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红燕 《文化学刊》2014,(6):112-116
通婚不仅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个人身份地位"进步"的阶梯。任璧莲的小说不仅反映了通婚的政治功能,还揭示了通婚所导致的社会性别身份错位和遗传基因的不确定性等问题,说明一代人的通婚并不能帮助华裔重构种族身份,表达了作家对华裔在当代美国的种族身份地位和政治诉求的理性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2.
长期遭受奴役的悲惨命运、种族歧视和性别偏见带来的不平等待遇,决定了黑人女性戏剧创作的身份探寻和自我认同的主题基调。身处父权文化和种族偏见为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中,美国黑人女性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是处在族裔和性别边缘的"他者"。吉布森《重聚》讲述的便是种族和性别歧视下的黑人女性的痛苦经历和精神困惑。本文意在探讨黑人女性颠覆"他者"身份,改变边缘处境,构建自我文化身份认同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化学刊》2010,(5):146-146
张其学、姜海龙在《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撰文指出:身份主体是文化殖民化与非殖民化争夺的主要领域。如今,身份已日益意识形态化了,以意识形态化的身份认同观看文化身份,就不可避免地把文化人种化,认为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种族决定文化,人种间的差别决定精神、能力和习俗等的差别,并把这一差别绝对化,对混血现象加以排斥,反对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混合,表现出对玷污的焦虑,害怕失去血统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4.
《无声告白》开篇设置悬念,在解开悬念的过程中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多条线索并行不悖、明暗对比。在日常叙事的美学观照下,行文细致周到,情感内敛克制,编织出一幅跨年代、跨种族的家庭生活画卷。  相似文献   

5.
库切的小说《耻》以时间为线性结构,围绕主人公卢里教授及其女儿露茜的耻辱而展开,小说的空间流动与人物的身份建构紧密相连,展现了后殖民时代、后隔离时代白人种族的身份问题和生存状态。本文试从空间角度探讨《耻》中的空间流动与置换,以及人物身份的建构,以揭示主人公卢里教授和女儿露茜的身份认同和身份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身体修辞文化角度,解析汤亭亭作品《女勇士》中"割舌筋"情节。在作品中,"割舌筋"具有两个隐喻功能:华裔初涉美国社会时以沉默抗拒语言;作为华裔意识觉醒的标记,寻求文化与种族身份。笔者从身体修辞角度进行文本分析,为解析汤亭亭对种族、文化、身体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提供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最近,由中国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嫁到黑非洲》,已成为新闻界和读者关注的新书。该书作者为中国旅居西非几内亚共和国的年轻女医生赖翠玲。作者在这部长达35万字的作品中,用生动细腻的文笔,述说了一个令人荡气回肠又赞叹不已的跨国家、跨种族的真实爱情故事。娇小、温柔的女大学生赖翠玲1984年在广州中山医大附属医院实习时,结识了正在那里  相似文献   

8.
《藻海无边》是英国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是著名文学作品《简·爱》的前篇。本文以安托瓦内特为研究对象,首先描述其因特殊的血统种族而被社会排斥与孤立的遭遇,然后分析了她在不同文化视角下难以得到身份认同的困境与原因,揭示了特殊历史时期对人们身心的摧残和身份认同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威廉·迪安·豪威尔斯(William Dean Howells)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代表作《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The Rise of Silas Lapham)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绘中产阶级白手起家图景的作品。在美国建国后的一个世纪,美国长期处于亚文化状态,欧洲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化在美国占据着统治和主导地位。1865年的美国内战为美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促进了美国现实主义的出现和发展。该作品创作于1885年,处于美国试图确立自身文化身份的特殊时期。笔者从民族性角度出发,运用新历史主义理论,旨在证明这部作品实质是一种对美国文化身份构建的探索。首先,该作品塑造的"白手起家"的故事正象征着美国亚文化走向文化独立之路;其次,"美国梦"和"清教主义"作为"行为指南"内化于人物内心,带有美国特质。由此可见,从民族性的角度解读《塞拉斯·拉帕姆的发迹》是对该作品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宝琳曾经勇于挑战男性与白人的主导地位,对婚姻与爱情充满憧憬。但后来身为布里德洛夫家中的母亲却厌恶自己的丈夫与孩子,最终沦为白人家庭中贪图虚荣、自我欺骗的附属品。本文采用女性主义叙事学,从女性视角与叙述声音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小说中的宝琳。宝琳通过凝视与评价他人构建了不同性别与种族之间的平等地位,在个人型叙事声音中结合自由间接引语塑造了自己面对白人时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并在作者型叙述声音下失去了自己的名字和身份。两种叙事声音的冲突共同构建了宝琳这一悲剧形象,反映了受到种族、性别、叙事等话语桎梏的边缘群体的存在情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理论解读汤亭亭的处女作《女勇士》。在小说中,汤亭亭通过呈现女勇士"双性同体"的特质以及女勇士与丈夫、老汉与老太太相互依存的关系,消解了性别二元对立;通过呈现美国社会与中国社会的共性、"我"对东方族裔"他者"身份的反抗以及代表西方文化的"我"与代表东方文化的母亲的和解,消解了对东西方二元对立,表达了对男女平权、种族平等、多元文化共存的美好世界的向往。  相似文献   

