在这一变革时期企业应该如何调整其战略和管理方式。从数据分析、决策支持到业务流程自动化,人工智能的应用正在全面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对管理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通过深入研究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文章旨在为业界提供思路,为学术界研究人员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共同探索在人工智能时代中企业管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工智能"进入大众视野,无论在学界还是在业界都被广泛讨论。人工智能重塑了信息传播形态,其在国内传播生态中的成功不言而喻,而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将其成功经验移植到国际传播领域,从战术层面自觉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继而影响"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人工智能在对外报道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机器人写稿提升新闻产量,通过智能算法提升传播效果,以及利用人工智能加速跨媒介融合等等。具体到采编流程,要增强技术敏感性,努力拥抱人工智能;要在编务会中引入智能辅助系统;同时也要掌握人机协同技能,各尽所长。  相似文献   

10.
李军伟 《文化学刊》2022,(10):167-170
从《专利法》立法目的出发,赋予人工智能生成物专利权具有正当性,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出现给专利权的客体以及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标准等专利授权条件带来新的困境。因此,现有的《专利法》体系应弱化人格权理论、提高标准,并且构建人工智能法律制度,为人工智能生成物获得专利权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以数据、算力与算法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技术革命驱动着国际传播范式创新,对未来的国际传播秩序与生态格局带来引领性影响。一方面,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元宇宙成为国际传播的崭新场域,数字基础设施及数据成为国际传播博弈新筹码,社交机器人成为新型传播主体,拓展人类数字交往的关系及意义,以其为核心的计算宣传成为国际舆论斗争的新武器;另一方面,人工智能不断满足人类感官、情感和价值多层次需求,重构大众传播时代的国际传播秩序,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发展浪潮已经到来,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学术期刊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往学术期刊的编辑模式必须大幅度调整和改变,并稳定提升工作效率。但是智能工具仍存在一些应用方面问题,在使用时需要借助编辑人员辅助才能工作。该文提出若干条提升学术期刊辑编能力的有效对策,旨在为更多编辑人员提供思考方向,期望能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外个人信息保护相关立法不断发展。其中,以"可识别性"为核心的定义方式、"知情同意"为核心的架构以及"目的限定"等规则对于个人信息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可以看出这些日趋成熟的原则与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存在不足。本文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挑战,提出应当对个人信息采取动态化的定义、将规制的重点从"目的"转向"结果"以及合理限制被遗忘权三个对策,旨在协调人工智能技术与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4.
赛尔通过"中文屋论证"指出了图灵测试的缺陷,认为句法不能表达语义,程序没有理解力,程序不是人类的心智活动,所以心智只能是人脑的功能。并通过"中文屋论证"驳斥心智哲学的两个核心理论:人类的符号信息处理有意向性,不同于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主义否定了心智和人脑的必然联系。赛尔的后期理论从第一人称的观点转向了智能的主观性,进一步说明心智是主观的,不是符号计算的形式规则。  相似文献   

15.
信息社会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信息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在全球范围应用与普及的速度不断加快,对外传播的创新发展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观格局和微观变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对外传播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值得关注与探索。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者需要对传播内容、渠道和对象进行模式创新,推进对外传播从移动化、社交化到智能化、数据化的变革,将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际传播内容的生产、分发和交互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用户使用体验,不断开辟国际传播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领域。同时,还要以开放的态度积极整合国内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的发展成果,构建具有传播闭环特征、科技融合创新发展的对外传播体系,从而持续有效、与时俱进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6.
以大数据、算法、深度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身边,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而人工智能也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提供了数字化、精准化、场景化的全新路径,从而建立遗产保护智能大数据平台、文化传承智能传播平台及旅游开发智能终端平台。  相似文献   

17.
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有计算与情感两个分析维度:一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给国际传播中的精准传播、精确营销、用户画像、舆论分析提供技术支撑,结合大数据计算出符合国际传播规律的内容;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深对于国际传播目标用户的了解,使个人化传播成为可能,从而给传播内容“情感赋能”,让不同的用户产生独特的情感连接与个人化的情感依赖,给“情感传播”提供策略支持。本研究综合对两个维度和国际传播多元主体的认知和分析,探索人工智能如何减少国际传播中的文化折扣。  相似文献   

18.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与应用,在工具效能提升、传播效果争夺、传媒生态构建等方面形塑了智媒时代从人机传播发端的国际传播新样貌。新挑战下,国际传播应坚守“持续危机”语境下的底线思维,回归价值理念下的智能思维,依从发展逻辑下的共生思维,以系统协同化的思路实现战略升维和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国际传播范式正在激烈转变,国际传播领域也呈现着新趋势。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话语等四个维度来看,新一代人工智能演进下的国际传播发生了信息失范乱象加剧、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受众定位逐步精准和传播体系技术占比持续上升的范式转变。也因范式转变,国际传播正在或即将出现新趋势。未来,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内容生产的治理和深化,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助力我国在新国际传播格局中提高主体能力、平台吸力、内容引力、传播效力,构建国际传播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舞台上,名为"泰坦"的灰色人型机器人嘴唇上下翻动,唱着系列电影《变形金刚》的主题歌,同时跟着节奏起舞。舞台下的观众一片惊呼。当看到这个安卓机器人表演原本虚构的外星机器人的故事时,即使是观众中一贯冷静的政府官员、研究员和企业家都难掩激动。台下的观众正在参加世界智能大会,在中国北方的天津市共同探索泰坦等机器人背后的技术——人工智能赋能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