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慧 《文化交流》2011,(12):34-38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音乐之旅——2011年9月14日,我随浙江交响乐团自上海飞往意大利米兰,从都灵到奥地利维也纳,从捷克布拉格到德国柏林,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哥德堡,从比利时布鲁塞尔到法国巴黎……整整20个日日夜夜,难忘欧洲交响乐之旅。布拉格倾听东方之声当地时间9月21日晚,世界三大音乐节之一德沃夏克音乐节首次迎来了中国的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不是门口挂满了红色的灯笼,以及地铁站、马路边随处可见的"中国红",当地的百姓怎么都想不出,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会议中心剧场,为什么会涌进那么多观众。声腔激昂、曲牌嘹亮,浙江婺剧团在捷克的首场演出就在这里隆重举行。多国驻捷克使节以及捷克各界的近千位朋友欢聚一堂,演出的门票早就销售一空。为了观看到来自中国江南的精彩演出,不少布拉格百姓甚至报名作为志愿者,为这场演出忙前忙后了好几天,只为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3.
捷克汉学家     
捷克汉学家(四)徐宗才卡罗斯科娃(雅尔米拉·卡罗斯科娃,1908—1989),女,捷克著名汉学家。1908年12月31日出生于俄罗斯罗斯托夫,父母是捷克人。八岁左右上了两年俄罗斯学校,母亲也教她捷克语,使她从小就打下了捷克语言文化基础。1918年捷克...  相似文献   

4.
夏承焘的第一次对外交流活动是一次"偶遇"。那天,夏承焘在杭州孤山南麓的浙江省博物馆碰巧遇到同事郑晓沧,当时郑教授正陪同捷克大使及捷克文化代表团参观。郑晓沧便将夏承焘介绍给捷克客人。下午,夏承焘便接到学校通知,要他去学校商量次日接待捷克文化代表团事宜。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阐述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最后又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际,讨论分析了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发展进程。旨在全面了解与掌握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思想内涵,深入研究德国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并从中提炼出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捷克汉学家(八)徐宗才何德理(兹丹涅克赫德里奇卡),男,捷克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外交家、作家、评论家、摄影家。曾任捷克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驻日本大使。1919年7月12日出生于布拉格,父亲是一位瓷器画家,由于父亲的影响,他从小就喜爱艺术。1925年...  相似文献   

7.
啤酒,从历史走向未来,一直渗透在德国文化之中,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德国啤酒历经千年的发展,其纯正品质早已蜚声海外,逐渐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啤酒文化"。本文将介绍德国啤酒的发展历程、传统的德国啤酒文化活动以及近年来的新兴啤酒文化,如目前在德国代表着啤酒文化发展新趋势的"啤酒+"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联合国大会近期宣布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中国是茶的故乡,更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捷克文学报2019年第12期以中国茶为专题做了一组报道,其中有去年到访过浙江的记者雅娜·帕夫洛娃的文章,我们来看看她怎么说茶。坐落在杭州的中国国家茶叶博物馆外观朴实无华,一对年轻人坐在长椅上眼望茶园。在中国我们首次有机会参观茶园。走入建筑内部,您会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浙江人民创造了千姿百态、光辉灿烂的文化成果。经过一年的征集、评审,2020年5月首批共20项"浙江文化印记"在杭州诞生。按照历史时序排列,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分别是:河姆渡遗址、良渚古城遗址、杭嘉湖丝绸、青瓷、西施传说、绍兴黄酒、天台山、《兰亭序》、京杭大运河浙江段、  相似文献   

10.
6月28日,第二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在杭州启幕。作为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千百年来流淌不息,给浙江人民留下了富庶的生活印记和珍贵的文化财富。如何拥抱钱塘江时代、共谱钱塘江文化未来蓝图,如何让钱塘江流域文化成为新时代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空间、新动能,于当下而言既是新命题亦是新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捷克的布拉格,是欧洲的历史文化名城,在音乐上出过许多杰出的人物,在文学上,与布拉格有关联的名作家也不少,比如卡夫卡出身在布拉格、米兰·昆德拉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布拉格的美,不仅仅在于几个著名的景点,如果你去游玩,慢慢品味,就会发现城里的大街小巷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如果巧,你还能碰到来自浙江青田的陈金妹。陈金妹最近有点忙。听说家乡浙江青田推出了"侨声赞祖国·我的中国心"全球网络拉歌活动征集令,她心里有点忐  相似文献   

12.
正首届浙江省国际友城媒体合作传播论坛圆满地落下帷幕,风姿绰约的浙江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展示了她独有的魅力。在杭州秋高气爽的季节,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等67个国家的近120位媒体代表,分两路走访浙江多地,大家一路上目睹了浙江蓬勃的经济发展,体验了浙江精彩的传统文化,感受了浙江宜人的绿色生态。这一路,既是采风之旅,也是文化之旅,更是友谊之旅。  相似文献   

13.
正2000多年前,一条打通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2000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日前,笔者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采访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捷克、希腊。文化如水,温润人心。穿行在波兰、捷克、希腊的大街小巷,徜徉在一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深入研究开发世界性与民族性兼备、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在对外展示和传播浙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着力破解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完整地建构浙江文化改革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美丽中国·诗画浙江"文化旅游推广活动于2019年底先后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和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推广活动以文化旅游推介会为主,配以浙江图片展、浙江手工艺互动体验、水墨舞蹈、视频宣传、旅游业界交流等形式的活动,成功展示了"诗画浙江"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16.
捷克汉学家     
捷克汉学家三徐宗才普实克(雅罗斯拉夫·蒲鲁谢克,1906——1980)捷克伟大的汉学家、东方学家、翻译家、历史学家、教育家、文艺理论家,他不仅创建了捷克汉学,而且也创建了捷克东方学。1906年9月14日出生于布拉格,1913年读小学,以后读中学。在中...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交流》2016,(9):100-101
正文化"走出去",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进行有效的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浙江文化周、浙江文化节等大型对外文化活动,以及戏剧、音乐、舞蹈、造型艺术、民间艺术、学术研究、版权贸易等领域的精品项目广受海外欢迎与好评。世界多样文化艺术有序引进,国际知名大型艺术团体进入浙江巡演明显增多。外国友人频频来浙进行游览观光、文化交流。浙江和世界互动,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遇,在合作与交流中拓展了共赢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德国人的思维在文化品牌重塑国家形象的轨道上延伸,大兴会展业,这使得今天的德国坐上了世界会展业的头把交椅,它打出18世纪顶峰时期的歌德、海涅、席勒和格林童话的旗帜,努力让世界接受一个不同的德国。1951年在德国成立的歌德学院,就是其文化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婀娜的丝绸服饰秀、精美的摄影展、震撼人心的文艺晚会……2014年11月8日,泰国·美丽浙江文化节系列活动在泰国开展,让当地民众感受到了浙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张 《文化交流》2017,(9):8-12
2017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近日在杭州落幕。近几年浙江纪录片如繁花般绽放,展示文化浙江的一派好风景。大型纪录片《西泠印社》成为浙江最重要的一张文化名片,《千岛湖》《南宋》《钱塘江》等都成为浙江纪录片的耀眼繁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