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应有之义,无论是从中西方传统思想文化根源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发展上,和谐价值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都有其深厚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理论渊源和现实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的价值认同途径,使人民群众以和谐为价值取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诉求和理论期盼。  相似文献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明确我们弘扬的是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更突显了价值引领作用,而不是为今天的人们提供某种既成的规范和标准,与之相反,是为我们提供一种对人性和生命的引领。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顺应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至关重要。新时代大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认知奠定理论基础,能为促进大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夯实价值指引,能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需要从完善课程内容、丰富实现形式及提高重视度上下功夫。深耕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攀升至新高度,着力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育人价值,是对坚定文化自信与建设文化强国的有益探索,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抓手,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富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核心理念,为新时代育人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也为新时代文化育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弄懂为什么样的时代培养人才,以及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效用,深入研究其核心理念,使之服务于新时代,焕发时代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彰显丰富价值内涵的底蕴,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深厚理论源泉,是推动文化自信建设的不竭动力,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根基。因此,该文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传统文化底蕴进行探讨,发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办法,希望通过该研究探索出适合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应对西方学术话语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过程中,迫切需要传统文论、美学精神的支持。传统文论、美学资源有效地参与当代中国文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建构,关键点在于对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之发现与重视,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是我们永远无法割断、不应忘记的文化"乡愁"。因而,在当下的传统文论研究之中,充分尊重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文史哲合一的学术传统,在重新认识传统文论"原初性"事实本体与"整体性"真实面目的基础上,以当代眼光、大文论观、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意识对传统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与"当代选择",发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性"价值和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学观念与儒家文学思想精华之会通,便成为当代中国文论实现文化身份认同和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重建民族美学自信过程中的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8.
周卫华 《职业圈》2007,(7X):6-7,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孕育了多样化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是中华儿女在历史长河中逐步累积的文化结晶,展现着村民的生活特征、景观特征、生活习俗,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我国数字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持续创新,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扎实技术支持。该文分别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内涵及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价值进行详细分析,探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基础与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记住乡愁"是中央城镇化战略中被讨论最多的一个新提法。近年来江南水乡古镇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思乡对象,不仅是受全球怀旧文化的影响,还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本质上说,江南文化是中国传统城镇文化的典型代表。以江南水乡市镇为指向的乡愁绵延于游子、文人、士绅乃至现代中国的集体记忆中,作为城镇中国的文化原乡为新一轮城镇化战略寻找最适合中国传统与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价值基础和路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时至今日,传统孝文化应结合时代特点和要求,发挥传统孝文化的文化精髓,使其在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民族团结、历史发展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而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传统孝文化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它受到冲击的原因,对其扬弃与当代价值重构等几方面展开论述,以期阐明传统孝文化在当代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在当代也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新时期,为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价值,就要对古代文学文化价值的当代价值进行分析,借助当代阐释争取形成对古代文学的全新认识,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进行解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必须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与时俱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它是建立在生生日新的世界认知基础之上,要求具备自强不息的主体自觉,践行革故鼎新的治理追求,拥有见几而作的行动理性。与时俱进的文化精神可以促成产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顺天应人的时中意识、勇猛精进的自强意识、止于至善的进取意识。  相似文献   

14.
传统聚落是历史和地域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营建的实体构成体现在关联类型、要素、空间的系统性单元集群,传统聚落保护发展的前提是基于营建实体对聚落主客体进行价值基准的把控及价值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价值理论,提出分析传统聚落在“类型—要素—空间”实体营建的三大体系构成,明确中微尺域下传统聚落保护发展所需的四大价值基准,最后基于价值基准进行传统聚落价值结构及评估体系的构建方法路径探索,为未来进行地域及全国传统聚落科学价值体系的多样统一奠定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5.
宋明理学的文化价值和历史地位,伴随着明代王朝的灭亡而受到了清初顾炎武等人的猛烈抨击,不意竟导引出清人全面否定宋明理学之结果。影响所及,近百年来理学及理学家的文道观及其诗学实践等研究问题也遭遇到了严峻的历史困境。而两宋理学家文道观念及其诗学实践问题,涵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哲学、文学等诸文化形态,反映出中国古代屈指可数的几大文化类型之一——宋型文化的哲思意趣、审美取向与文化追求的精微、雅正、弘大气象。只有对此作纵深的研究突破,才可为相关研究课题奠定坚实的学理基础和进行研究的理论元点。仔细寻绎前哲时贤的研究足迹,分析其得失,有利于我们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前提。新媒体时代要以技术为抓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传播。青年群体在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精神内核的同时,发挥其当代价值,将其运用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并主动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发展。该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关系演变进行分析,探讨青年亚文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媒体传播策略,以期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年群体中更好地传播。  相似文献   

17.
岳雪侠 《文化学刊》2015,(1):212-216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作用,提出了界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确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命脉地位,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融入治国理政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崭新内涵,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8.
文化视角下的政府管理战略思维模式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雨 《文化学刊》2011,(1):40-47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转型的焦虑及社会心态的躁动,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任务艰巨而紧迫。本文通过对东西方政府管理创新状况比较研究,提出文化视角的战略思维模式更新是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瓶颈和中枢,并将创新理论中国管理C模式导入中国政府管理创新,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积淀,以中国主流管理哲学思想为蓝本,融合西方的管理实践工具,使我国政府管理创新探索既立足中国国情,又融合西方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应用体系,兼具普适价值的发展管理模式,以期实现国际管理经验本土化,中国管理经验国际化之愿景。  相似文献   

19.
地方餐饮是被世代传承的文化瑰宝,它根植于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土壤之中。但是,由于很多地域特色餐饮文化缺乏传播意识,以及缺乏饮食品牌构建的认识,最终没能很好地进行品牌传播而难以为更广大民众所共识。该文对齐齐哈尔餐饮文化赋予品牌形象价值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齐齐哈尔市在东北饮食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地区饮食及其文化有关的资源优势,从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市场需求、饮食服务及地区相关部门的辅助等方面进行餐饮品牌构建基础研究。以期寻求受众和品牌价值链接的方式,为东北地区餐饮品牌化建构展开更广泛传播和有效设计实践提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坚定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并探索其建构策略是新时代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本质上是指基于对本土志愿文化的内涵、特征、意义和价值的客观认知而稳定持有的肯定、乐观和饱含信心的积极心态,它主要体现为走本土化志愿服务道路的战略定力、中西志愿文化比较的自身底气和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发展的从容耐力。建构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自信要着眼于既有的文化资源和实践基础,深化中国特色志愿文化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推动中国特色志愿文化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志愿文化国际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