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张晓烨 《大观周刊》2011,(22):71-71
即是通过了承销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发审委层层审批,因招股说明书披露不实遭到媒体质疑,在原定上市昏当天宣布暂停胜景山河IPO。本文试图从胜景山河如何利用会计手段进行虚增销售收入、掩盖造假行为、信息披露不实、多层监管不力四个方面浅析胜景山河IPO造假事件。  相似文献   

2.
温云云  高欣欣 《传媒》2021,(15):91-93
2021年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正式生效,丰富和完善了对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相关解释和界定.一方面,该法强调以法律权威充分保障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在合理限度内给予媒体采访报道自由;另一方面,该法也为媒体依法行使舆论监督权划清了规则底线,保障了舆论监督的合法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本文就《民法典》颁布实施后,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报道的合理空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刘志宣 《新闻大学》2006,270(3):91-93
"批评性报道"这一提法,不仅与新闻报道本质意义难以吻合,而且极易导致操作上的负效应,以至媒体批评权无限扩大,报道的客观性、公正性丧失.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批评性报道"提法是否科学提出质疑,以划清新闻舆论监督功能与主观性批评文体的界限,进一步明确新闻报道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任庆 《青年记者》2021,(4):73-74
舆论监督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践行舆论监督责任、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形式。在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生态十分复杂,主流媒体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报道已经成为一大课题。本文认为主流媒体需要把握好六个要点,才能做出优秀的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搞好舆论监督报道是传统主流媒体的职责之一,也是其提升舆论引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下,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报道应继续增强,以确保传统主流媒体在舆论监督中的主导地位。笔者认为,电视媒体要从实际出发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将"注重用镜头揭示存在问题、坚守客观公正的媒体立场、追求积极正面的社会效果"作为落脚点,力争通过报道来取得解决问题的实效。一、注重用镜头反映存在问题2014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之一,工会主办、主管的工会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报道有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但近年来,工会媒体上的舆论监督报道越来越少。作者分析了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并对如何做好维权报道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录宾 《中国广播》2012,(10):68-69
新闻舆论监督具有很强的震慑力,好的报道往往在社会上会形成极大的反响。一篇成功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应该同时兼具解决问题与凝聚人心两大功效。在当前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做出与其地位相匹配的新闻舆论监督报道。  相似文献   

8.
牧野 《新闻世界》2009,(10):128-129
作为媒体,舆论监督是一个重要职能。综观批评性报道,其重头戏在于揭露性或者批评性报道。所谓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最近几年,由于揭露性报道的增多,媒体出现了批评性报道泛化的现象。一些媒体过度热衷于寻求刺激性、轰动性的新闻题材,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深度变革与重构的时代,媒介的边界正在消融,媒体融合正成为国家重塑主流新闻传播体系的战略任务。作为深度报道的类型之一,肩负着明辨是非与澄清谬误责任使命的舆论监督报道,在融媒体时代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在深度报道近年来呈现萎缩或弱化的背景下,舆论监督报道的守正创新面临哪些挑战?2022年中国新闻奖首设舆论监督报道奖,以此为契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主流媒体应如何发力?本文以近年来中国新闻奖获奖的舆论监督报道作品为例,尝试探析舆论监督报道在融媒体时代,如何更好地守正创新,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王瑞良 《青年记者》2007,(14):39-39
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现在,很多媒体把它当作“经营媒体”的一条捷径。那么,对于众多媒体来说,这条捷径是不是都能走得通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深度报道"现在是各家媒体的时髦的话语,可什么才是真正的"深度报道"呢?在很长一段时问里,"深度报道"是和舆论监督报道划等号的.1994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开播,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焦点访谈式的深度报道也被众多地方媒体所认同和仿效.发展到今天,对时效性的追求发展到了极致,电视直播变成了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个时候深度报道同样面临着困境和突围.  相似文献   

12.
朱文丰 《今传媒》2003,(4):54-55
从3月份“孙志刚事件”(大学毕业在广州工作的孙志刚因没有携带证件上街,被送进广州收容遣送站,两天后“蹊跷”死亡,后经法医鉴定乃毒打致死)发生到4月份《南方都市报》率先报道,然后引起全国媒体联动报道,并形成强大舆论监督以促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调查并严厉查处“孙志刚案件”,可谓是在“非典”时期一次非常舆论监督事例。分析此次舆论监督传播事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次我国媒体监督互动及对舆论良好传播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3.
财经类典型报道的价值 从财经媒体典型报道的发展来看,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促进企业改进生产经营.当某企业的先进经验和战略被报道出来后,很多企业都会以此为借鉴,向其学习,谋求对本企业的管理或者战略进行优化.这类报道常常形成一个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揭露性报道,即深入揭露隐藏在公共机构、企业、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舆论监督。”靠着成功的揭露性报道,《财经》在证券市场迅速走红,《焦点访谈》闻名海内外,《南方周末》也迅速崛起……有了这些成功的例子,媒体开始群起跟之。于是,出现了揭露性报道泛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传媒在这些官司中又常常遭遇败绩,说明一些媒体在舆论监督的操作、记者在批评稿件的采写中的确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报业竞争日趋激烈,舆论监督报道似乎成了媒体争夺读者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所有的舆论监督报道中,除了反腐败、灾难、法制及有悖人伦的社会新闻外,医疗卫生战线中医患纠纷方面的报道,也成了各家媒体特别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只想就医患纠纷报道认识中的误区及其对策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新闻同仁。 报道定位──屁股坐在哪里? 应当说,我们卫生新闻记者在选择舆论监督报道选题时,一般都比较公允,都能冷静地分析一桩医患纠纷的是是非非,都能作出一个比较公正的判断,都还是能够从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传媒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少媒体都开设了以舆论监督为主的节目或栏目。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舆论监督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又容易引发新闻官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开展批评报道难度大。那么批评报道究竟难在哪里?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通过媒体将政府机构等公共权力部门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出来,进行公正恰当有力的批评,以舆论的力量达到约束和监督的目的,具有时效性强、辐射面广、透明度高、震慑力大的特点.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舆论监督,从党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要求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介的不断融合发展,融媒体时代大幕正式开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经济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报道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且不可或缺.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各类门户网站、新媒体、自媒体平台,对于经济报道尤为重视和关注.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融媒体时代经济报道如何更"接地气",有效增强经济报道的可读性与趣味性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