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民间泥塑是生长于江南土地上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特色浓郁,不仅是江南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历史发展的物证。本文从历史积淀和地域环境两方面入手,对江南民间泥塑脉络进行梳理,对促进其发展的地域环境资源予以分析。可以看出,江南民间泥塑根植于江南地域环境,伴随着地域历史演进、流传、发展、演化。其间,江南特有的自然资源与风俗习尚,优越的地理条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江南民间泥塑,不仅是江南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术,更是研究江南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
有"中华第一灯"美称的"千角灯"作为东莞市"非遗"名录中最有分量的民间传统手工艺精品,是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技艺复杂,陷入后继乏人的困境。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非遗的传承前景不容乐观,"千角灯"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日渐减少。本文对"千角灯"的发展保护现状进行调研,探索"千角灯"传承保护的创新发展路径,以为东莞市本土特色文化乃至我国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钱塘江流域文化庙会展示百种传统手工艺文化奔腾的钱塘江给浙江人民留下了富庶的生活印记,也留下了不朽的文化。推动钱塘江流域发展,让钱塘江流域成为文化建设发展的大舞台,保护传承是一篇重要的大文章。作为第二届杭州钱塘江文化节重点文化交流类活动,"最忆钱塘"钱塘江流域文化庙会在钱塘江畔城市阳台开街,充分展现了钱塘江流域的文化传承,包括传统工艺、民间  相似文献   

4.
湟中堆绣工艺是青海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具有浓厚的高原地区民族宗教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一方面保留着最传统的堆绣唐卡形式;另一方面,经过不断创新,融入了民间文化,形成了适于大众审美和需求的民间堆绣精品。在漫长的传承历程中,无论是从题材、内容,还是文化内涵、传承模式等,都经历了变迁与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湟中堆绣工艺的变迁,分析堆绣工艺在当代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从而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艺浸润着传统文化与传统艺术的审美基因,其种类和形式日益多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样态。高水平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苏州作为传统“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高水平推进传统工艺的保护与发展是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该文阐述了推进传统工艺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传统工艺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苏州传统工艺高水平保护和发展的主要路径,旨在为其他研究提供相关借鉴,以期为高水平推进苏州传统工艺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22年《“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出台,大大推动了山东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山东手造”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更是山东人民生活美学的文化符号,是代表山东文化形象的金字招牌。该文在“文化两创”背景下,以山东省新提出的打造“山东手造”品牌为重点,把“聊城手造”作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阐释“山东手造”的内涵、分类及推动聊城手造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究聊城手造发展现状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聊城及山东手造创新发展的若干路径,以期为促进非遗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优秀的职业道德对保持社会职业内部、职业之间以及社会整体利益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形成受制于多种因素。在回族聚居地区的回商中,职业道德源于广大回族群众的职业实践,并受到地域、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尽相同的职业规范。滩羊二毛皮制作技艺是宁夏民间传统回族手工技艺,从事其加工生产的回族商人在职业道德方面区别于其他兄弟行业,并表现出独特的职业色彩。本文意从传统手工艺人的视野出发,展现回族商人优秀的职业道德并继承发扬,这将有利于整个回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神体现,亦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纽带,映射着民族与地域的发展历程,成为研究传统手工艺的重要切入点。该文从传统文化视角阐述潍坊风筝发展的地域独特性,分别解读其在历史、民俗、符号、娱乐功能层面的文化内涵意义,并以此为前提指出当代风筝的数字化发展策略。推行数字化设计符合青年人喜好,也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需求,能为潍坊风筝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发展指明道路。该文通过对潍坊风筝的文化解读及对数字化传承的实践,探讨当代传统文化的活态发展,以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提供创意性策略。  相似文献   

9.
晓杰 《文化交流》2012,(7):51-54
2012年4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传来让所有杭州手工艺人都大为振奋的好消息——杭州成为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这意味着,杭州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两个月以后的6月上旬,我们迎来了自2006年来,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分子写作派"推崇西方技艺与"民间写作派"推崇肉身的诗歌主张触及了新诗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方与传统之间如何建立新诗自身的审美规范."知识分子写作派"与"民间写作派"必然面临哪些写作困境.学习西方或照搬传统都无益于拓展新诗想象力的空间.现当代诗人为找回汉语诗的诗味作了哪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文化学刊》2011,(3):97-97
路遥在《文史哲》2010年第4期撰文指出,中国民间信仰历史悠久,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必要从其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社会中予以考察。中国传统社会早期并无独立的宗教。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其中国化与民间化的过程中,为民间信仰提供了新的神灵崇奉和仪式行为,提高了民间信仰的层次。  相似文献   

