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五彩荷塘水鸟戏莲图大盘盘高6.7厘米,口径38.5厘米,足径23厘米。敞口,弓形壁,双圈足(此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瓷盘所特有的造型),底部青花双线圈内绘花记款。大盘内满绘五彩荷塘水鸟戏莲图。图中荷花、荷叶,花繁叶茂,摇曳多姿。水中鹭鸟戏水玩要于莲实之间,空中两只水鸟戏逗穿梭飞翔,颇富灵性,栩栩如生,恬静自得。  相似文献   

2.
《收藏界》2007,(9)
清代青花瓷器,以康熙朝中期青花瓷为顶峰,在中国青花瓷史上也久负盛名。康熙中期青花瓷器,以其青翠艳丽的色泽、新颖多样的器型和著名的"青花五彩"而独步瓷史。特别是绘制戏曲故事和表现《三国演义》、《水浒》等军事题材的"刀马人"战争场面图纹和绘制笔触工整细腻、意境悠远  相似文献   

3.
康熙青花瓷器,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短暂萧条后迅速崛起,烧造出许多新颖别致的器型和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一新的青花瓷器精品。康熙青花瓷器,色泽青翠艳丽,绘画优美精湛,器型赏心悦目,令世人所瞩目,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海兽纹在明清瓷器图案装饰中广泛使用,其画面为海水与怪兽组成,故俗称为"海兽纹"。清代的海兽纹形体怪异,或似象,或如龟,或似马,或如翼龙,有着较强的立体感。虽然绘有海兽纹饰的器物较明代少,但是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清代康熙一朝的海兽纹器物,官窑  相似文献   

5.
杨俊艳 《收藏》2021,(2):54-59
釉里三彩,又称釉下三彩,创烧于清康熙时期的景德镇窑。其采用钴、铜、铁三种矿物原料作呈色剂,在生坯表面上分别绘画不同的图案,然后罩盖一层透明釉,再入窑中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因所呈现出来的效果为蓝、红、青三种颜色,故而得名。但因烧造技术难度较大,加之审美风尚的流转变化,故仅盛行于康熙一朝,雍正、乾隆等朝虽有烧造,但鲜有精...  相似文献   

6.
顺冶青花瓷器,处于明清过渡阶段,历史上的文献记载不是很多。过去人们对顺治青花的认识不太清楚,由于许多纹饰特征与明末崇祯青花风格相近,往往就把不易确认、模糊的明末民窑青花笼统地定为顺治青花,或者把一些顺治青花的年代定为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7.
一、五彩云龙图大瓷盘:高6厘米,口径34.5厘米,足径20.5厘米。敞口,弓形壁,双圈足(为顺治及康熙大盘所特有的造型),青花双线圈内绘花押图记。盘内满绘火焰云五彩侧面立龙图。龙面目苍老,昂首舞爪,张嘴伸舌,神态凶猛。康熙朝画龙头大、上颚短、下颚长,鬃发分束向后。龙身常扭曲成弓形,腹有一段下坠,腹部画成似蛇腹形。龙鳞密集,立体感强,龙爪伸展舒张,龙尾强劲逐渐收小。四周云纹画成火焰状。  相似文献   

8.
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釉里三彩蟋蟀盖罐(图1),堪称康熙釉里三彩瓷器的标准器。此蟋蟀盖罐为1952年陆士基先生所捐。口径12.8厘米,通高8.9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11.7厘米。器型浑厚挺俊,  相似文献   

9.
周公太 《收藏》2008,(3):81-83
常熟博物馆藏明清官窑瓷器达百余件,今择其中6件绘画瓷作一赏析。  相似文献   

10.
赵凡奇 《收藏界》2014,(10):39-48
《西厢记》以其曲折而美满的结局,优美而诙谐的唱词,成为明清景德镇瓷器常用的装饰题材。山西博物院馆藏的一件五彩《西厢记))故事碗(图l、2、3),形体硕大,情节全面,精描细画,五彩缤纷,堪称《西厢记》故事题材瓷器中的精品。该碗撇口,深腹,圈足,底书青花“制”字方款。口沿内锦地上有四个海棠形开光,开光内绘杂宝,外壁绘五彩(《西厢记》故事。  相似文献   

