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字画复制技术是一种针对字画作品的高模拟技艺,本研究欲探究该技术不只局限在复制领域的其他应用可能性,此外,针对古字画衍生品市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本文以文献探讨、深度访谈及案例分析为研究方法。首先,针对古字画与艺术衍生品查找文献资料,并进一步选取3家古字画高仿真与衍生品开发企业进行调研并与管理阶层深度访谈,辅以2位艺术家访谈意见归纳出古字画复制及衍生品的商业应用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古字画高仿真画与衍生品市场表现良好,但现今市面上的古字画衍生品创新性较差。因此,本研究归纳出可通过个性化、再生化、合璧化、个人化、创新化"五化"的方式提高衍生品的质量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正>刘娜(以下简称刘):王老师,我是鞍山市博物馆《博物馆》杂志编辑,在本刊创刊之际,您作为从业几十年的我省博物馆行业的老领导、老专家,请从您的职业生涯和从业历程,谈谈自己的"博物馆情节",并为本刊题写"刊头寄语"。王绵厚(以下简称王):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甲午之岁,又一个春雪初融的季节,鞍山市博物馆主办的《博物馆》在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中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博物馆人,一个守护、耕耘在博物馆这块土地上近半  相似文献   

3.
"唯有毕加索堪与张大千比拟"   1956年5月,应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乔治·萨勒的邀请,57岁的张大千携夫人徐雯波来到巴黎,与西方艺术家共同交流切磋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作为文物的收藏、陈列、研究机构,包容了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知识内容。它们的任务就是对任何一件能够反映、解释和传播的有形遗产进行保护。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将博物馆定义为“非盈利、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对公众开放的常设机构,为研究、教育和休闲之需要而征集、保管、交流和展示人类及环境发展之物证”。县级博物馆作为中国博物馆庞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同样担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建设先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北京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图书馆、公共艺术博物馆和公共艺术区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北京公共文化空间软实力的对策:其一是以社区文化空间建设为基础夯实层级文化空间体系;其二是着力提升北京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其三是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引导公共艺术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浙江音乐学院艺术团受驻美国洛杉矶总领馆和美国"魅力中国"电视台的邀请,赴美进行演出交流。9天中,从加州州立大学、亨廷顿图书馆到南加州亚太博物馆、道尼剧院、南海岸广场等,中西合璧的演出活动吸引了上万观众观看,并同时通过"魅力中国"电视台进行全球直播,当地媒体全程纪实跟拍。  相似文献   

7.
正每一次到访台绣艺术博物馆,总是被它的发展历史、精致工艺,以及馆内所收藏的时装艺术品所吸引。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克的代表作品《真丝全雕叠绣旗袍》,该作品被称为台绣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其图案汇集中华名胜于一身,杭州西湖、北京颐和园、台湾日月潭……十个名胜景点在服装上的布局都是经过精细考量的,整件旗袍寄寓着祖国的吉祥和昌盛。据悉,该作品是四名绣花女工花了1770个工时(一个半月),以六千多根丝线精绣而成。1986年获保加利亚第六届普罗夫迪夫国  相似文献   

