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国桢历任国民党党政要职,得到美国人的欣赏。1 949年,蒋介石败退迁台,换下心腹爱将陈诚,以吴国桢为台湾省主席。三年任内,吴国桢的成绩表现在:1.推行地方自治,实行县市议员、县长、市长的自由选举。2.改革税收,稳定金融。3.反对特务横行,提倡法治。1953年春,吴国桢辞职赴美。到美后,吴国桢公开批评蒋介石在台湾所建立的统治,"民主"是假,"集权"是实,以及"人权无保障","言论不自由",实行"思想控制"等六大过失。蒋介石则指责其"叛党卖国","实为汪精卫所不及",甚至斥之为"人猿"。除指令张道藩、陶希圣等人出面驳斥外,又下令撤除其所任职务,双方展开隔洋论战。胡适最初持调停息争态度,继而著文批评吴国桢不应推卸自己的过失,吴国桢则答以"假如我在过去曾有错误,那是因为我懦弱,而我今后定将不再懦弱"。蒋介石原拟寻找吴国桢的罪状,以法律起诉,但是,找不到多少真凭实据。吴国桢原拟写12封信批评蒋介石,由于美国亲台人士柯克等人的调解,在写完第5封信以后停笔。  相似文献   

2.
1949年1月初,受蒋介石重托,陈诚出任台湾“省主席”,对台湾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初步稳定住台湾局面,为蒋介石保住了最后的落脚地。12月初,国民党败退台湾,12月15日,蒋介石任命留美博士、原上海市市长吴国桢接替陈诚担任台湾“省主席”。陈诚“省主席”一职由吴国桢取代一事,背后有各种力量的考量和博弈。  相似文献   

3.
"吴国桢事件"是台湾政坛五十年代的一件大事,它体现了随着台湾政局的稳定,蒋介石的独裁专制的加强及蒋氏父子在国民党的不可侵犯的核心地位."吴国桢事件"的产生一方面源自蒋氏父子不惜动用高压手段剪除一切对己不利的"异势力",另一方面,吴国桢作为事件的当事人一方,他自身的各种因素也是导致这起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吴国桢本身固有的民主思想、自身的性格、派系色彩及其强烈的美国背景都是这起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退台初期。在高层权力斗争方面.实际上很快即面临一明一暗、前后相续的两个战场。明的是对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随着桂系的实力在大陆丧失,李宗仁由港到美,蒋介石复职,桂系的威胁渐趋消失;暗的却是一文一武、渐成气候的吴国桢和孙立人.成了对蒋介石权威构成挑战的新势力。这两股势力的冒头都离不开美国人的操纵.都有以之取蒋介石而...  相似文献   

5.
《别了,司徒雷登》一文发表于1949年8月18日。文中高超的论证技巧,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文章一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美国白皮书的发表和司徒雷登滚出中国,是美国侵华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接着,再正面立论,论证了美国侵华政策的实质是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即“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入,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企图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在论证这个问题时,分析了美国侵略政策的三个组成部分。指出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内战是它世界侵略政  相似文献   

6.
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内随即产生四派意见:何应钦主张为叶挺另编一新四军;白崇禧主张取消新四军番号;徐永昌主张政治上与中共全面破裂;王世杰、张治中、贺耀祖等则力主缓和。蒋介石采纳了白崇禧的意见。国共在尖锐对  相似文献   

7.
一般说来,中国民众,特别是中、青年人,大多数是通过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知道司徒雷登这个名字的。然而,在这篇文章中只有一处提及司徒雷登,因此,中国普通民众对于司徒雷登还谈不上有什么认识。所幸的是司徒雷登复杂的身份、特殊的经历及其悲剧性的结局,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其结果无疑有助于增进中国民众对于司徒雷登的认识和了解。例如,郝平的新著《无奈的结局———司徒雷登与中国》兼顾学术性与可读性,有助于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司徒雷登生平及其活动犤1犦。另外,还有几篇论文分别论述了司徒雷登在华传教活动、教育活动以…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蒋介石靠黄埔军校起家,以党军统帅跃居“革命领袖”地位,这是得益于孙中山在军事上对他的信任。而蒋介石所以受到孙中山的信任,后人评述大都归结为:蒋介石早年投机革命,以其两面手法所骗取得之。也有称之为孙中山失误所致。凡此种种,笔者认为,有作具体分析的必要。孙中山在军事上信任蒋介石,是由特定的历史原因决定的。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开始,就以组织武装起义,推翻满清王朝为直接目的。但因手中无军队,迭经挫折和失败。从这些失败和挫折中,孙中山认识到,  相似文献   

