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资助的目的是以资促学,以资育人,以资强能,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意义重大。针对当前资助育人实效性的现状,文章阐述了提高资助育人实效性的新思路,提出不仅要改变资助观念、注重多维资助、完善制度立法,更要构建资助育人的多方评价机制,通过评价不断反馈资助育人路径体系,提高资助育人的实效性,进而不断完善高校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进入乡村振兴的后脱贫时代,这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采用资料整理、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式,从提质增效角度创新性提出“经济资助—思政育人—成长回馈”的“思政+资助”育人模式,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为推动后脱贫时代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精准资助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立足于大数据背景,从我国当前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剖析其主要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文章以大数据时代发展为契机,对高校精准资助工作进行了探究和分析,为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提供了客观公正的衡量指标,为资助评价多样化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让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赢得更多贫困学子的点赞。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必然要求。把握劳动教育和学生资助的融合度,以劳动教育强化资助育人的价值引领、扩展实践路径,在推进高校资助育人体系质量提升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大数据为时代发展提供新的契机。高校的资助工作目前存在资助对象识别不准、无法进行差异化资助等问题。将大数据和资助工作相结合,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资助对象。文章提出依据大数据建立适合学校的资助模型,实现资助的精准化、差异化,根据数据的变化动态更新贫困生数据库,将有限的资助资源用在真正需要帮扶的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6.
以主体性教育思想、心理契约、人文关爱理论为切入点,在对辽宁省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探索辽宁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通过政策宣传模块建设,展现人文关怀,通过资格认证体系确立,建立心理契约,通过教育辅导网络覆盖,体现主体教育,通过效果反馈机制完善,保障良性发展,以实现贫困大学生成长成才,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7.
以前的资助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当前资助工作需要从各层面入手,如物质支持、精神帮助、资质的宣传、效果评估反馈等,做到实事求是的评价才是资助工作的关键。在"科教兴国"的国家大政方针指导下,资助工作要贯彻落实到实处,规范的项目评审、有效的资助宣传、多样的扶持手段、严格的学生管理、显著的育人成效,成为考核资助工作是否到位的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教育强国"目标,多方面的关注学生需求,结合学生实际,结合地方实际,改进各项评价指标,全方位保障有困难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已经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在大数据社会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高校应把大数据的工作方式引入心理育人体系中,利用大数据的强大分析能力、精准的个体投送能力以及较强的预测能力更好完善高校的心理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校构建“大资助”育人体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必要举措。目前高校“大资助”育人体系建设普遍存在资助认定边界模糊、资助方式单一固化、资助过程粗放弱化、资助监督评估淡化等现实困境,高校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搭建数据平台、强化队伍建设、拓宽教育内涵、凝聚育人合力、完善评价标准等途径加强“大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努力提升“大资助”育人工作的有效性,实现高校“育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推广,微时代悄然到来,并逐渐影响着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资助育人的对象也产生了新特征和变化。微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积极探索平台建设,助力高校资助育人。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背景下,研究高职院校教学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高职院校教育发展意义。本文强调了大数据背景对高职院校教学的影响,分析了现阶段大数据在高职院校教学创新过程中的融入问题,并提出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体系、建设师资队伍的路径,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已经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现在的高校教育由于教材老化的问题,已经在传统教育的行列受到了学生集体漠视。受教人群能够接触网络资源,听到各种各样、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这不利于学校统一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传输教育观念,可能会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产生扭曲的心理。因此,用大数据的方式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再制定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方式,采用大数据去改变学生,是当代社会对高校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数据给高校教育管理带来深刻影响,教育大数据是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科学力量。通过对大数据教育管理相关概念梳理,总结大数据教育管理特点,并剖析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对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针对性建议,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与党中央同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的重视程度日益升高,高校结合大数据时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显得愈发重要。然而当前高校仍然存在可用数据不多、教育观念落后、实际操作方案少等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有阻碍的现状,为解决此类问题,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与教材文本、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相辅相成的方式,从根本上做到全面落实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课堂的改革方向及具体的实践应用。作者认为,现行的大学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着教授方法陈旧、模式单一、未能做到因材施教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如何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相互支撑的高校英语课堂中,引入SIOP教学理念,并将这个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的教学工具更好地为高职英语课堂服务,创新高校英语课堂模式,是本文的研究重点。希望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能够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处于前沿阵地,而民族团结教育则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高校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的探究,可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科学理论、实践方式、教育氛围等方面着手,以增强大学生民族团结进步意识。  相似文献   

17.
高校心理育人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物欲横流、科技发达、思想解放、个性开放的多元化发展时代,多元化的主流价值观极易为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造成困惑,使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做引导,有的学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严重,有的学生缺乏诚信意识道德失范现象日趋增多,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判断能力和鉴别意识。这些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以及祖国的长久建设。本文从学生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分析了构建心理育人机制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并提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创新性措施,以期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践育人是高职工科类专业培育学生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实际现状以及问卷调查阐述了实践育人的意义、分析了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5个行之有效的实践育人途径。该论文的研究对高职工科类专业实践育人模式具有积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资助对保障学生完成学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资助体系还存在认定不准、分配不合理和育人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资助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大数据技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的具体构成,并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平台的开发与实施为例分析大数据下资助平台的具体实施,进一步探讨我国高校实施大数据资助的措施,希望能为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迅猛发展的势头下,国内和国际的科技领域和生活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数据这一互联网科技也逐步融入高校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定影响,于是出现了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新问题,针对新问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和途径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日常融入性,同时提升学生主体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