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学习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为依托,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在时空上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高校学生移动设备持有率又高,因此移动学习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进行移动学习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的情境设计、课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后的任务设计,通过课前和课后移动学习环节,激发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兴趣并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缺乏预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出基于移动学习平台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依托蓝墨云班课平台,将课前知识传递、课堂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巩固与拓展3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和创新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而教师、家长、学生一般更重视的是课中和课后这两个环节,课上学得怎样?课后作业完成得如何?课前这一环节则常常被很多家长甚至教师所忽视。其实,课前这一环节对下面两个环节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利用"课前学习单",让学生课前学习变得更加具有指向性、针对性、可控性,课上学习更高效、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课前可以通过相关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达到知识内化,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能力。对现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移动学习APP为主线的翻转课堂模式,对移动学习APP内容模块框架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5.
根据翻转课堂的理论把实用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在课前环节主要是进行实用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子的学习过程。课中环节是以学生们分组探讨交流,促进实用英语单词、语法和句子内化的过程。课后环节主要是进行测试和测评,进一步巩固学生们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移动学习的特点是可以实现学习的时时性,将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和无形中延长了学生们学习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根据合作学习的有关理论,在合作学习的运用中,基本教学模式的内容分为课前准备、教学组织两个阶段和环节。  相似文献   

7.
对分课堂强调师生权责对分,即将课堂分为以教师为主角和以学生为主角两部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从促进深度学习出发,结合高中物理学科特点,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分为课前微课、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四个环节,并以“电磁感应现象及应用”为例,探讨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做好经管类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和移动微学习理论,利用微信公众号和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按照课前准备、课中互动和课后提升等教学环节,提出了微信支持下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而以通货膨胀理论的讲解为例,进行了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解析,提出了促进其有效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移动技术的泛在性、及时性、交互性和多媒体性对于变革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与课堂教学实现优势互补。社会文化理论和移动技术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的移动自主学习、课中的教师教授与学生互动、课后的移动式合作学习以及贯穿课堂内外的形成性评价等环节。在两组大学生教学班级中应用该模式,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证明: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方面更具优势,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听、说、读、写成绩,教师在该教学模式中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成果导向理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逆向设计教学过程,顺应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需求。通过移动网络平台实现对教学环节的实时干预,分析、评估和反馈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构建了移动教学环境下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成果导向理论为指导,以移动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基础,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和移动平台的无缝对接,最后通过多环节形成性教学评价真实度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将对未来高校思政课实施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甚至会引发思政课的学习变革。深入探讨思政课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并就目前面临的阻碍以及如何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做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即移动学习。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依托,介绍了云计算下移动学习平台的开发及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索适合课上课下与线上线下教育新模式,以期提高教育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习通是基于微学习理念面向移动学习而打造的集课程学习、资源传递与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线上平台。长治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依托该平台,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三方面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实践中既有收获也有不足。基于此,本课程混合式教学将从课前准备、课中实施和课后发展三个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基于"问题化学习"的英语阅读教学流程包括三大环节五个步骤,即课前的个体自学,课中的小组学习、全班学习和自主设计,课后的提出新问题;课堂评价包括英语学科核心目标及"问题化学习"课堂特质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应用端的发展、移动APP的涌现以及智能移动工具的普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所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以云班课平台为例进行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个环节的应用实践,以问卷调查结果、教学过程分析两方面得出实践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完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移动应用端的发展、移动APP的涌现以及智能移动工具的普及,"互联网+教育"已成为目前教育教学所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以云班课平台为例进行移动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法,进行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个环节的应用实践,以问卷调查结果、教学过程分析两方面得出实践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完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课堂教学,是指对原有的课堂教学进行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宽的一种教学形式。从纵向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具体为:课前尝试探索学习、课中交流互动学习和课后实践应用学习。从横向看,将具体一节课中的课前、课后两环节延伸到课外,使课堂更加丰富和饱满,更具探索实践的时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一、构建大课堂教学的目标大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是由课前的尝试探索学习、课中的交流互动学习和课后的实践应用学习三个环节构成的。传统课  相似文献   

18.
较之项目学习模式,微项目学习模式更适用于高中课堂教学。文章以"酶的特性"章节为例,从课前、课中以及课后三个阶段,分九个步骤介绍了微项目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微项目学习模式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前展示可以督促学生"先学"课堂伊始,让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情况,这对学生课前自学有一定的督促作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运用导学案,先学后教、以教定学基本上成了绝大多数语文课堂的模式。但是如果不重视课前学习展示环节,学生的课前自学慢慢就会流于形式,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就会敷衍应付。如果教师重视课前自学成果展示,学生不论出于哪方面的原因,或学习效果、或自尊、或自豪感等等,都会非常重视课前自学。因此,课  相似文献   

20.
移动学习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下的学习革命,是未来学习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模式。微课是整合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案例的一种重要学习资源,当微课碰到移动学习后,移动学习变得更加高效与可行,本文通过微课促进学习的因素分析、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技术分析与微课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策略,旨在推广微课这一优质数字化资源,推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