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小庆 《编辑学报》2016,28(3):306-306
放射性活度浓度(radioactive concentration),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体积,其符号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核工业化学常用计量单位》[1]中给出的为CA,其SI单位为Bq/m3,常用单位Bq/L。质量活度(massic activity)或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GB3102.9—1993[2]中的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总质量,符号为a,SI单位为Bq/kg。 在各种媒体包括科技期刊中,经常有人将这2个物理量混淆,造成错用或误用。 例如:“2006—2009年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铁矿石中238U、232Th、226Ra的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270 Bq/kg、68 Bq/kg、288 Bq/kg,而煤中238U、232Th、226Ra的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383 Bq/kg、51 Bq/kg、212 Bq/kg。”[3]由使用的单位“Bq/kg”来看,该处的“活度浓度”应该指的是“质量活度”或“比活度”,属于量名称错用。 又例如:“调查结果显示……活度浓度平均值为0.1 Bq/m3、0.6 Bq/m3;……平均活度浓度分别为386、793、3.0、36、48、548 Bq/kg。”[4]前半句中的“活度浓度”使用正确,后半句错了,从单位即可看出应是“质量活度”或“比活度”。同一句中,对不同的单位使用了同样的量名称,属于明显误用。 其实,从以上2个量的定义可明显看出其区别:一个除以体积,一个除以质量,因此,通常放射性活度浓度用于液体或气体,而质量活度或比活度用于固体。在使用这2个量时一般都会写出其量值(数值×单位)。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量值,就可简单快捷地对两者进行辨析,避免错用、误用。  相似文献   

2.
朱仁 《编辑学报》2004,16(2):104-104
在GB 3 10 2 .893中,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是同一个量名称的2种称谓,使用中可以互换,其法定单位为mol/m3 或mol/L。这就表明,只有物质的量浓度才可以用浓度替换,其他的量名称都不得称为浓度。然而,在科技书刊中,滥用浓度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HCl的浓度为0 .5kg/m3 ;Ca的浓度为0 .2 0 ;H2 的浓度为0 .0 5 % ;O2 的浓度为3×10 18L-3 。这里的4个“浓度”都属于滥用,是错误的,应使用各自规范的量名称。它们的正确表述分别为:HCl的质量浓度为0 .5kg/m3 ,或ρ(HCl) =0 .5kg/m3 ;Ca的质量分数为0 .2 0 ,或w (Ca) =2 0 % ;H2 的体积分数为0 …  相似文献   

3.
放射性活度浓度(radioactive concentration),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体积,其符号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核工业化学常用计量单位》[1]中给出的为CA,其SI单位为Bq/m3,常用单位Bq/L.质量活度(massic activity)或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GB3102.9-1993[2]中的定义为样品的放射性活度除以该样品的总质量,符号为a,SI单位为Bq/kg.  相似文献   

4.
郝欣 《编辑学报》2007,19(2):96-96
问在某刊中见到:“质量比浓度单位质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百分数,符号为%(m/m)。”这种说法正确吗?答不正确。1)没有“质量比浓度”这一量名称。此量规范名称应是“质量分数”或“质量比”,其符号为“w”。2)定义错误。如指某溶质的质量分数,定义应为“某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质量”。3)单位符号错误。质量分数的单位为“1”,也可用百分数表示,符号为“%”。在“%”后加“(m/m)”属干修饰单位符号,这是国际单位制不允许的。“质量比浓度”正确吗?@郝欣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h指数用于机构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Prathap和Schubert提出的h2指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并以1998~2009年"大分子化学"领域Web of Science论文数据为实例,利用自编程序,计算出该领域主要机构的h2指数,并与论文、引文和篇均引文指标得分与排序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数据结论表明:h2指数、论文、引文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述机构科研绩效的各个侧面;h2指数与论文、引文指标相关性很强,与篇均引文指标关联较弱;h2指数的统计粒度较大,可以用于机构的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6.
重新定义符号与符号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把符号定义为"被认为携带意义的感知",把符号学定义为"研究意义的学说",把符号学定位为"不仅讨论表意批判而且讨论解释",试图厘清一些混乱,例如西文中sign与symbol的混乱,以及因盲从西语产生的中文"符号"与"象征"的混乱。  相似文献   

