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古时期,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丝路逐渐兴盛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与宗教对中国中古时期节日风俗的变迁及新节庆的产生均有重要影响。潮汕地区现今仍极为盛行的"出花园"成人礼与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成人礼在习俗、成人年龄、日月重合的仪式举行时间等方面极其相似。本文将通过考证孩童十五岁"出花园"成人礼之源起,探究"出花园"之祆教因素及祆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风俗与丝路国家的关系,推动我国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民俗节日中,七夕(农历七月七日)相传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观星祈愿、乞巧会等传统习俗流传已久,闽南一带甚至衍生"做十六岁"成年礼的习俗。但进入现代社会,七夕却已被视为"中国情人节",各地的活动逐渐偏向以爱情为主题,和传统习俗已有若干差别。本文将以亚洲的两个城市——台湾的台北、日本的仙台为例,对其七夕活动进行观察与比较。台北的七夕,以霞海城隍庙为一个聚焦点,板桥林家花园的七夕活动和大稻埕烟火节都和它连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七夕节庆网络。仙台的七夕,以商业区的彩饰、烟火为重点,形成观光热潮,也代表日本七夕的特色。这两个城市的七夕活动都代表了现代都市、节日的创意文化。  相似文献   

3.
刘宗迪 《文化遗产》2013,(6):95-105,158
在东南地区闽、浙、赣、台诸省,七月七日不仅是乞巧节,还被视为"魁星生日",七日之夕,女子拜织女求手巧,男子拜魁星求功名。东南地区的七夕魁星崇拜始于宋代,是随海上贸易而来的西亚风俗与中土七夕节俗相互融合的结果。魁星崇拜源于西亚的天狼星崇拜,在西亚被视为文人保护神的天狼星,传入中国之后,就演变为主司科场功名的文运之神了。  相似文献   

4.
七夕节当下正经历着从乞巧节到中国情人节的蜕变,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重构。它融合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传统资源与现代资源,并具有主动谋求的鲜明特征。这一文化重构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效帮助七夕节摆脱生存困境,促进了节日的重振复兴;中国节日体系中从此增加情人节的设置,丰富了社会成员的生活内容;由于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七夕节的重构,客观上促进全社会进行特定的文化反思的。当下七夕节的文化重构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未来七夕节应该是情人节、乞巧节乃至小人节等更多节日主题在同一时、空间共生共荣。突破单一情人节的遮蔽,实现多种节日主题共生共荣的重要路径是七夕节历史记忆的日常生活化和目前仍然活跃的地方七夕节俗活动一定程度的普遍化。  相似文献   

5.
每年到农历七月七,我们石塘箬山一带有小孩的家庭都要过传统的"七夕小人节"."七夕小人节"是名副其实的小孩子节日,相当于把小孩子都集中在这一天做生日,从小孩1岁起开始做,一直做到16岁为止.  相似文献   

6.
"七夕"节俗在农业社会的存在,既有着深厚的文化思想基础,也有着调节爱情与工作关系、密切夫妻情感、安慰人心以及崇尚劳动、尊重手艺等实际效用。在实体工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和社会人群频繁迁徙的今日中国,传统节俗中的美好价值观和人生观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七夕"节俗中的传统婚姻观和兢兢业业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笔宝贵的遗产。将这些传统节俗功能予以创造性转化,对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有帮助的。此外,在七夕节俗仪式由私人仪式转为公共仪式的大背景下,借鉴日本的民俗祭典仪式并利用戏剧这种文艺形式,完成七夕节俗的现代重建,可以在保留七夕精神的基础上使其更符合时代潮流,以帮助现代人提升情感调节能力,更好地面对恋爱、家庭、事业等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储冬爱 《文化遗产》2008,(4):112-119
七夕节在岭南民间一度非常盛行,广州人称为"七姐诞"(七娘诞),或"摆七娘"、"拜七娘",其热闹程度可与春节媲美。在隆重热烈的氛围中,岭南七夕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本文以文献著述为基础,再现了珠村"七姐诞"全盛时期的历史概貌,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节日的民俗特色。  相似文献   

8.
反其意而用之,是写诗为文者常用的写作方法之一。用得好,可以达到推陈出新、破旧立新、承先布新的作用。先说诗词。试举一小例。同是吟咏七夕,人们大多吟咏七夕牛郎织女相会之欢,可也有不少人另辟新径,发乎新声,别出新意。如有的吟咏“倘把重逢欢较昔,翻教添得别愁多。”一种相聚时难别亦难的情慷慨然笔端。有的针对世人将七夕定为送巧节的传说,写出了“一宵要活经年别,哪得功夭送巧来?”对这一习俗作了善意的调侃。还有的针对喜鹊搭桥的传说,写出了“作到神仙还怕水,等来有巧也无多”。直接把调侃的对象指向了牛郎织女O这些都…  相似文献   

