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山东章丘的丧葬风俗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并对其中与先秦三礼相关的部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出章丘丧葬风俗的主要特点。最后比较山东章丘、费县以及陕西岸底的丧葬风俗的异同,指出三地的相同之处一定程度上源于先秦丧礼对后世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则体现了各地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壮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广西地区。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壮族不仅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服饰文化。壮族服饰文化是伴随着广西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特征和风土人情应运而生的,代表着壮族人民勤劳勇敢、热情好客的民族特性。壮族服饰文化不仅体现在其艳丽的色彩搭配上,而且还反映在其特殊的图案和语言符号上,该文通过对相关元素进行研究,探析其背后蕴含的壮族文化内涵,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泰国历史上有一个有700多年历史的王国——兰纳王国。兰纳的地域范围是今天泰国北部清迈、清莱、南邦、南奔、夜功颂、南和帕耀等几个府,兰纳人主要指居住在该地区的"当地人"。兰纳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各种习俗。兰纳人对待死亡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处理方式。本文重点阐述兰纳人从临终到死亡所做的一些仪式,从中探析兰纳人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4.
受佛教影响,兰纳人的丧葬方式主要采用火葬。兰纳人根据死亡的原因把丧葬分为"正常死亡"(指因年老而死)的葬礼和"非正常死亡"(指因意外而死)的葬礼;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把丧葬分为王室的葬礼、僧人的葬礼、普通老百姓的葬礼。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过去"正常死亡"的兰纳普通老百姓的丧葬,以了解过去兰纳人不一样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5.
清朝前期各地大规模出现停柩不葬、丧葬奢靡等现象,"俗"与"礼"的矛盾开始突出。朱轼作为清前期重要的名儒、名臣,历仕康、雍、乾三朝,博学多才,将古代传统礼制与当时的社会现状相结合,提出了重视丧葬、反对停柩不葬、提倡俭葬的丧葬思想。其"俗"与"礼"相融的丧葬思想,对我们解决创建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的葬俗较多地继承了传统的丧葬文化,虽然随着时间的发展,葬俗的内容发生了很多变化,但在这种历史的变化中,人们形成了一整套严密而繁复的礼仪。看似简单的丧葬习俗,其实体现了生者对于死亡的认识和追求、串联了生者间的人际互动和社群关系的整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丧葬习俗遭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冲击使关中地区的丧葬习俗呈现出明显的量变态势,这种文化因素的变与不变,正是生产方式多元化和定居式农业瓦解的最直观的体现,也让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态度由向往变为对现实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最终归结点。人生自出生始,终于死亡,这是人类生理生命历程的周期规律。壮族丧葬习俗内容有择算日子下葬、择选坟地、孝子女守棺、绕棺、请麽公念经超度或念诵《报恩经》等,并承载着标识、寄寓、分割、应对、标示、趋善、惩戒、引导、感恩、追忆、示范、奉劝与劝戒等诸多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表现在社会习俗之丧葬方面,即新式丧礼、葬俗出现,丧葬中的传统色彩逐渐淡化。然而,在河南地区,传统丧葬仍据主位,陋俗颇多,以崇尚厚葬、迷信风水、延佛道等为甚。这些陋俗不仅耗财伤民,还加剧了当时河南社会的迷信之风,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与该地区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浓厚的封建文化氛围、深处腹地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9.
在湄公河此区域各国,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那珈信仰。这种文化现象代代相传,已经融入该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成为该地区宝贵的文化财富。老挝语中关于那珈的词汇较多。如■等。因其身似中国龙,因此我国翻译界常将它翻译为龙王、那珈龙等。在老挝的传统风俗与节日中,有部分是与那珈信仰相关联,本文将选取老挝几个风俗节日,进而剖析其隐含的与那珈信仰相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白族丧葬仪式对于白族文化的传承、社会的教化、社会的团结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构成白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价值。该文运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概念对白族葬礼仪式进行分析,并对洱源白族丧葬仪式所蕴含的信仰及其价值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11.
以科举名称命名等级不同的月饼,用掷骰博取四红决定胜负赢得月饼,这是厦门周边地区所特有的一种中秋节日民俗——“博饼”。“博饼”最早见于康熙《台湾府志》,它是清代台湾“班兵”制度的产物。大量不带眷属、三年一换的将士轮流到台澎金厦地区戍守海疆。每逢中秋。这些主要来自北方和江南各地的将士们格外思乡。他们把平日打发无聊时光的赌博游戏与难得见到的家乡月饼嫁接到一起,又吸收了科举文化的因素,创造了最初的“博饼”。  相似文献   

