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林业经济史是林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林业经济学科其他方面的研究而言,截止到目前,国内外对林业经济史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文献比较少。“中国近现代林业经济史研究”课题研究团队在对大量相关史料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之上,专门针对近现代各个时期的林权制度、林产品贸易、林业产业、林业税费政策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并结合政经制度、社会环境深入分析了各个时期林业运行的基本特征,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2.
3.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现代289名地理学家的籍贯、学历、职务、性别、年龄、主要研究方向的调查,运用列表统计分级分类的方法,探讨了地理学家的分布是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出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家的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刘钝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4):374-376
100多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历经坎坷和曲折,有辉煌的成就,有歧路的徘徊,甚至也有惨痛的教训,无数中国人为之奉献了智慧、心血和生命。为了探讨和总结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宣传和发扬我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敬业、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抢救、搜集和整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有关资料,已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15(5):513-513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姚远编审主持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JCX—W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150002.G01)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基金联合资助项目——中国近现代科技期刊史研究项目,于2003年12月在北京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基础局组织的验收。以席泽宗院士为组长的7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经过认真检查,一致认为该项目按期完成了预期目标,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建议结题,通过验收,并建议中国科学院继续予以重点支持。  相似文献   

6.
从近现代图书馆发展历史看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们的共同理想,更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近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与文化、社会的发展互为推动,社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动力;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无论对于社会与个人,学习是为了和谐、自由的发展,这些必然使图书馆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是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萌 《科协论坛》2007,(10):109-110
本文结合中国画在青花瓷器中的应用来谈谈近现代绘画。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粮食安全”,有很多说法。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认为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需要的足够食品”。这是一般可以接受的说法,似乎成为一种公认的概念。但是,由于各国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粮食安全指标有很大差异。一般包括粮食外贸依存度、粮食储备、粮食产量变异系数和低收入居民的粮食供应保障等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在12.5亿人口中有9亿在农村。粮食安全问题不仅与农民的命运息息相关,而且关系到全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党和政府历来十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境保护法理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善信 《中国软科学》1999,(2):69-74,84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艺术领域中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美术作为艺术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的建立,更是体现出国家对美术研究的重视。本文对近现代美术研究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陈浩 《科教文汇》2014,(29):16-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国情,培养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掌握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这门课程的独特定位决定了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着力培养并牢牢掌握多种素质能力,包括准确进行角色定位,积极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提高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对其内容的重新开发设置与改革仍然有着很强的必要性。转变教材形式,由教材简化史事向选择或通读主要典籍、全面了解史事转变;转变史学传统,修正与政治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史学体系,重建全面、综合的史学新体系;转变授课方式,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阅读和自学为手段,辅之以启发诱导和师生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晓卫 《科教文汇》2011,(28):142-143
本文以工科研究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工科研究生群体特点以及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代管理模式,重点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以人为本思想、自我管理理念在工科研究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佛教典籍中极其丰富的博物学知识及其著作,主要存留于佛教类书。文章从博物学的角度,以四部佛教类书(《经律异相》、《诸经集要》、《法苑珠林》、《释氏六帖》)为典型,分别从编纂宗旨、知识分类模式、古代博物学知识的扩展这三方面,论述佛教类书的博物学特色的演变过程,力求丰富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的内容、拓展其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5.
袁春芗  吴琦 《科教文汇》2014,(5):143-143,147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本文阐述了什么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义、我国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加快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值此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创建50周年之际,本文论述了对情报研究学科、信息和情报以及情报研究、信息分析和软科学研究三者关系的认识,并提出了我国情报学起源和情报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业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正处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转型中,传统农耕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农耕文化现代价值的意义。本文从传统农耕文化的内涵和特征切入,分析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嬗变,探讨农耕文化的思想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这对于我国西部地区农耕文化的传承、挖掘农耕文化对农业的现代价值、新农村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顾了最近100多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事业在中国发展的曲折历程,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科研项目管理问题和科技体制等问题对中国当代科技发展的作用。通过反思这一历史过程,我们得到了一些常识性却为人们所忽视的结论,希望对当前的科技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经验表明,运用模块将极大地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于此,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模块论进行了研究,并结合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提出以多重模块加快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