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曲目录体批评是中国戏曲批评中很重要的一种批评文体。它勃兴的原因在于:戏曲的兴盛为剧目的著录奠定了基础;彰显盛世芳华的需要;为戏曲作家树碑立传,抬高戏曲作家、作品社会地位的需要;戏曲自身繁荣发展的需要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12):62-62
王君超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该书收录了作者10年来对我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在清华大学从事媒介批评教学与实践的思考与感悟,共计130余篇作品。全书分为“热点事件透析”、“网络现象检视”、“美国媒体观澜”、“媒介文化反思”、“公众人物点评”、“媒介批评实践”、“教育学术散论”7个部分,共计50万字。  相似文献   

3.
茅盾文学批评在论说方式上独树一帜,"作家作品论"批评方式就是他的创新.文章从这一点出发讨论了茅盾文学批评的特色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正因为他在文学批评中能够秉承一些原则使得他的批评方式永葆常青.  相似文献   

4.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文辞优美,并且形成了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其中《橘颂》"或可视为中国文学传世作品中今见第一篇比较典型的咏物之作"。对于诗歌批评理论而言,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的一大创举,其理论主要针对诗歌,旨在对诗歌文本本身进行批评。利用英美新批评理论,可以对《橘颂》从能指和所指两方面进行更深入地阐释与解读,诠释《橘颂》不同于《楚辞》之外其他作品的文学性,挖掘《橘颂》所蕴含的隐喻、张力和非个人化传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顾彬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从德国波恩大学荣休后,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顾彬教授著作等身,其作品涵盖汉学、翻译、诗歌、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2015年12月17日,在他迎来七十岁生日这一天,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了顾彬教授七十华诞庆祝会系列学术活动。北外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在主持开幕式中盛赞道,"顾彬先生的学问,囊括了汉学、翻译、诗歌、散文、文学史、中西思想汇通、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诸多  相似文献   

8.
孙新新 《文化学刊》2015,(3):122-124
新批评主张作品本体论,摒弃传统的历史和传记批评方法,转向文本内部寻找意义,用语义学理论来挖掘其中的意蕴。本文将采用新批评的方法来分析蔡楠的小小说《寻找我家》,以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9.
一艺术创作需要高浓度精品“广度”、“深度”和七十年代末以来流行的“力度”和“厚度”,是文艺创作和批评的几把最常用的尺子。这几个“度”所衡量的着眼点虽有所不同,但都偏重于思想内容方面,即作品对生活反映或表现作家艺术家思想情绪的范围、深浅、着力与穿透程度...  相似文献   

10.
谷卓达 《文化学刊》2023,(3):200-204
新批评派主将布鲁克斯是悖论研究大潮的潮头,他曾说:“悖论的语言即是诗歌的语言”。由于悖论具有特别的、充满哲理的特征,所以成了诗人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的工具,在玄学派诗歌和一些现代诗中屡见不鲜。本文从新批评派的发展、悖论的理论渊源和含义入手,以布鲁克斯《精致的瓮》为立足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找寻并分析《精致的瓮》中涉及的诗歌作品以及其他诗歌作品中的悖论修辞,并归纳出悖论的几种基本类型,总结悖论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红樱是一位值得我们认真阅读的童书作家,其童书可圈可点之处很多,但一直以来,一些研究专家对她的写作颇多非议之声。本文借着对杨红樱童书以及相关争论现象的思考,力求进入对写作、分级阅读、儿童文学、文学标准、进入文学史等相关话题的讨论,同时认为文艺批评者在对作家作品展开批评时一定要亲临文艺现场。  相似文献   

12.
马修·阿诺德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批评家、诗人兼评论家,他的传世之作《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阿诺德的文化观念,表现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让他成为一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本文力图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内容的分析,探讨马修·阿诺德的创作动机,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英格兰,英格兰》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最具幻想色彩的作品,小说描述了杰克爵士在怀特岛上建设主题公园来复制英格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壮举"。本文通过空间批评理论解读小说建构的空间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权力和民族身份问题,以及巴恩斯对"英国性"的阐释与反思,揭露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传统身份认证危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学,集中概括该时期赋学的特点,并分析阐述该时期赋学论者对赋家及其赋作品的评论与批评,文章特别对在文学批评史和赋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等篇对于赋学的贡献作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卡勒德·胡塞尼笔下的《追风筝的人》不仅是一部政治史诗,更是一卷极度贴近人性的故事。该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阿米尔经历童年、青年直至中年,逐步追逐自我文化身份的漫漫长路。本文将从后殖民语境下的离散批评理论出发,从动态角度分析主人公文化身份产生危机的原因及其重建问题,旨在帮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领悟小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蔡正孙的诗学活动,主要表现为诗学文献的编集、类选以及诗人诗作的评释。基于以广博、详备为尚的诗选编纂理念,也出于对诗学批评客观性、公允性的追求,他不仅在编选主体、批评主体的的角色定位和心胸品格层面提出规范性要求,而且还经由特定的批评话语构造方式,尽可能地保障其诗学批评的观念诉求在实际批评层面的实现。蔡正孙的诗学批评观念及其话语实践,与他的文献存录意识和理学价值观念不无关联;同时,也深切契合于宋末元初诗学理论批评的主流趋向。  相似文献   

17.
唐圭璋先生等人对王国维《人间词话》贬抑南宋词深表不满 ,而他们意见揭示出《人间词话》在阐释“境界”的理论内涵时 ,表现出诗学趣味的偏好 ,即偏重直观自然的作品 ,对于尚人工、重锻炼、深微曲折的作品则表现出排斥。《词话》对严羽“兴趣说”王士“神韵说”的批评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种诗学趣味的偏向。这给“境界说”带来一定的理论局限。本文对此进行了具体的揭示和分析 ,并从叔本华哲学的影响 ,初步探讨了《词话》诗学趣味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评论方式,具有很强的心理学色彩。所谓"原型"在一定程度上是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这与荣格人格意识结构的理论密不可分。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受到内心无意识的影响,使作品具有一种"先定倾向"。本文着重讨论"原型"对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以窥探其背后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9.
范小娟 《文化学刊》2011,(6):148-150
对"言外之意"的推崇几乎贯穿在整个中国古典批评的发展过程中,影响巨大。这种言说方式说明古典批评并不是封闭的,其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开放性和未来性,因为"言外之意"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为后世批评者对传统批评的重新解读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并保留了进一步批评的可开发性、可挖掘性。当代批评者通过立足于自身的时代环境,运用多种角度和方法对古典批评进行新的阐释,在这一过程中,古典批评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并实现了自身的当代化。而古典批评的当代化是实现"古今对话"的基础,这也是建构一个充满多元化、包容化的健康的当代批评体系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20.
张霞  朱志先 《文化学刊》2012,(3):173-17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构建和批评史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论纲》首次以"中国古代史学批评史"冠名,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理论内容及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发展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