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当前职业教育强调实践导向的指引下,我们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是否要教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根据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不论是从职业教育的目标还是从数学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来看,中职数学教学都必须在顺应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不但要教会他们如何操作练习,更要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能够适应现代职业要求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应着眼于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这不仅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要求,也是新世纪的呼唤和必然,更是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以教导学,重在"导",有益于教会学生学习,也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得学生在今后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胜任职位,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采取车间化教学模式,车间化教学模式就是指在教学中模仿车间和课堂的固有印象,老师既是师傅,学生也是徒弟,最终达到理论实践化,实践理论化的目的。车间也可以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及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本文主要分析了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车间化教学模式,提出了优化车间化教学模式的措施,使中等职业学校能够向社会输送具有较强综合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依据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对网络综合布线的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网络综合布线"的教学模式进行设计,从实践预习,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问答式教学,再到开放式实践教学.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体现了"工学结合",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事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解决问题,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教学的科学性,使教学有说服力。所谓科学性,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在讲课中,紧紧围绕所要解决的问题,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清问题。根据这样的认识,我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着重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教育时,采取这样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基础会计>教学采用的是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然后用专业理论指导工作,符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要求,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一致起来,以工作经历和理论知识的有效结合,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等职业学校的改革攸关职业学校的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有着与学生的就业和工作密切联系的特点,要求突出现场感、实践性.慈溪市宁渡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创建的"工作室"教学模式,探索了一条专业核心课程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新模式,突出职业能力与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专业文化、专业思想及专业能力的教育,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技能教学的质量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当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一、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必要性   1.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双师型”专业教师是由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根据《中等职业教育大纲》中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主要为具备某一职业或职业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职业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以及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初级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的这一培养目标,要求专业教师在政治思想、专业理论合格的同时,还要求熟练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只有教师首先熟练掌握了专业操作技能,才可能指导和教会学生技能,正所谓“言传身教”。   2.培养中等职…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教会知识只能让学生拥有过去,向教会学生方法才能真正的面向未来”,“教师拥有多少水并不十分重要,关键是教会学生取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地理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变传统的“教会学生”为现在的“让学生学会”。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眼光看问题;学会观察、思索、探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从地理资料或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让学生拥有一双“地理眼”。  相似文献   

10.
正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语提醒我们教师,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这才真正能使他们终身受用.确实,这个教育理论影响了一代代教育工作者,使我们在教学中积极实践着"授人以渔"的理念,教给学生学习知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等高职专科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高技能的一线实践人才,在就业竞争压力如此激烈的现状下,为了能够提升中等职业专科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要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更扎实的功底。但是当前我国中等职业专科学校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本文主要对中等职业专科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分析与检测专业技能训练教学实践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带着任务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和协作探究的能力。为了提高技能训练的效率,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达到掌握岗位技能、提高职业能力等目标。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了以人为本、以能力为本的价值观、人才观,提出了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深入研究学生职业能力的内涵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真正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中等职业学校推行“双证书”制度.能够促进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重视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缩短学生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求。这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对推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改革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及“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趋势,在职业学校中实施这一整合意义更为深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点是要紧扣教学实践的环节,将"双元制"理论和实践的协调发展观念贯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有所更新发展.要视实际课程和学生的状况,探讨可行有效的整合方法,以切合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人的思维开始于问题,学生的思维也是伴随着层出不穷的问题而展开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教会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真正在"导"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所创见.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要有一点是新的东西或是自己的东西,哪怕并不完善,也要给予鼓励.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要一点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正出现新的转折。其培养目标从技术型人才培养正逐步过渡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对象从中学时代的佼佼者转变为被一些普通高中拒之门外的参差不齐的学生;长期以来单一的学科型培养目标,则正转变为适应职业岗位群要求的市场经济下技能型人才培养。面对如此之变的职业技术教育,如何建立一支适应这一变化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关键。传统中等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的师资队伍,要逐步转变为既能从事理论教学,也能从事实践教学,担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校对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积极发挥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中的填鸭式教学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探究问题导学法的基本理论,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要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全面综合发展。对于  相似文献   

19.
笔者就当前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读书,打游戏多,读书少,这一现象甚是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其根本途径是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多舍弃旧的过时的东西,更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求"新"、"求"、"活", 求"实".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努力方向和目标。给学生提供学习与实训的真实职业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本文论述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提出了职业情境与学习情境一体化的建设思想,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