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计算指标权重对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模型(GRA)分析南京三次产业及产业内部结构对生态城市建设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07—2016年间,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水平除部分年份综合得分变动幅度明显较小外,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一二三次产业对生态城市建设均存在重要影响,其中第三产业关联最大,其次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内部农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关联度较大,第二产业中工业关联度有所提升、建筑业关联度较低,第三产业中金融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关联度较大、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关联度较低。为推动南京生态城市建设,未来应进一步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对一二三次产业内部进行取长补短的提升、加大环境治理的科技水平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岳毅宏  韩文秀 《软科学》2002,16(6):19-21
如何提高BP神经网络算法的预测精度与效率,始终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进行了预处理,提高了BP算法对于复杂经济问题的预测精度与效率。本文最后以中国房地产总量的预测问题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琳 《软科学》2008,22(11)
选取1994~2005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空间,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中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股票市场的融资规模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债券市场的融资规模,银行中长期贷款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度最小。  相似文献   

4.
以2000-2009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定量研究了省级网站信息流与其产业结构的关联,发现由于各产业的自身特性不同,网站信息流与其相互作用也不尽相同:网站信息流与第三产业关联最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最小,与第二产业的关联与其产业基础有关。我国应加快网站建设,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实现网站信息流与产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以上海8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支持环境三方面分析科技因素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科技因素与城市创新绩效有一定正面影响,不同的科技因素的影响强弱程度不同;作为城市创新主体力量的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首要的影响因素;适时适度提出适合上海城市创新绩效的科技措施将对城市创新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戴建设  周光伟 《预测》1989,(4):6-10
一、引言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决定着城市的性质,类型和发展方向。因此,客观地分析评价现行工业产业结构状况,科学地预测和引导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于正确制订城市经济发展战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88年上半年,我们在武汉市计委领导下,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大胆尝试,按照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现状与展望相结合的原则,对武汉工业进行了综合评价,推测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就武汉市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及重点次序提出了参考意见。本文从一般方法的角度对该项研究作一简要介绍,并对若干问题提出我们的认识与做法。  相似文献   

7.
金融具有资金筹集、分散风险、优化配置和信用约束的功能,金融支持在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反过来,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也可以促进金融体系的完善.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以重庆市沙坪坝区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为背景,研究金融支持与城市创新力的灰色关联度,金融业从业人员比例和边际资本生产率与城市创新力的灰色关联度最大,短期贷款占比、科技贷款占比和技术改造贷款占比与城市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度最小,是因为体制原因没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由此提出重庆市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调整高等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人口职业结构的关系,是解决结构性失业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预测为例,借助灰色关联分析确定与目标因素关联程度较高的若干关键因素,选择神经网络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预测模型,利用天津市2006-2015年相关数据,对天津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进行中长期预测,从产业发展需求角度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提供参考。预测结果与现有数据发展趋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要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充分就业,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函数,继而从投入——产出分析入手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动态优化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技术。  相似文献   

10.
结合长江经济带城市的生态特点,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构建具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求取指标权重,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以武汉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近10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2001—2014年间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2014年生态安全水平最佳,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扩展的Logistic模型,描述不同共生关系下的集群内企业间的成长情况,并进行生态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在对称互利共生且企业独立成长的情形下,企业的质参量水平最高,也是最和谐稳定的。通过对共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平衡的两点重要条件,其一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其二集群内企业必须协作与竞争并存。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协作是广州和佛山同城化发展中的最实质性内容,也是其他领域同城化与合作的前提和基础。紧扣产业协作,促进利益合理分配,进而有效推进广佛同城全方位的合作,提出产业协作战略是构建广佛都市圈的市场调控手段与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敏 《中国软科学》2004,(3):139-143
通过对水利产业结构的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体系架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是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产业生态学为理论依据,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从根本上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生产方式;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其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本文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其基本特征为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和多目标性;基于系统论方法,本着和谐、高效、持续与整体性的原则,本文对该产业结构模式设计的内容和流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的体系及其体系架构图。  相似文献   

16.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是促进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系统分析偏离份额模型演变的基础上引入空间要素,应用动态偏离份额空间拓展模型对山东省2002—2011年10年间产业结构和各产业竞争力进行横纵向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较邻近区域而言,山东省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产业竞争优势较大。山东省应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和旅游业,保持第二、三产业的优势;同时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打造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利用Moore值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过程的具体指标,对2003—2009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业结构、碳排放结构调整演化程度和态势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与生态化建设途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流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天然河流水系遭到较大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和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然后以南京市为例,论述了城市化对天然河流的影响,探讨了城市河流的生态化建设途径。认为从生态学的角度认识河流、整治河流,维护并增强城市河流的生态结构和功能,是生态环境保护和河流整治达到双赢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310份有效问卷收集的量化资料,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结构和组织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萃取的3个公因子——高校参与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政策制度安排、高校管理者对公益性农技推广的态度、高校参与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需求与价值体现,对大学公益性农技推广组织模式产生显著影响。结合3个公因子及其中负荷量高的子因子与组织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