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年制第六册18课《列宁和卫兵》写新战士洛班诺夫第一次站岗,不认识列宁,坚持检查列宁的通行证,发现果然是列宁,他非常不安,向列宁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这里学生对卫兵称列宁为“您”能理解:表现了卫兵对列宁的尊重、崇敬、爱戴。但是对列宁称卫兵为“你”就不理解了。有的学生认为卫兵是一个年轻战士,而列宁是革命领袖,因此列宁可以不客气地对待卫兵。这种理解是不恰当的,有必要向学生讲清:在俄国“您”和“你”  相似文献   

2.
修政德是“讲政治”题中应有之义马博宣列宁曾经指出,国家政权是“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们学习江泽民同志“一定要讲政治”的讲话,也必须从总体上抓住国家政权这一“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这就是要从巩固国家政权的高度,深刻领会“一定要...  相似文献   

3.
这本书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一年写的,主要是为了驳斥考茨基的著作“无产阶级专政”。在这以前,列宁就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和“国家与革命”的第六章中揭露了考茨基的反动的观点。列宁在这些著作中指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曲解就是关于无产阶级专的问题。这本书是列宁在写成“国家与革命”一书后的一年写成的。在这一年中进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且革命巳得到巩固。如果考茨基的观点是偶然的话,那么在十月革命以后就应当改正过来。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相反,考茨基却对十月革命进行了诽谤。列宁在这一本书中指出考茨基已经完全走进了帝国主义的阵营;同时揭露了考茨基是如何堕落下去而成了无产阶级的敌人。  相似文献   

4.
列宁曾经指出:“在《资本论》中,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不必要三个词:它们是同一个东西」,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①又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辩证法也就是(黑格尔)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如何理解列宁关于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这一论断呢?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首先是说辩证法不能脱离认识论,必须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和看待辩证法。首先,辩证法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从总的目的和作用来讲,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  相似文献   

5.
在《六个“墨水瓶”》的教学中,应注意挖掘词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其感情内涵。如抓住“墨水瓶”这一关键词,使学生明白这个词为什么要加引号,理解“墨水瓶”在特殊环境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重点句“在这样困难的环境里,列宁仍然坚持学习”中,“仍然”一词是理解的关键,尽管课文中没有说明列宁被捕前的情况,但由“仍然”一词就可以联想到:列宁平日就十分注意学习,被捕后尽管条件很恶劣,但他还是没有间断。 在“列宁想了个非常巧妙的办法”中,“巧妙”一词是什么意思?这个办法又巧妙在哪里呢?这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后面的三句话。第一句是说他怎样解决书写工具的(瓶、墨水、纸);第二句是“牛奶干了,什么也看不出来”,暗含着敌人没有发现秘密的原因;第三句是“书  相似文献   

6.
<正>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运动”的理论(简称“灌输”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工作学说的重要贡献。正确理解和运用列宁的:“灌输”理论,对于我们当前有效的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但是,近几年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人们对“灌输”这个词似乎不太提了,有的甚至于把“灌输”和  相似文献   

7.
试论列宁“灌输”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列宁“灌输”思想的全面考量可知,列宁的“灌输”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就其出发点和目标指向上看完全是一个政治启蒙和主义信仰的问题。对这一思想持否定态度的学者是没有注意到列宁所倡导的“灌输”与西方教育哲学家所反对的“灌输”有本质上的区别,没有注意到我国德育与西方德育在概念上的区别,因而在学术研究上犯了一个“指鹿为马”的错误。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列宁的这一思想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灌输的文本解读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霞  王宗枫 《文教资料》2007,1(18):174-175
灌输被学界普遍理解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以列宁的有关论述作为这种理解的根据。然而在列宁的本意中他是把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词来运用的,澄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灌输的内涵。而列宁如此使用灌输给我们的启示在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合法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应该是灌与输的统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扮演主体角色这样三点。  相似文献   

9.
说起幻想,有人总爱把它同小资产阶级的想入非非相提并论。这种看法未必正确。难辺无产阶级就不能够、也不应该幻想么?我们从革命导师著作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者都是敢于大胆幻想的人。“应当幻想!”早在一九○○年,伟大的导师列宁就用火焰般的热传,提出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当时的俄国,反动的警察统治还十分猖獗,列宁却毅然提出“我们应当幻想的事情”。那就是:革命风暴已经来临,革命者应立即着手创办一张全俄政治报纸,进而成立一个革命家组织,将人民唤醒,就能一举“把俄国翻转过来”!这在当时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这一大胆幻想,激励了多少革命志士为它去斗争去献身呵!以后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初,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围绕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方式问题,提出了党“总的领导”的思想。具体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决条件;注重运用党“总的领导”的方式、方法;加强监督确保党“总的领导”的政治方向和贯彻落实;培养各条战线高素质干部,提高党“总的领导”水平;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巩固和加强党“总的领导”。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列宁关于党“总的领导”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和思想借鉴。  相似文献   