9.
应朋友之邀,追溯司徒雷登在华50年。先是朋友娓娓道来,司徒雷登似乎都在他口中脑海与心头;接着是手头网络与追忆,司徒雷登百年百态,于是不敢轻言。拜朋友相助,北大馆藏资料历久详实,结果,司徒雷登在我这儿竟然一时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相似文献   

10.
司徒雷登,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在中国的媒体上。据报道,11月17日,司徒雷登的骨灰下葬于杭州半山安贤园,这是司徒雷登的遗愿。美国现任驻华大使雷德出席当天的骨灰安放仪式,杭州市民以及中外友人参加司徒雷登骨灰安放仪式。  相似文献   

11.
徐旭 《生活教育》2013,(4):34-39
按:1910年代前期,陶行知就读金陵大学,司徒雷登一度执教该校。抗战胜利后,司徒雷登任驻华大使,陶行知表示美国这一行动,"不但能增进中美友谊与相互的谅解,而且也可以帮助中国,促进远东和世界和平"。陶行知逝世后,司徒雷登撰文纪念。本文或可使读者从一个侧了解陶行知成长过程中多元化的思想渊源。作为一位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司徒雷登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的见证者,他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1946年7月,司徒雷登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在任期间,他曾力促美国和新中国建立外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熟悉司徒雷登这个名字,还要追溯到1949年8月8日毛泽东发表的《别了,司徒雷登》,在这篇文章里,他已然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但作为教育家的司徒雷登却往往被人忽视。  相似文献   

13.
司徒雷登在1948年12月1日给国务卿的信中说,在解放军突破淮河的时候,蒋介石的部下或许终于有了反抗他的勇气。“到那时,很可能会停战或恢复和谈。有一条未经证实的报道说,到那时,苏联大使(N.V.罗申)将重提出他的调解建议,调解的基础是国民党控制长江以南地区,而美国则承认俄国在满洲的特权。”  相似文献   

14.
司徒雷登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角色。具有复杂文化背景的司徒雷登认同中国文化,把宗教观融入中国教育。在司徒雷登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燕京大学作为传播中西文化和教育的载体,实现了向中国化和世俗化的转换,成为中美教育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陈祥 《大中专文苑》2010,(12):69-70
司徒雷登在中国的名气之大,不在于他个人在历史中留下过几多痕迹,而是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一文被选入语文课本,影响了一代代人。作为传教士、燕京大学创始者、中国通的司徒雷登,只剩下了一副面目苍白又平庸可憎的面具,人人知道他是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代表,但又不清楚他具体犯下哪些滔天罪行。于是,这些鸿泥雪爪被整齐一致的教育事业所湮没。  相似文献   

16.
1927年至1949年国民党的历史,实质上是蒋介石谋求政权,确立个人独裁的历史.文章从蒋介石投靠孙中山,取得孙中山的信任与提拔,为日后在国民党掌握大权奠定基础;抓住每个晋升机会,在国民党内迅速崛起;将蒋记三民主义注入国民党的思想精髓,把国民党改造为蒋记国民党三个方面.论述蒋介石与20世纪初期至1949年国民党的关系,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又到了开学时节。读了郑连根先生大著《昨夜西风》,传教士司徒雷登的一则小故事,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当校长,其办学方针,走的是包容性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8.
燕京大学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在首任校长司徒雷登的主持下,短短数年,燕京大学就从初创时期的一所丙级教会大学崛起为国内一流的综合性私立大学,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在近30年的工作时间里,司徒雷登一直致力于将燕京大学办成一所"中国大学"。深入分析司徒雷登的办学思想,将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双双 《考试周刊》2012,(31):34-35
在20世纪上半叶纷繁复杂、瞬息多变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经历了清王朝覆灭、民国建立、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关乎中国命运的重大事件,而一个美国人——司徒雷登正是这些发生在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见证人,甚至参与其中。本文对司徒雷登的生平进行了简述,并着重力求客观地阐述司徒雷登的三重身份,最后作出总结思考。  相似文献   

20.
《别了,司徒雷登》(以下简称《别》)一文,由于没有直接表述中心论点,因此对中心论点出现了几种不同的理解。许乃法老师认为《别》文开头的复句表明“文章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的发表上,评论的对象和母体是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而非司徒雷登或美国的对华政策”,“司徒雷登主要是作为文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