12.
正工匠最早指的是手工业者,他们我国在古代被称为"百工",是具有非凡智慧的"创物者"。他们沉浸在手工艺的世界里,慢慢打磨自己的手艺,磨炼自己的心性,用精湛的技艺回报岁月。中国传统手工艺人超凡脱俗的技艺与精益求精的精神穿越岁月的风云,却又代代相承,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中华文化传承之匠心·工匠的故事"正是一套用"中国故事的讲述方式、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形式、当代绘本的艺术样式"来讲述中国工匠技艺与精神的绘本。  相似文献   

13.
徐淮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区域之一,从地域《地方志》的记载可以看出丰富而翔实的民间服饰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场合性和等级差异。而在清末至民国这段变革的时期,徐淮民间服饰呈现了由传统向现代、由中式传统服饰向中西混穿的流变趋势,出现了显著的城乡差异。结合实证资料(传世照片和传世实物)诠释了民间服饰所蕴涵的符号化与理想化的文化思想,以及单纯化的民间服饰文化意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美丽中国·诗画浙江"浙江传统工艺创新展,作为第五届伦敦手工艺周的单元展,5月在伦敦亚洲之家(Asia House)亮相。来自世界各国的手工艺人、设计师,在这里交流经验,碰撞灵感,探讨当代的"工匠精神"。作为英国手工艺复兴的重要展示平台,"伦敦手  相似文献   

15.
丁山 《文化交流》2016,(12):38-41
运河沿线18座城市参与的第三届中国大运河庙会在杭州举行。庙会推出运河民俗文化风情演示、手工艺制作与传统游戏展示、美食品尝、商品展销等各类活动,人们沉浸在品味传统民俗的欢乐中。  相似文献   

16.
阿肯弹唱     
阿肯弹唱是哈萨克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哈萨克文字形成之前,就已出现的一种对唱形式,历史悠久,艺术性强,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涉及面广,贴近生活,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文艺形式。它起源于哈萨克族民间,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民族特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阿肯弹唱手被称为草原上的百灵鸟,他们用自己的歌声不断继承发展哈  相似文献   

17.
从磁州窑枕看宋代民间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几只宋代磁州窑头枕上,就有如此丰富的宋代民间体育大放异彩,并为我们今天保存了大量宋代民间绘画及宋代民俗学的史料,反映出体育娱乐在人们社会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传统的社会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李阳 《文化学刊》2011,(5):100-103
民间信仰有其无法遏止的流传趋势,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中。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过广泛的影响,甚至成为支配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力量,虽然民间信仰从未获得其合法化的地位,但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公序良俗的道德规范作用。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修补民间信仰的文化断层,重建民间信仰的社会空间,不仅仅是民间信仰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且是在与国家意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适。最大限度地发挥民间信仰中的”善行观念”和包容精神。使之成为联系国家与民众之间的文化纽带,将社会转型趋向于可预期的社会行为,找到区域文化认同的契合点,以文化创新带动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变迁的平稳过渡,这将是实现区域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民间剪纸是中华民族鲜活、典型的符号象征,浓缩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深挚的民族精神。滇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多样性和民俗文化特点尤为突出的地区,其中孕育了形式多样的民间剪纸类型,这些剪纸类型广泛活跃在滇西少数民族民俗生活、信仰习俗、生产、仪式等方面,在用途、剪纸纹样和文化意蕴上彰显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剪纸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滇西少数民族剪纸文化已成为建设云南文化大省的重要任务,只有把握由传统认知、社会发展和自身传承方式造成的发展困境,才能充分发挥云南多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资源优势,为民间剪纸的传承和发展谋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在如何对待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上,理论界一直存有分歧。由歧见而引发的论辩有时是十分激烈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其中包括从文献保存和世代沿袭下来的古代音乐亦即我们常说的传统音乐和至今仍然流传于各地的民间音乐,堪称千姿百态,浩如烟海。其独特的艺术品格和魅力,不但至今仍保持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 以发展和创造新的音乐文化的母体与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