12.
在语言民俗研究中,要注重民族语言的民俗表达与民族认同。民族语言民俗的表达,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二胡演奏是一种传统演奏方式,其在乐曲调式、乐曲结构、作品宏观节奏三个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二胡演奏中的润腔手法、顿弓技法及声色均有很好的民族性表达。这种民族性表达正是二胡演奏艺术的核心,也是其在世界音乐演奏之林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李慧琴 《文化学刊》2023,(1):124-127
网络言论是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言论方式。互联网以其跨区域、跨身份、便捷性等特点,给了人们充分发挥言论自由权的平台与机会,但同时由于网络中的匿名性,使得网民滥用言论自由权的现象日益突出。有些网民打着言论自由的名义侵害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对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冲击。我国对公民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缺乏专门性的法律规范。因此,为维护社会秩序,有效地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权利,推动法治化建设进程,有必要完善网络言论自由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5.
电影《为奴十二年》揭露了奴隶制对美国黑人的残酷迫害,但影片中不同身份的黑人追寻身份认同的过程却常被忽略。奴隶制时期的黑人群族实则依赖"集体记忆"和"结构性失忆"两种族群策略来实现身份认同。奴隶制度下的黑人社会族群认同缺失,家庭则提供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但影片中两位角色的身份认同追寻却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指出,身份问题对于文化研究而言至关重要.文化身份包含个人主体的自我身份追寻,是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共同构建.该文以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水仙花和黄玉雪的文学文本为切入点,在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域下,探究她们的文化身份内涵与特性,文化身份的建构路径与策略及其在作品中的表征,以及美国华裔文学建设工程中女作家的身份超越...  相似文献   

17.
民族性的多重透视——试论《白鹿原》对民族性的开掘刘岳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民族都是一部书,而一个家族的发展史,往往就是一个民族发展史的缩影。陕西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力作《白鹿原》,运用现实主义手法,以生命的激情和惊人的真实,通过白鹿村白、鹿两个家族的盛...  相似文献   

18.
王呈伟 《文化学刊》2008,(5):119-119
王呈伟在2007年1月11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世人注重面子是不分民族和种族的,关键是要在足够的文化底子之上来整容,这样言谈举止中才能流露出人们期待的惊喜。  相似文献   

19.
翻译研究进入后结构主义阶段后,翻译的文化转向使得译者主体性成为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译者的主体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翻译过程中,其身份有主客体动态转化的过程。人类学家在使用民族志方法书写他族文化的过程中,同样实现了主客体身份的转化。二者的行为互为映射。本文将以此为主客体转化为角度,研究译者与人类学家在翻译过程中主客体身份的变化与重构。  相似文献   

20.
《绛红雪白的花瓣》被称作是米歇尔·法柏最具有野心的一部小说,米歇尔·法柏以男性的笔触细腻地构建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身份。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作者型叙述声音从二分化的女性身份、牢笼中的女性身份、从属男性的女性身份三个部分探索小说中女性身份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