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潮汕作为岭南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该文从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这两种文化形态,深入解析了潮汕传统文化的要素;结合文创设计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潮汕地域的文创设计创新思路;最后通过设计实例进一步加以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三星堆文化的烟斗文创产品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如何对文创视野下的三星堆文化进行分析、归纳与提炼,进而转化为视觉设计符号,从凝练地域文化视觉元素、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底蕴、融合地域特色烟斗工艺等方面分别探讨并开展设计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网上飚红2016年新春,导演萧寒在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简称"B站")注册了一个账号,想看看他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能不能受观众特别是年轻人欢迎。没想到,刚注册成功,还未发布任何内容,就涌进来上百号粉丝,网友们纷纷表示看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不过瘾,请求导演赶紧拍续集。很多人看完一遍,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根本停不下来。在"B站",《我在故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下文化创意产品形式不再单一局限在固有的产品,短视频是目前传播速度最快也是范围最广的形式。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下,利用短视频的文化创意形式来提升城市形象,打造出城市的短视频文化创意产品。基于短视频时代下网红城市研究与自身的文化重塑,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城市形象影响因素与短视频文创进行结合探索。综合"文化为基础、视频为载体、矩阵为模式、景区多项联动为目标"为短视频文创产品设计产出相应的方法。城市的文化和精神将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现出来,城市的品牌文化也将以文创产品为载体进行传播,本文将对城市的形象塑造和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藏品较为丰富,各类文物作品多层次罗列交织,以张裕钊书法真迹、碑刻、书法流派等文物为主题,彰显了张裕钊书法艺术成就。从众多文物题写者的情况来探究,这些文物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背景及民俗风情,使得历经百年的地域人文事象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认为"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然而,任何文化和价值理念都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媒体形式才能进行有效地传播。近年来,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传播学界越来越关注如何发挥新媒体传播高效快捷、双向互动的优势,以更快捷、更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国际慕课作为一种全新的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载体,借助远程在线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打破原有的跨文化传播壁垒,让学员在日常学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人们对当下文化的表现进行了全新的体现.在文创产品的设计更新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造型方面的表现形式设计的同时,还要对其内涵文化的体现做出全面的表达和体现.对文创设计当中的产品功能及结构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高校相关课程也要进行不断地更新,在新视角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目标,最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8.
笔者今年3月在意大利参加中国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高级培训班期间,遇到并破解了一个有关中国文化传播的难题。这一难题的解决表明:社会科学工作者只要在海外旅行过程中胸怀爱国之心,善于发现问题,并艺术性地去沟通和解决问题,就可以为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尽一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发展中,当地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其文化发展程度,但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元素不断流失。在文创产品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创产品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概述,阐述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特点,并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业内人士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代语境下,优秀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活与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该文探讨了文创产品生产于当今的社会必然性,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我国文创产品设计仍存在一定问题,如产品设计缺乏创新点、品牌意识不强、技术应用不当等。为此,笔者通过对优秀案例及可利用理论的分析,提出人本主义视角下,提高文创产品开发质量的4个关键性要素,即中华美学精神的融入、巧创新的文创模式应用、服务设计思维的引入,以及IP价值的全产业链创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文创产品开发的新设想,望能为未来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全球文化秩序演进与国际传播格局演变深度互动、紧密相关,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对于参与构建全球文化新秩序至关重要。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与传媒霸权,在全球文化秩序建构中占主导地位,强势输出自己的文化。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深刻演变和传播技术快速发展,全球文化秩序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中国国际传播在消解西方文化霸权、推动建构新的全球文化秩序中担负重要使命。把握历史与时代的辩证关系,深入分析全球传播秩序与文化秩序的互动互生关系,从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推动文化外交、构建多元协同传播、加强国际文化贸易等方面体系布局,系统谋划国际传播工作,对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熊猫借助“熊猫外交”与“熊猫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从跨文化传播视角来看,中国以大熊猫为媒介建构出以“萌文化”为基础、中国文化为核心以及“和文化”为灵魂的“熊猫文化”内涵;针对目前熊猫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存在着消费色彩浓厚和泛文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国家牵头,多方合力,重视熊猫文化研究和熊猫IP打造,加强国内外传播力度,以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自信与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宁莎莎 《文化学刊》2023,(7):196-199
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一朵璀璨奇葩。黄河流域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蕴,黄河文化精神具有深厚的时代价值,立足于黄河文化传播现状,从其资源挖掘、传播方式、书籍编写、人才队伍建设等多个角度,探索黄河流域文明的世界传播路径,不仅有助于创新黄河流域文明的全球传播方式、推动黄河流域文明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同时也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今世界各国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建立更加开放包容的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家医院都有其本身存在且区别于其他医院的独特的医院文化。医院,作为健康行业的重要支撑,其文化既是健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影响健康文化的重要阵地,同时也受健康文化的影响。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医院的任务以治病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守护者,医院在履行救死扶伤职责的同时,探讨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促进健康文化传播、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也是新时代责无旁贷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张珺  蒋祥龙 《文化学刊》2016,(4):97-100
随着老龄化人口和亚健康人数的增加,现代人对健康养生日益关注,中医绿色养生得到广泛认可,中医药的传播和发展迎来了更广阔的空间。亳州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中医药养生文化资源,本文基于SWOT理论,对亳州市中医药养生文化借助新媒体传播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提出利用新媒体传播地方中医药养生文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地域文化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路径,对于文化自信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地域文化有助于从向上、向善、向心3个维度提升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能够在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过程中,增强文化定力,筑牢文化根基,促进文化创新,提升文化品位。该文从地域文化传播视角出发,探索了地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意义,以及地域文化传播对于文化自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舜 《对外大传播》2006,(10):53-55
2003年10月至2005年7月举办的中法文化年是中法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是中法建交以来最大的文化活动,也是中国国际传播的大手笔。中国政府近年来与其他国家互办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年,有中美文化年、中希文化年、中意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中印文化年、中韩文化年。这些文化年的举办,有效地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在国际上舆论弱势的状况。无疑,中国文化年的举办既符合我国传播现状,又符合我国对外传播的基本政策,是一种符合新闻规律、适应国际惯例的对外传播方式,拓展并创新了对外传播的领域,增强了对外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津商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商业文化。研究津商文化,不论对天津企业具体实践和天津商业文化传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试图从津商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挖掘天津商业经营中所赋有的商业精神,对弘扬津商文化途径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津商文化的重塑和传播,对天津现代商业文化的建设、天津城市文化形成及天津精神贯彻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该文通过剖析“新文创”在青年思想品格塑造、文化艺术传承、劳动创新实践中的内在教育逻辑,提出高校应当充分审视新业态文化生产环境下的育人模式,展现更多开放思维与创新实践智慧。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通识教育、艺术美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教育等环节,探索“新文创”发展理念下的“文化—思政—专业—美育—劳动”融通教学教育模式,促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技谋业”转向“以人为本”,以期实现青年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已进入后现代时期,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越发坚定,文化资源在新媒体时代已成为和物质、能量等同等重要的资源,挖掘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并进行合理传播显得相当重要。资源活化既是要求也是目标,文化是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甚至人类文明的重要因素,解读故宫博物院在文化资源活化领域的突破性尝试可以为国内文化传播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提高文化资源在新媒体时代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