11.
高学训 《收藏》2006,(7):49-49
康熙朝青花瓷达到了前所示有的高度,而同时期的素三彩变是名重一时的低温彩釉品种之一。因以黄、绿、紫、白等彩料为主,不用红彩,故称。其工艺是在瓷坯上先按预定的图案进行刻划,待坯体干燥后以高温烧成无釉的素瓷,再将作地色的釉浇在涩胎上,待其千燥后,刮下花纹图案中应施其他色彩部分的地釉,然后填上所需的色彩,再一次低温烧成。最早的素三彩见于明代成化年间,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它的色彩除了黄、绿、紫外,还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创造了丰富多样、质朴洁雅的不同品种。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有一件瓷器珍品——"釉里三色"荷塘瓷瓶,人们常用"万件瓶"来称呼它。瓷瓶制于1959年,是当年景德镇陶瓷研究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而特制的一份献礼,曾陈列于人民大会堂20年。1979年人民大会堂第二次装修时,更换了一部分陈列物,瓷瓶随即撤回江西,入藏江西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尹青兰 《收藏》2013,(1):74-81
从当今存留的浅绛彩瓷作品看,时代大多集中在清同治和光绪病朝。当年,景德镇御窑厂和民间共有多少人绘制浅绛彩瓷,浅绛彩瓷其生产了多少,已无从考证。但我们现在还能在国内外的许多地方见到浅绛彩瓷。不能不说与当时浩大的产量有关。当然,艺术精品只是其中的极少数。从江西省博物馆收藏的浅绎瓷来看,既有像程门、俞子明等大家熟知的浅绛大家...  相似文献   

14.
五爪龙纹是中国封建皇朝的象征,在历朝瓷器上比比皆是,形象丰富生动、威猛有力。西方皇(王)室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象征之物——皇室纹章。明末清初时,在中国外销欧洲的瓷器上,常常应欧洲客商的要求而绘制一些西方国家的皇(王)室纹章图案,这类纹章瓷是中国外销瓷中最炙手可热的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周文昭 《收藏》2011,(12):I0043-I0048
《瓷之色》再版之际,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为此专门举办了“瓷之色”陶瓷展。就书的内容而言,马未都以十年磨砺,将他对于中国陶瓷哲学、美学的独特认识,以文学的语言表述了出来,而就展览而言,陶瓷的漫漫千年之路,也按照马未都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带给藏家不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罗磊光 《收藏》2007,(8):38-43
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渊源 素有“瓷城”和“第二瓷都”之称的中国醴陵,远在东汉时期就有大规模的陶器作坊。清雍正七年(1729年),广东兴宁移民廖仲威在醴陵沩山开设瓷厂,以手工拉坯,松柴为燃料,龙窑烧制。产品以碗、碟等粗拙土瓷为主,此为醴陵制瓷之始。同治元年(1862年),当地瓷业开始分为做坯、画坯、制泥“三帮”。  相似文献   

17.
高雪 《收藏界》2010,(3):61-62
光绪时期(1875-1908年),帝国主义不断入侵,内乱频繁,清朝政府的统治已接近尾声.景德镇瓷业虽然明显萎缩.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瓷器.与咸丰、同治二朝相比产品数量要多。  相似文献   

18.
陶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造型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9.
在陕西省铜川市建市五十周年之际孟树锋先生作为耀州窑陶瓷世家出身、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传统陶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又是国家授予的"国家级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成都和重庆的古玩市场,有时会见到一些壶、瓶、盏、炉等造型的绿釉和黄釉瓷器。因为绿釉的表面常泛出银白色,所以有的古陶瓷爱好者认为它们是汉代绿釉陶器,有的虽然能从造型上看出它们属于宋代器物,但是对于它们的窑口却一无所知。其实这类绿釉和黄釉瓷器是宋代四川广元窑产品。根据窑址发掘与调查材料,以及我个人所见的实物标本,本文拟对宋代四川广元窑的绿釉和黄釉瓷器进行简单介绍,以期有关古陶瓷研究者能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