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课堂是主战场。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首先需要了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要求,其次要掌握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路径。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一体化的观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路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中明确指出:"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许多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往往只考虑"知识和能力"这一层面上的目标,这样做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三维目标"的提出,是当今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为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把它们融为一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如何运用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获得提升与发展,以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已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这个解释列举了“语文素养”的外延,也就是“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有这么一段话:“通过九年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是丰富的,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际展开。”据此,刘真福先生在《谈“语文素养”》(《语文建设》2003年第4期)中认为应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视为语文素养的三个方面,用这三个方面来统摄所列举的各个具体内容,这样才较为全面、稳妥。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属于知识和能力范畴;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属于过程和方法范畴;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都属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范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情境化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较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切合"《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素养"的目标,是值得语文教学工作者去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激情为宗旨,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求  相似文献   

8.
徐丽 《中小学电教》2009,(10):39-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通过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我们总结出"语文课堂教学四结合",有效地促使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获得  相似文献   

9.
蔡占军 《学语文》2007,(4):19-19
新课标中明确界定:语文课程目标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笔者一直信奉"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鉴于此,作为一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使教科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有效地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很多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尝试性地对课内课外的文本进行重组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理念中,首先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体现这一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3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朗读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应当怎样来认识三维教学目标,将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获得进步与发展,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讲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知识的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的提升和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多种途径,我认为演讲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动。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蒋念祖:《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语文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同步发展,也就是既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又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扬州语文教育界在顾黄初、洪宗礼、郑万钟等前辈的指引下,一直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何永刚 《甘肃教育》2014,(11):39-39
正《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一建议的实质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统筹课堂中的各类元素,创建一个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多方统筹,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综合提出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是"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语文素养是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整合,良好的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这种新提法突出了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强调语文素养是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着眼,全面提高学生各方面素养。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通过语文实践,使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实践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与自然界有关的物质实践、与社会生活有关的交往实践、与各种符号有关的符号实践。语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笔者在语文日常检测试卷中看到一些命题,深感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忽略学段特点,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的。这三个维度各代表一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都注重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