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有的演讲者,上台后并不立即开口。而是先做一些动作,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与好奇心,等听众聚精会神之际,再配以精彩的言辞,这样,一下子就能抓住听众的心。而一些名人的演讲“动作”更是出人意料,令人拍案,现撷取三则,以飨读者:冯玉祥“搭鸟窝”1938年秋,冯玉祥将军到湖南益阳县城,向几万人发表演讲,鼓励他们抗日。冯玉祥将军出场时,只见他左手握着一株小树,将一个草编的鸟窝放在树枝的丫间,鸟窝里有几个鸟蛋。下边的人都愣了,不知他这是要干什么。这时,冯玉祥将军开口说话了,他说:“大家知道,先有国家,然后才有小家,才有个人的生命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的求知精神黄季耕冯玉祥,字焕章,安徽巢县人。他的一生和反帝爱国紧密相连。他是一位英勇抗战、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他是一位反对独裁、反对内战的坚强的民主斗士;他是一位真心实意地追随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朋友。1941年11月14日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于冯玉祥...  相似文献   

3.
爱国将领冯玉祥在对待日本侵略问题上,与蒋介石有原则性分歧,含愤于1932年至1935年两次隐居泰山。在泰山期间,他筹资聘师办教育。 1933年冬,冯玉祥在泰山普照寺西南隅手枪营新建的三间草房内,创办了第一处学校,招收贫民子女30余名,定名为“贫农学校”。以后,他又在泰山脚下卧龙峪、韩家岭等地建起了14处小学。总校设在东王家庄,下设14处分校,在校生近千名。冯玉祥聘请泰安进步人士、老教师范明枢先生为总校  相似文献   

4.
王船山继承德家伦理思想,把儒家道德视为人生最高价值,要求人们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无私忘我,积极奉献,为国家民族立大志,建大功。这种道德价值观,集中地反映在他的义利之辨与理欲之辨两方面。义利关系与理欲关系,是人生哲学中的重大问题,其实质是道德与利益究竟何者更为重要。儒家认为道德对调节社会生活,使之保持良好的秩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们的行为自觉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约束。这样就可以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因此,儒家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一切社会政治活动伦…  相似文献   

5.
冯玉祥将军任陆军检阅使驻北平南苑期间,一次宴请各国公使。他命在检阅使署门上悬挂各国国旗,但就是不挂日本的。日本公使很不高兴,当面指责冯玉祥为什么不挂日本国旗。冯玉祥不慌不忙地答道:“自贵国提出二十一条后,我国人民一直抵制日货,贵国国旗实在无处购买,真对不住。如果贵国取消了二十一条,即可购买到贵国国旗了。”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9月1日,是冯玉祥将军黑海遇难逝世四十周年,人民深切地怀念这位出身于平民、士兵,为国家和人民建立了丰功伟绩的爱国将领。正如1982年9月,在冯玉祥将军诞辰一百周年之际,邓小平同志在接见冯将军的亲属时所说的:“焕章先生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建立了丰功伟业,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本文试就冯玉祥将军与共产党合作的历程作些探讨,看他是怎样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走上了同共产党合作的道路,且义无反顾,最终成为共产党的挚友,反蒋反帝的斗士的。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是近代爱国将领,他刚正不阿,从不肯奉承巴结那些达官贵人。唯独有一次,他出人意外地给宋美龄的那位美国同学、担任南京市长要职的刘纪文送了新婚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大革命时期冯玉祥与苏联的关系,评述了冯玉祥争取苏联援助的目的和他的政治态度,分析了苏联支持冯玉祥的原因和对他的认识,弄清了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却又联蒋分共的主要原因,揭示了苏联支持冯玉祥而对中国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想象的共同体--孙中山的"民族国家"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后,“民族国家”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重要想象和话语形态,孙中山则成为这种“想象”的努力实践者。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民族主义”思想日渐明晰,并最终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联系在一起,把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紧密结合起来,并现实地调整了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的现代性追求奠定了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0.
1923年,吴佩孚过五十大寿,许多人都给老吴送了价值不菲的礼物,唯独冯玉祥送了他一坛子清水,并美其名曰“宫廷玉液”,纯天然、无污染的“圣水”。吴佩孚很无语,有人问:“冯将军,您这水是从哪里弄来的?”冯玉祥说:“玉泉山,天下第一大泉。”吴佩孚说:“那么老远运来,真辛苦你的手下了。”这时,老冯的部下冒失地说:“不辛苦,就从我们营地的大瓮里舀的。”
  1928年7月2日,冯玉祥被美国的《时代》周刊选为封面人物。这一期的《时代》周刊关于封面人物冯玉祥的报道开场白是这样的:他站起来足有六英尺高。他不是纤弱的黄种人,而是个头魁梧、皮肤古铜色、很和蔼,《圣经》拿在手上或者放在口袋里的虔诚的基督徒,神枪手,世界上最大的私人军队的主人。在今天,这样的人就是中国的一个最强者:冯玉祥元帅。  相似文献   