12.
壮族的风俗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壮族的民俗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广西壮族民俗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其进行外宣翻译是在我国“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对树立积极正面的中国多民族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翻译仍存在较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广西故事“走出去”。鉴于此,该文以广西壮族为例,分析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的特征,并以目的论为指导,以传递信息、促进对外交流为最终目的,采用适合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进行外宣翻译,为广西壮族民俗文化外宣文本英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过程,也与人们的文化、信仰和价值观念等深度交织。丧葬制度,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为人们提供了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出不同文化和社会的丧葬习惯,但无疑也承载了其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哲学背景。在这方面,中国与波兰作为两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丧葬制度有异有同,两国都高度重视对逝者的怀念和尊重,这不仅是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对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继承。通过比较和探究中国与波兰的丧葬制度,更加深入地了解两国人民对生死的思考,以及文化、宗教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和对比,不仅增进了对各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为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了一种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14.
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甘肃省陇中地区的丧葬习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丧葬仪式中隐含的灵魂意识、亲情意识、恐惧意识、狂欢意识四种意识的分析,以探讨在丧葬活动中的仪式和意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马惠娟 《文化学刊》2010,(5):131-135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一直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丧葬仪式是人生重要的过渡仪式。本文以胶东S村的丧葬仪式为例,从仪式过程的细节着眼,分析其中的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从丧葬仪式传统的延续和变体中,也可以看到当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痕迹以及当地人观念变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张野 《文化学刊》2011,(3):132-135
沉玉风俗蕴含玉与水两种文化要素。玉的灵性与德性分别延伸出以玉事神的礼俗和以玉彰信的习俗,两者共同促进了沉玉风俗的萌生。水的润物特性则延伸出水崇拜,水崇拜的文化心理亦渗透在沉玉风俗之中。以水制玉、以玉御水、玉水相润构成了玉与水这两种文化要素在自然与文化双重意义上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正>Kuperard出版社将于2017年5月出版作者凯茜·弗劳尔(Kathy Flower)曾担纲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人,身兼作家、教师、培训师,曾在法国、俄罗斯、中国履职。凯茜曾在中国生活过两年,在华期间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制作了中国首档英语教学系列节目《跟我学》,连续六年每晚在电视台播放。凭借该节目,凯茜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英语老师。此后,凯茜曾多次回到中国,亲眼见证中国发生的变化。该书将当今中国的巨变置于历史背景下,剖析了其内在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中古时期的丧葬仪式中,出丧时有魂衣置于魂车之上,以代表亡者的灵魂所在。代表死者亡魂的衣服即魂衣,魂车即是运载亡魂的车舆。与代表大凶的柩车不同,魂车代表的是吉祥之车的观念,这与古人对于魂魄的性质区分有关。相对于亡者的遗体和棺柩来说,亡者之魂具有吉的属性,引导魂车的是一系列的吉卤簿,为吉驾、吉仗。吉驾具有鲜明的宇宙象征的特征,魂车即其所围绕的核心。本文将中古时期丧葬礼中的魂衣以及其所凭附、搭载的魂车联系起来,考察其在礼经中的记载以及在汉唐时期的流变,以审视中古时期丧葬礼仪中的亡魂观念。  相似文献   

19.
在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小伙子向姑娘求爱。然而地处北欧的瑞典却沿袭着女子选择男子为夫的习俗。每年6月24日是瑞典的仲夏节。这天,城市、农村都会张灯结彩,欢庆节日。男女老少聚集在公园或广场,围着松枝和花环装饰的“五月柱”,跳起优美多姿的民间舞蹈。男女青年往往利用这个机会,用歌声和舞姿向对方表示爱意。傍晚时分,当火红的太阳落入山巅后,纯情的少女便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向山地奔去,采摘7种颜色的鲜花。她们认为,把此时此  相似文献   

20.
叶春生 《文化学刊》2010,(3):143-147
岭南人大都来自中原,在江河湖泊密布、四季如春的濒海地区创立了新的家园。其春节风俗多姿多彩,既古老而又年轻,处处迸发出南北交融、中西撞击的火花。它既秉承中原流风,又受异域文化的影响,自成一格,包容创新。依托大自然的恩赐,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弘扬传统文化,革新古俗,融入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