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直以来,农业院校的动物性实验开设的项目多,动物种类多,费用高,教学效果差。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针对动物实验教学的具体问题,开展了部分实验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学模块,该文主要介绍在部分涉及动物性实验的操作中开展虚拟仿真教学的过程、方法及取得的效果,为今后更大范围地开展动物性实验的虚拟仿真项目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其他院校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提供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重视。与传统理论教学不同的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基于软件技术构建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给学习更直观的教学感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广西财经学院也非常重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开展,建立了多个虚拟仿真实验室,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本文在通过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广西财经学院东盟银行仿真模拟交易沙盘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总结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改变传统模式高校实验教育体系,提高高校实验教学安全性、时效性及管理可控性,切实弥补高校实验教学细节不足,使高校实验教学课程开展,能从多个角度同时切入.高校应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基本优势,做好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化发展角度,建立新的教育生态发展环境,促使高校能运用互联网+教育发展特点,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虚拟仿真实验作为一种实验形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虚拟仿真实验能够弥补传统物理实验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近几年,虚拟仿真物理实验发展迅速。"互联网+"背景下的虚拟仿真实验更加系统化,远程控制的实现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更加完整。虚拟仿真实验能够结合多种在线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更加自主高效。建立共享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和效率是未来虚拟仿真实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高等院校在实验教学上面临艰巨的挑战。《无土栽培学》作为农业院校园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配合实验教学的形式开展,普遍存在着成本高,周期长,时空局限等多种限制因素。结合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和《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本身的特点,讨论虚拟仿真教学的优势,浅谈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无土栽培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6.
截至2016年,教育部已建设了3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而公安学科相关虚拟实验室建设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建设成果较少.随着公安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科教兴警、人才强警战略的核心要素,公安专业课程虚拟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工作亟需进一步深入.以铁路刑事案件现场这一具有极强特点的现场为研究对象,探究虚拟实验室建设的需求、意义与目标,特点与基础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推进和全球疫情持续化的大环境下,本文对电工学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在优化现有实验教学内容和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同时开发了新的教学实验,建立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和要求的“线上+线下”“虚拟+实境”“独立+主题”“多方式协同”相融合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形成了“线上+线下”实验同步双向考评机制。实践证明,电工学系列实验改革确实提高了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论生物虚拟实验平台的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生物实验教学不能有效开展的问题,提出建设生物虚拟实验平台。阐述了生物虚拟实验平台在实验教学中可发挥的优势,剖析了建设生物虚拟实验平台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远程教育是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为远程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学生能不受时空的限制自主进行实验学习,我们申请了"基于Web的路由器配置虚拟仿真实验环境研究与实现"课题项目。课题通过对虚拟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一个虚拟化实验系统,为学生提供一个仿真实验平台。碰撞检测技术是虚拟实验系统中的关键技术。VRML技术只实现替身与对象之间的碰撞检测,当进行对象之间的碰撞检测时,VRML已不能达到检测的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借助WireFusion技术,实现虚拟实验系统中碰撞检测算法的方法和过程,解决了VRML技术中不能实现对象之间碰撞检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以“与时俱进”和“理论联系实际”为核心思想,在电力系统、发电厂等课程设置的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实验基础上,结合电网研究项目与案例,采取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举措,结合现代电力系统工程案例开展相关实验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并实践电力系统相关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对相关电网问题进行模拟和分析,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相关专业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处理实际工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实了电力系统电气技术数字仿真实验的教学内容,改善了实验教学的效果,也是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文化的建构,实质是大学人文精神的内塑.开放教育给电大带来的不仅是规模、平台、模式.而且,也给予了总结精神、内塑理念、倡导人文、创建品牌和张扬个性的机遇和时机.电大的教育层次和影响力可以定位于大众化教育和普及性阶段,但电大文化内核的刻塑却不能满足于大众化.相反,文化内核的刻塑更应深刻包含人文的理念和人性的归宿,更应超越体制结构和传统层级的束缚制约.  相似文献   

12.
用微波消化样品,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6种品牌卷烟烟丝、烟气、盘纸、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的钾、钠、钙、镁、铜、铁、锌、铅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在不同种类的卷烟中,烟丝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较高,卷烟盘纸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少,而烟气、吸收烟气后的滤嘴及空白滤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则较少.  相似文献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源泉。儒家伦理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对于有效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具体而言,孝悌忠信是培养公民个人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礼义廉耻则是构建国家与社会层面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4.
都市体育圈:背景、条件、意义和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都市体育圈产生的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都市体育圈建设的条件、意义和建设原则,旨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数词“十、百、千、万、亿”的组合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词“十、百、千、万、亿”除了作位数以外其他用法也很常见,虽然都是位数词,但是它们的组合情况有很大差异。本文试从构词能力和句法组合能力两个方面来具体说明它们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运用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指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除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生产、生活习惯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而形成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统性、广泛的群众性、参与的广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改变传统单一的办学模式,把生源、职教、就业视为整体同步发展,整体推进,形成产业化,以就业拉动生源,以质量推动就业,是办好职业的三大环节。  相似文献   

18.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由文化教育和伦理教育两部分构成,并且后者的训练是前者展开的基础与前提.伦理教育就是通过道德训练和美德激励的方式,引导人成为人,成为全人、大人、圣人.基于此一要求,当代伦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引导人回归伦理生活,培养人养成优良心灵,训练人担当超拔 自我的责任;其基本任务是培养人的伦理认知,训练人的伦理践行精神;其基本途径是引导人学会利用厚生.利用厚生之道,其实就是日常生活的小事之道和细节之道.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从每一天的平常生活内容做起,行为有规则,求利有限度,待人有操守,行事有担当.这是伦理教育的最好日常生活方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对中、美、日、英、俄、德六国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模式和路径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已初步形成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职前、入职和在职教育培训体系,但体育学科研究生导师专业化面临着完善导师监督机制、提升导师职业素养、完善导师教育发展体系以及强化体育学科“产学研”三方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