9.
李琳琳 《新闻传播》2009,(10):20-20
七夕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它与春节、中秋、端午一起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同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世界全球化格局进一步完成,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也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与此同时,包括情人节在内的西方文化传入并风靡。也在西方“情人节”的启发下。七夕节所依附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及其爱情寓意被重新发现,并以“中国情人节”面目被重构.而大众传媒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包装、及再传播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客观看待大众传媒对七夕“中国情人节”的渲染,进而解析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西班牙——图书与玫瑰一起送"世界读书日"起源于西班牙。西班牙提出设立这个日子的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节日期间,这个地区的居民有赠送玫瑰和图书给亲友的习俗。  相似文献   

11.
《新闻实践》2004,(11):26
"七艺节"期间,我省新闻媒体集中精力,紧扣主题,合力为这一人民的节日营造高质量的舆论环境。但有个别媒体对"七艺节"报道却不够重视,不仅宣传力度不大,而且负面新闻过多。如某报9月14日只在一版刊登了两条不起眼的"七艺节"图片新闻,而负面报道却多达10篇。特别是两篇长篇通讯: 《官员混  相似文献   

12.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每到4月5日,人们都要携带酒食果花、纸钱等物品,按照旧习俗到祖先或故人的墓地去祭拜。和我国一样,世界各国每年也有为死去的亲人、朋友祭奠致哀之日,或可称其为外国的“清明节”。日本的“盂兰盆节”在日本,“盂兰盆节”是规模仅次于元旦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地方性知识传承的广州乞巧节,经历了宋明以来的辉煌和近代的没落,新时期再度复苏,一直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摇摆,在"放手"与"抢救"之间挣扎,主题不明,主体撕裂,传承再临困境。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记忆"乞巧节的文化原型,再次"解释"乞巧节的记号符号意义,完成节日的符号建构过程,即:"拜七娘"之广式成人礼与性别元符号建构;"巧女"类广府明珠与族群文化建构;"天河"名谓、传说与地域符号集群建构,籍此获取都市语境下传统节日习俗保育与活化的进路,进而迈上以符号消费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路。  相似文献   

14.
王钢 《湖北档案》2022,(5):39-43
<正>又是一年端午时。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节日。两千多年来,人们出于迎祥纳福、驱邪避祟的愿望,衍生出祭祀、竞技、饮食、避害、娱乐等端午节特有习俗。追念先贤的文化内涵,祈福辟邪的风物习俗,欢乐热闹的节日氛围,让端午节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和民俗趣味,  相似文献   

15.
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庆祝"新年"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从节日形成之初就具有的生态文化,主要表现在对水、树木的崇拜以及人类自身身体与精神的狂欢三个方面。这些在诺鲁孜节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传统习俗,提供的是生态学意义上可资反思与借鉴的思维与实践模式,但应注意避免将传统习俗理想与浪漫化,而是历史地作出评判。  相似文献   

16.
从昇平署档案来看,清宫乞巧节演戏活动应分为祭祀献戏和观赏演戏两类。祭祀献戏的性质为娱神,因此献戏戏目非常稳定,《七襄报章》和《仕女乞巧》历朝不变,献戏地点以圆明园为多,圆明园被毁之后均在紫禁城或西苑内。观赏演戏的性质为娱人,因此除开场、团场外并无一定规律。《七夕佳辰》《银河鹊渡》《鹊桥密誓》为常见的开、团场剧目,其他剧目大多与乞巧节俗无关,常有连台本戏和折子戏出现。  相似文献   

17.
《云南档案》2011,(8):59-59
<正>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这个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祭祖节、荷花灯。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唐六典》称,道士有"三元斋":"正月十五日天官为上元,七月十五日地官为中元,十月十五日水官为下元。"天官、地官、水官是道教的三神,三元节均为道教节日。按  相似文献   

18.
罗燕 《文化遗产》2010,(4):74-81
清代宫廷承应戏的演出十分频繁,这些承应戏在最初都是为了应合宫廷内的各种民俗节日、朝廷重要庆典等筵宴场合而专门编写的,可统称为"节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现存清宫承应戏的表演本和清升平署有关演剧的档案,以探讨节戏在演出中所呈现的仪式性特征,以及这些仪式背后所具备的宗教性、习俗性甚至政治性色彩。  相似文献   

19.
粤西地处中国南部边陲,远离中原,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目前保留"春分"祭祖习俗。在春日祭祖的时间安排中,有别于其他地区春分到清明期间祭祖的模式,粤西一些地区客家民众民俗显示出较为严格的春分当日祭祖的传统延续,这种习俗现象在其他一些客家地区也有零星分布与流传。本文在对粤西春分祭祖习俗进行田野调查及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认为此俗乃是古代春分高禖崇拜文化在当代的遗存,粤西地区春分祭祖习俗是中国传统祭祖文化的一部分,探析"春分"祭祖习俗具有"礼失而求诸野"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道家谓之上元,又称上元节和灯节。元宵节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人考证,它起源于西汉。"元"指的是上元节。根据道教的"三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是道教的三个节日。三元张灯,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