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建都平城(今大同)期间留下的一座历史丰碑,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它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了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石窟是我国古代雕刻…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石窟雕塑是祖国灿烂的文化艺术遗产,散布于华夏大地的古代石刻作品是数千年来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在历史长河的冲刷下,不少文化艺术淹没、消失了,而硬质材料的雕刻作品却长久地留存下来,成为艺术遗产中的至宝,可以说这些雕作构成了一部珍贵的“石头书”。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也有幸保存着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石头书,那就是灵隐飞来峰石窟佛教造像。  相似文献   

3.
关于6世纪中国七尊像中的螺髻像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6世纪中国七尊像中的螺髻像之研究[韩]金理那著,洪起龙译一、序言从中国佛教雕刻史看,进入6世纪后,以前带有印度或西域样式的佛教雕刻逐渐减少,中国化之倾向开始明显。云冈、龙门、巩县和天龙山等处的石窟,这些石窟的历史记录、窟内龛室的造像之旁以及碑像的...  相似文献   

4.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著名石窟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次由国家主持经营的石窟.在吸收融汇印度、西域、凉州等石窟造像风格后,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且加以创造,形成了具有我国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的北魏石窟艺术风格,对我国早期石窟的开凿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须弥山石窟即是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而开凿的,在窟龛形制、造像题材、雕刻手珐、艺术风格等方面均受到来自云冈石窟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一定的时代共性。  相似文献   

5.
甘肃石窟雕塑艺术概论胡同庆甘肃石窟规模宏大,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实属全国之冠。甘肃石窟主要是佛教石窟寺,而洞窟建筑、雕塑、壁画是佛教石窟寺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雕塑——人们的膜拜对象——是石窟寺的主体。为此,介绍和专论甘肃石窟雕塑艺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李宁 《考试周刊》2008,(6):150-152
佛教寺院,佛教石窟和其它佛教艺术品,伴随着佛教的传播也应运而生,保存至今的佛教遗存和遗物成为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之一.而佛教石窟在佛教遗迹中,又以其特有的艺术风貌和丰富的遗存,令人刮目相看.中国石窟遗迹,地域分布之广,保存数量之多,绵延时间之长,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见的.佛教石窟艺术的出现是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并和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结果,作为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具有巨大的旅游魅力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石窟艺术在佛教艺术中占有十分显要的位置,中国的石窟艺术博大而精深,渊远又流长。从公元二世纪开窟算起,至明清小规模的开凿与重修,佛教石窟在我国有延续千余年的发展,这一点是印度佛教石窟望尘莫及的。要深入研究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有必要谈谈其源头龟兹石窟艺术。黑格尔认为,“宗教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显然,宗教艺术的产生是出于自身宣传、发展的需要。佛教石窟艺术的产生、出现也更是如此。约在公元前六至前五世纪,释达牟尼在印度创立佛教。公元前一世纪,印度阿育”…  相似文献   

8.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刨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噎河文明印度教圣典《吠陀},史诗g罗摩衍那}都曾对世界文学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对中国人影响深远的无疑是印度近代著名的大诗人泰戈尔不朽的作品 由于辉煌灿i兰的古文化和广袤的国土,印度名胜古迹和奇山丽水甚多 令人玩赏不尽泰姬陵代表了印度建筑艺术的最高水;隹.加尔各答和盂买都是独具风情的热带海滨城市 印度还有许多石窟、神庙等佛教遗迹 那里有众多的佛教塑像、雕刻和绘画 是饼究印度古代文化艺术的绝佳之地万水千山走遍印度  相似文献   

9.
敦煌石窟是中国艺术的瑰宝,其规模之宏伟、内容之丰富、表现方法之多样、成就之高,无与伦比,人所共知。因为敦煌石窟艺术是以佛教为主干,而佛教又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印度也有闻名于世界的佛教石窟——阿旃陀,所以当人们讨论敦煌艺术时,常常把这两个中心的石窟、壁画、雕塑等拉在一起。例如巴·格雷先生就曾经指出:印度对敦煌的影响,初见于魏代的壁画——突出男性刚健之点是其特有的形象。本·罗澜教授也曾把阿旃陀的艺术,称作是“印度地区性”的艺术。他并且认为这种地区性的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它融合东西,贯通南北,以鲜明的民族化进程为特色,在佛教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本文重点列举了古希腊文化、印度文化、鲜卑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在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特征反映,并通过这些特征因素对云冈石窟的民族化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足宝顶山石窟是宋代开凿唯一的大型石窟.其中密教道场造像,可把汉传密教史延续近400年.宝顶山石窟造像融汇南北方艺术、跨登宋代石窟艺术的高峰,也是我国佛教艺术中国化、世俗化、生活化的典范,具有艺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之美.  相似文献   