11.
鲁迅自1912年起供职于教育部。他在任职期间,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然而,在政局变幻、兄弟阋墙、个人感情生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他选择了离京南下,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冯玉祥集团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蒋介石则背道而驰。冯玉祥打算将西北作为根据地,大力联络西北地区人士,西北地区人士也积极靠拢冯玉祥。蒋介石认为是割据,也极力拉拢西北地区人士。几经争夺,有一部分,投靠蒋介石,发动反共内战,与蒋介石同归失败。  相似文献   

13.
龚鼎孳是由明入清的贰臣,他在清初因维护汉人利益,受到以冯铨为首的北党打击,被时人看作南党成员,却在陈名夏等人失势后不降反升,受到顺治帝的重用. 但是作为一名身事两朝的文人,他的仕途沉浮与当时特定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龚鼎孳在清初党争中的表现,考察他身为贰臣的复杂心态,从中窥见由明入清贰臣痛苦改变和适应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4.
史籍屡屡奚落谴责封德彝 ,揆诸实际 ,皆是不实之辞。这是许敬宗借修史之便 ,对封德彝挟私报复所致。许敬宗能售其奸 ,是借了唐太宗的东风。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 ,杀兄屠弟 ,逼父让权 ,才夺宗称帝。他想留下好名声 ,就定调子修改当代史 ,由许敬宗具体操作。许敬宗对已有稿本凭爱憎曲事修改 ,乘机对已故的封德彝造谣中伤 ,特别以所谓反对太宗当政来激怒太宗 ,最终将封德彝打倒搞臭。因此 ,廓清迷雾 ,弄清史实 ,有助于认识唐初政治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5.
公元 1 1世纪初 ,越南前黎朝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发动政变 ,篡黎立李。李氏得国伊始 ,在政治上 ,仿唐宋官制 ,首次确立了较为完备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度 ;在经济上 ,实行土地国有制 ,重农扶商 ,诏定税制 ;在对外关系上 ,遣使晋见宋王 ,请求宋王册封其为安南君主。在国力步入强大时 ,则推行北犯中国、南侵占城、西掠哀牢的政策 ,称霸南疆 ,但最终国力衰败 ,李氏天下覆亡 ,陈氏代之而起  相似文献   

16.
民国成立伊始,林纾则一反常态,曾以极大的政治热情担任有政治背景的《平报》编纂,但由于民初照搬照抄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制,政治运作从一开始就陷入了混乱之中,林纾在《平报》发表的议政之作中,一方面对议会"党争"中的种种丑闻进行揭露和谴责,另一方面则对南北之间不断升级的政治角力进行劝阻和促和。林纾不能理解南方革命党人发动的诉诸武力的"二次革命",对此,他悲观失望,决心与这个"全以捣乱为自由"的民国分道扬镳了。综上,林纾这类"遗老"不是真正的遗老。  相似文献   

17.
在阎锡山和蒋介石接收平津到中原大站期间的相互利用与斗争中,冯玉祥的首要目标一直都是反蒋,每一次都拥阎为首领,而每一次都是阎出卖或生视不理而失败。阎锡山最擅长“骑墙”,在冯与蒋之间寻求势力均衡,两连获利,典型的商人性格。蒋介石则是真正的权谋家,较之阁、冯更有手腕。  相似文献   

18.
彭寿松是辛亥革命的有功之臣,民初福建省军政大权的实际操纵者,在其短暂的执政生涯里,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但由于其自身的不足和民初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导致民初福建政局动荡,给北洋军阀势力伸入福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9.
冯国璋是江苏省的地方实力派。袁世凯推行帝制,遭到冯国璋的反对。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冯国璋经历了从保持中立到公开反对两个阶段。主要论述冯国璋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冯国璋与袁世凯之间的微妙关系,探讨冯国璋反对帝制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冯玉祥将军一生重视水利事业。农业生产、水旱灾害和民生问题,都成了他重视水利问题的因素。他的水利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水利在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国家和民众对水利问题应有的态度、如何解决水利建设中的经费问题和人才问题、水利与林业的关系、水力资源的综合利用、黄河的治理等方面。他在水利建设上作了大量的实践,主要包括机构的设置、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系列水利工程的兴建等,为防治水旱灾害和农业生产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