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短时记忆,是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内的记忆。而在大脑中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包括数日至数十年,则为长时记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都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长时记忆。如对公式、概念的记忆;而对短时记忆的培养则比较忽视。实质上,  相似文献   

2.
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的基础。如果把智力比作一座工厂,那么记忆就是这座工厂的原料仓库,只有记忆这个仓库的原料丰富充足,智力这座工厂才能有效地进行工作。现代心理学把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指的是一分钟以上的,以至可以保持很多年的,甚至终身不忘的记忆。有良好的长期记忆确实值得夸耀,但千万不可忽视短期记忆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十分牢固,但在解题时,却往往束手无策。据检查,原因是他们读完题目之后,不能立即记住题目中提出的条件和问题。如果教师能设法提高这些学生短期记忆的  相似文献   

3.
《图式理论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见《湖南教育》1996年第3期)用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分类观点阐述了构成数学能力中的第一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如何影响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理解,并提出了几点教改的建议。本文用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的产生式理论阐述熟练的计算技能的心理学机制以及如何应用该理论指导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技能。  相似文献   

4.
一、理解和记忆,哪个更重要?——美国数学教育争论焦点之一本世纪初,美国数学教育界流行“刺激—反应”机制的学习心理学,强调在记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五、六十年代的“新数学”运动,提倡结构主义心理学,主张在理解的架构上组织记忆。七十年代初,“新数学”归于失败,取而代之的“回到基础”,理所当然地又要求加强记忆,以便获取数学基本技能,整个七十年代,课内重复训练,课外增加家庭作业,考试则是大量的选择题,企望美国的中、小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数学基本训练,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仅仅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则是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视程度,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旨在讨论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小学生课前预习、认真听讲及课后复习,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6.
计算在数学学习中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长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小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计算时常常出错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心理方面原因我们常常认为计算时学生出错是由"粗心大意"引起的,其实"粗心大意"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  相似文献   

7.
带分数的定义各书的叙述不尽相同,真可谓众说纷纭。然而对各种叙述细加推敲,有的还不甚严密。如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数学知识辞典》,把带分数定义为“由一个自然数和一个真分数或者一个假分数合并而成的分数”;中师教材《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第一册)中,对带分数则叙述有“整数(零除外)与分数相加。可以把分数写在整数的后面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教师应结合一定的教改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转变小学生数学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记忆是思维的基础。具有良好的记忆能力对于培养小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十分重要。为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应在平时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过程教学,在理解中记忆。在小学阶段,有许多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定律、性质等需要记忆。而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有一个逐步展现加以抽象概括的过程,如让学生参与、理解、并掌握这个过程,则学生对于记忆的信息是生动的,鲜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源泉则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将数学与现实联系起来的桥梁.数感好的人对日常生活中的数以及数的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刻画客观事物,善于捕捉事物中蕴涵的数学特征.数感奠定了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数感常常被看做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潜质.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小学生数感的培养,限定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目标范围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但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数感培养的界定比较原则化,并没有突出小学生数感培养的重点领域,更没有从小学生数学思维特征的角度审视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因此,数感培养在普遍的小学数学课堂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计算是小学数学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贯穿小学数学全部内容的主线 ,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做到更加合理、科学地安排计算教学 ,数学教师在认真研究有关计算教学知识结构的同时 ,还要充分研究小学生形成计算能力的心理特点 ,学习儿童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宋金香 《成长》2021,(2):77-77
现阶段,大多数家长都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比较重视,注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主要部分就是计算,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了,他们做题速度、效率也有所提高了。除了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一门学科,因此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活跃课堂气氛,并激发小学生对...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要理解和掌握很多概念,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又必须通过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小学生学习数学,要理解和掌握知识,要发展思维能力,是离不开语言能力培养的。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这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精神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起每个学生个人的人格独立性。“个性”,《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心理学上解释为“个性是个体独特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教育学中定义“个性”为个体在先天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主要是教育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利于自身解放的,  相似文献   

16.
计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而计算素质的高低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 ,在小学阶段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小学生计算素质的培养。  一、规范性培养  小学生初学计算时 ,不管是教学操作实物算 ,还是教学口算或笔算 ,都必须要求规范训练。如笔算加法中加数与加数的对位、和的进位 ;笔算减法中被减数与减数的对位、差的退位 ;乘法中积的定位 ;除法中商的定位等等 ,都必须要求学生规范书写。  二、记忆性培养  学生对知识记得准、记得牢 ,可以提高计算效率。教学时首先运用直观手段 ,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数学的一个概念被提及或某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被接触时,人们的记忆很快构成一种刺激,处于长期记忆中的某种东西迅速得到“激活”.这种“激活”的东西被看成概念或问题(尤其是较抽象的概念或问题)的“心理对应物”.数学的概念掌握、数学  相似文献   

18.
积极心理学也叫幸福心理学,它是一门新兴的心理科学。与传统消极心理学专为人们"排忧解难"相反,积极心理学则是要引导人们认识幸福,实现幸福。那么,什么叫幸福呢?《辞典》说,"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就叫幸福。幸福的奥秘是什么?怎样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这是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所急于寻求答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在各个环节加强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学好小学数学计算有利于为以后的计算打下基础,为后续深入的数学学习做铺垫。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从探究训练方式、加强口算训练、培养良好习惯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于完善数学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对文 [1]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观点。借助心理学理论对数学概念、表象及数学定义进行分析比较 ,确立数学定义的意义 ;同时对文 [1]中的”问题解答及推广”进行剖析 ,得到更简便和更直观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