12.
云冈石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宏大雕刻石窟之一,其规模之大,气势之雄伟,确实可称"雕饰奇伟冠于一世".该文试从云冈石窟开凿的历史背景、洞窟形制和壁面设计布局、佛教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佛经故事的安排等角度来分析云冈石窟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石窟艺术自北魏迄盛唐,多有模仿之迹,至宋代而成为真正的佛教艺术。宋代石窟艺术的独特风格,主要表现为民族性、世俗性、含蓄端庄、重细节刻画。宋代石窟艺术在我国漫长的石窟艺术史上抹上了最后一笔耀眼的色彩。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历史透视(提要)[印度]谭中佛教发明石窟艺术是为了创造一种新鲜的、祥和的气氛。天堂是一种假象,佛教创造了这种假象使人们从自己的幻想造成的假象中解脱出来,但佛经也坦率地承认,所谓“西方净土”实际上也是一种幻觉。石窟中的神像在暗淡的灯烛...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形成广泛的社会基础。佛教及其艺术与中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形成中国本土特色的佛教文化。须弥山石窟开创于北魏,历经西魏、北周、隋、唐的大规模营造和宋、元、明的修葺,石窟艺术历时1500余年。从须弥山石窟的形成历史、须弥山石窟艺术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可以看到须弥山石窟佛教艺术的世俗化、民族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曾有过很大的影响,而犍陀罗雕刻艺术的成就,是产生中国式佛像的先声。“公元一、二世纪间,在我国新疆地区,天竺风格的石窟和犍陀罗式造像以及壁画等佛教建筑和艺术,已在龟兹、于田一带发展起来”。(见《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敦煌早期彩塑在风格上必然受到印度及我国新疆地区艺术的影响。佛教艺术在中国得到新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是大乘教的兴起,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思想,不管什么人,只要相信就行了,所以它的欺骗性越来越大,更得到  相似文献   

17.
敦煌石窟保护五十年樊锦诗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它与中国许许多多石窟一样,是开凿于河畔山崖的佛教寺庙。石窟前有河流流过。石窟的建筑开凿于酒泉系砾层上,因石质疏松,不宜精雕细刻,故采用壁画与泥塑彩绘的艺术形式,表现佛教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鲁班窑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据文献记载为北魏时期尼寺的附属石窟.2014至2018年,云冈石窟研究院对鲁班窑石窟进行维修、保护的同时,进行了考古调查.该石窟现存三座洞窟,窟内雕刻风化严重,但雕刻内容仍可辨析.根据该石窟的现存遗迹以及出土遗物可判断其为统一规划、设计的皇家石窟寺.鲁班窑石窟对于研究北魏平城地区石窟寺的布局、兴衰,北魏佛教艺术的特征以及"云冈模式"对我国石窟寺的影响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佛教的传入,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曾有过很大的影响,而键陀罗雕刻艺术的成就,是产生中国式佛像的先声。“公元一、二世纪间,在我国新疆地区,天竺风格的石窟和犍陀罗式造像以及壁画等佛教建筑和艺术,已在龟兹、于田一带发展起来”。(见《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编)敦煌早期彩塑在风格上必然受到印度及我国新疆地区艺术的影响。佛教艺术在中国得到新的发展,其主要因素是大乘教的兴起,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思想,不管什么人,只要相信就行了,所以它的欺骗性越来越大,更得到统治阶级利用。另方面也说明古代艺术家很善于在本民族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其它民族的  相似文献   

20.
正非洲刚果有句谚语:"树无根不立"。艺术亦是如此,如果没有民族文化、历史、宗教的支撑与滋养,艺术难以繁盛。中国的石窟艺术更是与其内核——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源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国。佛教在中国的第一次繁荣还要追溯到公元336年,那时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石窟群,莫高窟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一位名曰"乐僔"的和尚,因一日突见三危山山顶佛光四射,所以在山上建了莫高窟。佛教一路东渐,直到北魏时期,统治者笃信佛教,甚至将佛教定为国教,并开始大规模开凿石窟,石窟艺术在得到统治者的护佑之后大为发展。然而,好景不长,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