11.
胡青 《南昌教育》2006,(7):55-55
《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列宁生前往事的文章,讲述了列宁在不知道养蜂人住址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观察,发现了蜜蜂往附近的园子里飞的规律,列宁根据这一规律找到了养蜂人。这篇文章理解起来不难,上课时,我让学生通过初读感知、自读自悟、重点悟读、讨论交流等,很快理解了课文,明白了道理。然后便到了最后一个环节,我问:“列宁能根据蜜蜂找到养蜂人,从这可以看出列宁是个细心观察的人,我想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过许多细心的发现,来,说说吧!”  相似文献   

12.
在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间,我国哲学界曾经进行过关于“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问题的讨论。后来,由于那个“理论权威”插手,使那次讨论偏离了方向,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压了下去。现将一九七九年报刊上重新开展讨论以来的情况简述如下: (一)对“一分为二”的理解一种意见认为,“一分为二”是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的简明的准确的表述,它恰当地指明了辩证法的本质特征。首先,列宁说  相似文献   

13.
列宁创立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或者甚至少数国家中首先胜利的学说(以下简称为“一国首先胜利”学说)的依掘是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这种说法颇为流行,为一般人所接受。此说的理由是:列宁是在《论欧洲联邦口号》(1915年)一文中首次提出“一国首先胜利”学说的,其根据就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由于这个规律的作用,使得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从而使“一国首先胜利”  相似文献   

14.
灌输,首先是列宁肯定的。列宁在指导俄国的革命斗争中,精辟地指出:“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又结合中国的实际,深刻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没有进步的政治工作去执行这种贯注,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官长和士兵的一致,就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情”。明确指出了“进步的政治精神”是靠“进步的政治  相似文献   

15.
列宁逝世前留下的“政治遗嘱”和邓小平离职前所作的“政治交代”,其基本点都是对党的高层领导班子建设以及有关重大政治问题的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比较和研究他们的这一思想,对搞好新世纪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三点三路”教学法综合了许多教学法的优点,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自学水平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市进行“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实验已将近五年。这期间,我们听了不少有关的课,多次参加了有关的研讨会。现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谈点体会。  一、理解“三点三路”是应用“三点三路”教学法的基础  弄清“三点三路”的意思,是运用这种教学法的前提。何谓“三点三路”?三点就是重点、难点、特点;三路就是作者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重点”指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着重理解和掌握的…  相似文献   

17.
研究黑格尔哲学的同志都会注意到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评价黑格尔重要的哲学著作《逻辑学》的一段话,列宁说:“在黑格尔这一部最唯心的著作中,唯心主义最少。唯物主义最多。‘矛盾’,然而是事实!”对于列宁的论述许多人以为,列宁这里所说的唯物主义最多,实际并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唯物主义,而是指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革命的辩证法。如黄枬森主编的《(哲学笔记>注释》就持这种观点(见此书第319页)。笔者认为这种理解缺乏充分的理论根据和充足的事实依据。 关于什么是唯物主义,怎样使用,在什么意义上  相似文献   

18.
列宁“政治遗嘱”的思想主题就是要探讨象俄国这样的小农占多数的落后国家如何走向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问题。由此,列宁在“政治遗嘱”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观点、新构想。如不同社会主义类型与社会发展的多样性、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渐进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的相容性、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的“合作制的社会主义”理论构想等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学说的新鲜独特的重要思想。列宁的这些创造性探索表明了其“政治遗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无疑会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要善“抠”     
“噢,通行证,我就拿。”——这是《列宁和卫兵》中列宁说的一句话。一位老师教学至此,在“噢”字上做了一番文章:师:这里的“噢”是什么意思?生:是列宁想起应该出示通行证。师:列宁不知道应该出示通行证吗?生:知道。师:列宁为什么不主动出示呢?生:因为他工作很多、很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二七七)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的学说,是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在自己的许多著作中,一再地研究和论证了这一规律的作用和意义。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发展的不平衡性和跃进性,是必不可免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底最高阶段”,人民出版社版,第六六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