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华南师范大学167名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即时的英语句子阅读判断作业和延时的英语句子续译作业,从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两个方面考察学习者对英语中动结构的习得。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者对中动结构的判断正确率显著低于其对同一动词的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判断正确率,并且阅读时间更长;学习者对中动结构的续译成绩显著差于其对同一动词的主动结构和被动结构的续译成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跨语言的比较来探讨中动结构的共性与个性.文章先从英语的中动结构入手,总结出了中动结构的一般性特点,继而对Sinhalese语、古希腊语、法语和德语等语言的中动结构进行跨语言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有中动形态标记的语言来说,可以直接根据中动标记来确定.而且,有形态标记的中动结构与反身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甚至可以通过这种关系的远近来对语言进行分类,如单一式中动结构和双重式中动结构.但是,这些结论都不适用于汉语,因为汉语没有形态上的中动标记.基于此,我们认为中动结构应从语义上找到共性.  相似文献   

3.
冯荣荣 《海外英语》2011,(10):319+356
中动结构是英汉语言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以往研究都是从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研究。该文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中动结构的主动态、被动态进行比较,分析其不同的认知基础:受事图形化,施事背景化;图形相同,角色不同;背景不同,其突显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首先通过英语和汉语分析了最佳的角色调配是中动结构构成的原因,然后分析了中动结构受事作主语及后跟修饰语的特点。根据这个特点分析了藏语存在中动结构的语言基础,最后例举了通过田野调查得到的中动结构句子。  相似文献   

5.
“中动结构”(“MiddleConstruction”)是英汉语言中一种特殊的句型.它通过“中动词”的巧妙的运用实现了动词从表动作到表状态的变化,赋予了语言运用更多的涵义.不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该动词的用法又有着细微的差别.本文拟从语义特点、属性、条件、形成等方面分别对英汉中的中动词作一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尽管汉语"中动结构"这一概念在学界确立不久,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动结结构作为跨语言普遍存在已是不容质疑的事宾.各语言中中动结构并没有独特或完全一致(uniform)的句法,具有跨语言普遍性的是中动语义(middle semantics).该文从认知的角度,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分析英汉"中动构式(Middle Construction)"语义特征、语义限制及其认知理据并进行对比研究,探寻中动结构在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理解,也能深入了解英、汉语的不同语言属性及其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7.
中动结构的行为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动结构现象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对中动结构生成机制及其动词的归属研究上.文章在总结已有文献对中动结构的研究基础上,从认知语法句法分析的行为链模式及能量传递的观点出发,分析了中动结构所反映的典型事件模式在信息传递及状态改变等方面的具体体现,以期望加深现有的对中动结构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中动结构有着跨语言的不同的表现形式,从而对翻译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分析了中动结构中语言的特征,解释了中动结构主语的主动、积极、及物性,又能符合其主语不充当施事的事实,解释了翻译中英汉不对等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动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在各个语言体系普遍存在。其共性显而易见。但就其个性差异而言,跨语言对比研究却为数不多。该文从功能主义以及认知语法的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英汉双语的中动结构,找出其在各自语言中的特点,对比其异同。研究表明,英汉中动结构无论从形式主语的表现形式、中动词的选择还是修饰语的使用上都存在差异,从而也足以解释汉语中动结构比英语中动结构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变化更为丰富的现象。因此,构成了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动结构过程中的错误发生动因。了解英汉中动结构的差异对于英语学习者自觉地掌握其差异,实现两种语言间灵活、准确的语码转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对意大利语和汉语动结式的句法构成、语义关系和语义限制等方面进行考察,比较两种语言动结式的结构模式,分析其在语意限制、语序、句法构成和语义指向方面的差异,以期对意汉两种语言的动结式的结构特点有更详尽的认知,从应用角度来看可以帮助第二外语习得学生避免因母语习惯的迁移造成动结式的误用。  相似文献   

11.
王朝萍 《海外英语》2022,(15):219-220
中动构式是语言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结构,该研究对英文中动构式的结构和意义进行研究,建立分析框架,全面地揭示英文中动构式的本质,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高职英语教学。研究发现,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较好掌握英文中动构式的分类、主语的特点、动词的及物性和修饰语的特点对于中动构式意义的理解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英汉语中动句的句法结构、中动词的形成过程及语用特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英汉语中动结构的异同,并简单探讨了中动结构形成的认知动因。  相似文献   

13.
程妍 《考试周刊》2007,(10):37-38
许多语言学家从判定和语态方面对中动结构小句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旨在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运用功能语法的作格和及物性两大分析理论,以及功能语法对语态的不同诠释,与其他语法对中动结构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展示功能语法比其他语法更注重语义,更强调形式和意义的联系,从而说明功能语法不仅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具有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15.
中动结构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句型,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大量存在,它的特殊性使它从普通的句式中脱离出来,一直是国外生成语法学家们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动结构又被称为中间结构,在英语中被称为middle construction或middles。许多学者将其定位于介于主动句和被动句之间的特殊结构。试比较以下各句:  相似文献   

16.
郭新新 《海外英语》2022,(18):73-74+77
汉语中的动补结构由于其语义复杂性和结构多样性备受学界关注。在研究内容上,相关研究从配价语法、转换生成语法、构式语法、心智哲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类型学等方面展开;在研究方法上,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动补结构进行研究。文章从类型学的角度对已有动补结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动补结构研究的跨语言、跨学科趋势,并且结合语言习得和技术运用进行动补结构的跨语言对比述评,对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动结构一般被认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主语、谓语动词和修饰语,其中修饰语主要由副词实现。副词可以对事件、状态、过程等等进行语义上的修饰,具有赋值意义,评价理论是一种赋值语义研究,研究言语者怎样通过语言表达式给予对象一定的价值意义,所以从评价理论视角分析中动结构具有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中动结构具有评价意义的功能,能够通过自言的介入方式,鉴赏事物属性,并通过语势调节对事物属性进行强势。  相似文献   

18.
语言理解眼动研究的争论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眼动记录法是当代心理学界进行语言理解研究的一种重要技术。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到,目前这一领域研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眼动控制的本质、串行抑或并行加工两个问题上。而在未来,对语言理解的眼动研究将会集中于口语理解的眼动研究、眼动与ERP的结合、宏观层面语言理解、语言理解的个别差异、不同语言间的眼动比较研究等方面,未来语言理解研究的新成果将会更多地建立在眼动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冗余性是语言的基本特点之一,目前关于语言冗余性的研究虽有许多。但大多以西方论著居多,举例也多从西方语言中摄取。对日语中冗余现象的考察则分析少之又少,鉴于目前现状本文将会从语言结构中的冗余和语言使用中的冗余两个大的方面对日语中的冗余现象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句法是语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研究连贯言语的规则及在交际中组词造句的方法。复合句是句法中的基本单位之一,较之简单句、词组等其他语法单位,结构更加复杂多变,所以复合句向来是语法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语际比较是研究和分析不同语言间的结构异同点,从而揭示出被比较语言结构的特性和共性的有效方法,它有助于语言学习和避免由于本族语的干扰而造成结构上的错误。本文分析了英、俄两种语言在定语从句上的异同,有助于英、俄零起点学生的语法学习,从而揭示语言比较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