8.
文化文物资源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对于传播博物馆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地区为例,从文物资源社会开放、馆际交流及藏品利用、"互联网+"的运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探讨了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20—21世纪初的中国高校博物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博物馆起源于高校博物馆。追溯博物馆的发展史,发现最早的博物馆也是源于高校博物馆。目前公认的全球最早的博物馆,即建于公元前284年,托勒密(ptolemies)王朝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博物馆,当时称为缪斯学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科学与艺术中心。我国第一座博物馆1905年创建的南通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同样也是一所学校博物馆。这说明最初的博物馆与高校融为一体,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机构。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高校博物馆的数量、管理体制、功能、陈列形式、类型都发生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汇聚9家博物馆的藏品"千年清音·唐宋古琴特展"于9月6日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展。作为目前中国国内最大规模的唐宋古琴特展,展览汇聚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旅顺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宁波博物馆等9家博物馆的优质唐宋古琴共21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博物馆的实践创新推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管理上,确立了"以人为本""市场营销""服务社会发展"的理念;建立了以"创新"和"发展"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强化了"中心馆"的作用,催生了"博物馆群"。在业务上,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延展、物质与非物质兼容、生态与体验的强调、特色与品牌的打造等特色。在服务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网上博物馆"等活动和方式,使博物馆的社会作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正跨万里海丝路绘中国传统画近日,来自阿尔及利亚、阿曼、叙利亚、科威特等10个阿拉伯国家的共15位陶瓷专家,来到位于宁波市总工会五一广场大楼的宁波社区大学红牡丹学院,体验"红牡丹"文化艺术,跨万里海丝路,绘东方文明花。学画牡丹之前,专家团先后考察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浙江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宁波-舟山港、南宋官窑博物馆等地。"红牡丹"文化艺术体验活动由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组织安排。活动现场,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徐侠民副院长在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沿线积淀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如今,丝绸之路不仅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一带一路"愿景的重要基础。"一带一路"建设,文化应该先行。作为一家研究型专题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希望以一种科技保护的独特视角切入丝绸之路研究,讲好丝绸之路故事。2014年6月22日,"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配合"一带一路"愿景,促进文明互鉴,弘扬丝路精神,近6年来,中国丝绸博物馆连续举办丝路主题系列展览。  相似文献   

14.
沙舟 《文化交流》2015,(2):36-39
2014年12月18日,"东方文化论坛·杭州与新丝路"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开启。来自国内外丝绸文化、丝绸之路和丝绸经贸界的专家和精英们纷纷就"丝绸文化与人类文明""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战略""‘丝绸之府’杭州与新丝路建设"等话题,发表演讲,阐述观点,分享研究成果,交流学术心得。这次研讨会是由杭州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和中国丝绸博物馆联合主办的"跨界"活动,融学术  相似文献   

15.
正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时间的意义"被无限放大。2020年9月,一场名为"永远有多远"的跨界艺术展览在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开幕,展期至12月13日。展览由该馆联合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共同推出,有10家文博单位和24位艺术家参加,展出80组件文物藏品及26件艺术品。  相似文献   

16.
4月8日上午,新落成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内,闪烁的镁光灯聚焦两位艺术家的热情相拥。这是两位原本相隔千山万水的艺术家。一位是台州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子熊,另一位则是白发苍苍的法国圣德市陛下文化艺术博物馆馆长阿贝拉。阿贝拉不顾81岁的高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唯一目的,便是代表该馆与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缔结“姐妹友好馆”。阿贝拉现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的顾问,由他领导的法国圣德市陛下文化艺术博物馆建于1070年,是法国11世纪文化艺术的代表之一。博物馆内收藏着11世纪罕见的手工制作作品,并于199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7.
4月2日上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启蒙之对话"系列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动。"启蒙之对话"作为4月1日在京开幕的《启蒙的艺术》展览的附属主题研讨活动,包含五组相关主题的对话与研讨,将对《启蒙的艺术》展览、博物馆间的合作、中德两国的文化交流以及欧洲和中国的启蒙之基础进行深入的探讨,该论坛将持续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18.
李爱红 《文化学刊》2015,(3):226-228
青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在博物馆中,青铜器也是陈列展示的重要内容。为了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青铜文化,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青铜器的陈列展示,博物馆在普及和传播青铜器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重要性,探讨了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各种元素,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古代青铜器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全面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王静 《职业圈》2007,(21):4-5
文章从数字博物馆的结构入手进行具体研究,借鉴了多媒体作品成功的艺术表现技巧,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有创意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正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浙江嘉兴市的"文化新地标"马家浜文化博物馆迎来试开放。马家浜文化博物馆于2017年5月开工,并于2019年7月竣工。该博物馆全面介绍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地理环境及主要影响等内容,对马家浜文化进行阐释和还原。馆内除展出马家浜遗址出土文物之外,还增添了场景化和故事化的内容,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