7.
h指数的潜在缺陷——h指数精确注水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提出Hirsch等人定义的h指数计算方法隐藏着一个可以被精确注水的重大缺陷,作弊者可通过对关键点施加引用的办法,即对引文数据拦河建坝来达到快速提升其h指数的目的。针对其对引文数据价值和科学评价等潜在危害;通过正常引文数据图和注水引文数据图的对比给出识别办法;最后提出一些预防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Hirsch提出的 h 指数是评价研究人员科研产出的新指标,也可应用于高校学术水平评价。以CNKI为数据源,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2001-2010年间收录的关于植物病理的论文为样本,测算高校及各科研院所在植物病理专业研究水平的h指数,并运用 h 指数审视中国病理专业科研机构科研水平以及论文的质量和重要程度、创新性、实用性,体现其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h指数自2005年被Jorge E. Hirsch提出后,因其具有计算简单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而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者在h指数的基础上,对h指数进行修正,并提出了多种衍生指数。为深入了解这些同源性衍生指数间的关系,评估它们在不同层次人才评价中的应用效果,选择15种主要类h指数,以2008-2011年SCIE收录的农业科学领域114 643篇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15种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数据情况下A指数和m指数与作者论文质量密切相关;g指数、hw指数和R指数能更好地评价高产高被引作者;hw指数和χ指数在评价高产低被引作者时效果较好;π指数、χ指数、m指数、A指数、hw指数、e指数对低产高被引作者评价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博客h指数评价及其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博文数、点击量两个方面定义博客类h指数:hb、gb、Rb,对科学网总排行前30名科学家博客2007-2009年间数据进行计算,并将其与博文数、点击量、篇均点击量和链接量、网络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博客类h指数与博文数、篇均点击量之间分别存在中、高度相关性,认为博客类h指数具有一些新特点,在博客影响力评价方面将是一种有益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克服h指数评价个人科研能力时有可能出现多人具有同一h指数,从而无法进行细分这一缺陷,对h指数进行一次修正,设计出一种功能更强大、使用范围更广泛的hi指数,介绍hi指数的定义、原理和方法,并使用hi指数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部分作者进行评价以证实其效用。最后总结hi指数与其他几种形式相似的类h指数方法之异同,界定各自的适用范围,并指出hi指数的最大优点就是在整个评价过程中都贯彻发文量与被引量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叙事学理论一般把叙述方式分为"讲述"和"展示"两种.电视新闻借助概括式的解说与分切镜头共同完成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就属于"讲述",而电视新闻借助纪实性很强的长镜头记录新闻事件的精彩片断并予以相对完整的表现,则属于"展示".  相似文献   

13.
在科技书中,经常遇到下述情况: 例1:发光强度是指光源在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其计算公式为 I=F/ω坎[德拉](cd) (1-1)式中:F—光通量;1m; ω—立体角,sr。其中,1坎=1流明/立体角,而立体角ω=S/r~2,即1立体角(也称球面角)等于半径为r的球体上,表面积r~2与球心相对应的立体角。文中有以下几点值得商榷: (1)根据“为制定单位制和引入量纲的概念,通常把某几个量作为互相独立的,也就是说,把它们当作基本量,而其它量则根据它们来定义或借助方程表示。后者称为导出量”(见GB 3101—86)。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发光强度是七个基本量之一,为避免读者把式(1-1)误为发光强度的定义式,并使发光强度的定义更确切,式(1-1)前的一段文字应少做改动。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继承p指数的思想,提出基于引证文献的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q指数、基于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的综合性单篇论文评价指标pc指数,以综合评价单篇论文的学术质量。[方法/过程]选择图书情报学2013年的载文做样本数据,对pq指数、pc指数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发现在测度单篇论文学术质量时,pq指数不仅继承了h指数、学术迹基于引证文献评价单篇论文的优势,而且分别在数值区分度、计算过程复杂度方面优于h指数和学术迹。pc指数将单篇论文的引证文献、参考文献综合在一个评价体系中,不仅具有pq指数、h指数、学术迹的性能,而且为单篇论文评价方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具有全面反映学术论文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考古视域下来考量档案,其目的是将"档案"置于其本身的语境中,"回到档案本身"。计算机技术的冲击将"档案"逼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双套制"是其中显而易见的一个例子。在这样一个时代拐点来将档案放回其本体位置来考察,作者的意图是对档案进行重新审视,力求将其从繁复的附着物种抽离出来。作者运用福柯的知识考古方法,以福柯对档案的定义为起点,形成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接近档案的策略,并建立起档案的"派生树",区分出"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和"具有现实功能的档案"两种档案种类,最终回到"双套制"问题上,以说明两者应处于的"体"和"用"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以Web of Science为来源数据库,以上海交通大学的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 (ARWU)为样本来源,测算世界著名大学及代表性学科的h指数,分析h指数的分布特点,并进行h指数与ARWU评价指标体系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学科间h指数不同,不具有跨学科可比性;h指数与ARWU评价指标体系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李寿星  李松 《编辑学报》2006,18(3):185-187
指出了<辞海>1999年版彩图缩印本在量和单位基本概念上存在的7个方面的错误:1)称众多质量单位"习惯上亦用作重量单位";2)把量说成"数""数值"或"量值";3)把英制误释为英尺磅秒制;4)把量说成是单位;5)用"单位 数"表示量;6)将基本单元片面理解为原子和分子;7)将量纲式中基本量的指数说成"量纲".  相似文献   

18.
道家作为一个学派,通常老庄并称,正如儒家之有孔孟.但庄子对老子不仅有承传而且有明显的变异.故司马迁谓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而《庄子·天下》则言与老聃不同道.因为,老子法"自然"而倡"无为",却又把"无为"解释作"无为而无不为",且多言权谋、政治,这后来被黄老学派吸收发展成"君人南面之术",庄子则承袭老子的自然主义,而把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修正为纯粹的"无为",并设计出"自然无为"的理想人格.固应上溯老子,却应以庄子为主.  相似文献   

19.
用h指数这一直观有效的指标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的OPAC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类图书的h指数统计得出不同图书集合的"读者热衷度",通过对各类读者的h指数统计得出不同读者群的"借阅活跃度",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不同图书集合的"核心读者"以及不同读者群的"核心图书"等,从而有针对性地向读者推荐图书,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购买图书,并且实现馆藏的合理分布,提高图书使用率,使馆藏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0.
单篇期刊论文h指数的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建林  严明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2):145-148
综述单篇论著学术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并对其中由Schubert于2009年提出的单篇论著h指数方法进行实证研究。以图书情报学为例,首先基于2000-2005年的CSSCI数据计算出2000-2005年每年的图书情报学单篇论文的被引次数和h指数值,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论文被引次数相对较高、h指数相对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