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以"重评历史"为切入点否定革命,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历史上已有定论的人物及其历史功绩,继而企图达到否定历史的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沉渣泛起,对我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危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其迷惑性、渗透性、隐蔽性的传播方式借助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冲击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消解着大学生的"中国精神",动摇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为此,高校需开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批判、加强对网络及新媒体的监督和管理等有效对策以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百年以前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由其催生的"五四精神"一直激励着当代市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但是随着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死灰复燃,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政治观、历史观。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以"五四精神"还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当头棒喝是为十分必要,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五四精神"强化红色理论教育、积极宣传弘扬五四精神,以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云南滇西某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用数据显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理论自信影响的情况,着重从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认知、对历史的正确认知程度、对社会政治现实的态度三个指标点观察,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应提高大学生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辨别力,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社会环境健康因素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整合,同时重视社会实践,提升国史国情教育的直接感受性。  相似文献   

4.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种影响较大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潮。在21世纪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没有消遁,反而通过隐蔽而巧妙的转变实现了互联网时代在高校传播的"华丽变身",具体表现为:以传播主体角色的改变实现错误思潮在大学生中的传受趋同;以传播内容的简单化和碎片整合迎合高校学生的阅读特点;由传统的线性传播转变为裂变式的传播以扩大其在高校的影响;通过转化传播方式实现对大学生群体的精确影响和隐性渗透;由被动倾听变为主动参与来实现错误思潮的扩散。为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高校传播的新特点和新动向,增强应变能力,不断消解该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思想侵害。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党的事业的未来,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事关党的执政安全、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目标。新时代要善于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和方法,多维建构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路径。通过坚持高校党委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工作的领导,巩固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强化主流社会思潮的正向引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全面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当前也面临挑战,特别是受各种社会思潮,社会不良风气,历史虚无主义言论的消极影响,大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尚未形成,少数大学生荣辱观缺失,大学生价值观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价值困境”。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是切实提高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一个国家的明天,取决于青年。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后辈。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明天,是我们民族的未来,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当今社会上各种思潮的涌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个人主义、功利化以及价值观念弱化等思潮,这都会极大地影响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因此,国家、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己都应该认识到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共同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自传入中国以来,由于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相对立的历史虚无主义,有必要从历史的维度,通过比较的方法厘清历史虚无主义的非科学性,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新时期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挑战,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认识和信仰。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当代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和蔓延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政治认同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要有效化解和抵御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用其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实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矫正唯功利主义倾向;以全球视野的战略眼光引导大学生理性审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引导大学生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树立科学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根本见解。在历史研究整个过程中,需要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立足客观历史事实维度,用中立性视野,把孤立的历史事件置于人类社会的历史浪潮中去研究和解读。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即唯物史观教育,来规避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是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这就在哲学范畴根本地击破了历史虚无主义。本文首先从历史虚无主义的发展沿革入手,进一步阐述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最后通过唯物史观视域下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党的"十九大"后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唯物史观教育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就变得更加紧迫,对这一领域的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已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种文化思潮汇聚,影响着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文化价值观念取向、文化创新意识等,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程度,又直接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因此,研究当代文化思潮对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影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重视的内容和任务。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对国家认同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政治素质,还关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以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边疆稳定。当前,虽然国家积极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寻求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但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泛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化、成长环境迥异、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被严重削弱。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在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化理论的指导下,探寻合理有效的路径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3.
政治认同对当今社会整个政治体系的持续稳定发展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政治稳定的基础。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和谐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向是否能够顺利前进,关系着社会主义的和谐是否稳定运转。互联网的兴起给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也产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从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切入,分析互联网对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高政治认同的实践、进行和探索愈显迫切及重要。  相似文献   

14.
青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发展.网络文化境遇下,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危机表现在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两方面.其一,政治认同下降,表现为政治信仰动摇、政治参与不理性、政治效能认同弱化;其二,文化认同危机,体现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下降、文化自信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足.新形势下,加强网上和网下的国家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网络治理能力,最终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是社会思潮的关键载体,也是最容易受社会思潮影响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直接决定着我国的未来。所以,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加强有关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通过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其对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为今后开展有关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化认同会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推进。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挖掘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以文化认同视角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提出文化认同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与追求。而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幌子,假借我党历史上的错误与毛泽东晚年的失误,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企图扰乱人心,以史亡国,把中国拉向资本主义的轨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影响恶劣。为此,高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正确看待毛泽东晚年的失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通过现场教学的实践模式,红色资源的教学模式,缅怀先烈、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开创未来,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是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的现实意义、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是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本文从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的现实意义、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策略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思潮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从西方传人我国,由于种种原因,它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思潮激发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增强了大学生世界观的理性化。从消极方面看,后现代主义思潮导致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多元化、政治价值观的模糊、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缺失。因此,必须提出针对消极影响,探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