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基础英语教学定位基础上的,已不能满足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的要求,应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开放式的、以内容为主导的、多元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当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工具的同时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人文素质及人文教育的内涵分析为基础,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构成及其重要性,并指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师人文素质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提升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文通识课程与双语教学整合式改革力求对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外文化、多学科人文知识进行系统规划,利用双语作为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用语,把文化通识课程打造成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这种整合不仅可以为专业课双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成为连接大学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之间的桥梁。这种课程整合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深化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中国通识教育和外语教育双赢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而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成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通识教育的理念再次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并作为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要求我们在注重大学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英语人文课程,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通识教育的理念。基于此种目的,对相关教师的知识范围、创新能力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全文主要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来对通识教育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新一轮改革的重点是实现从教学形式到教学内容的根本转变,而用以英语为载体的通识类课程替代以语言教学为主体的大学英语课程,从而实现从语言技能培养到通识教育的转变势必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历史悠久、体系完善,其成功的通识教育教学模式给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旨在改革原有较为陈旧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为学生设置适应新形势的大学英语课程。通过课程改革,将改革单一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习模式,增加了相关通识教育知识,注重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程更贴近教育部的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国家意识形态战略对教育提出更高要求。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还要具有思想性;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文化素养,还要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教育责任。大学英语课程需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既要获得教学实效,又要润物无声。需求分析理论是外语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与基础,借助学习需求分析理论,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基于调查结论,从教材、教师、教法三个角度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开始发生转变,由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学英语教师灵活转变自己的角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未来教学的大趋势。因此,有必要在英语教师的指导下,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语言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对大学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中教师角色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熊伟 《海外英语》2014,(22):9-11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而作为必修课,大学英语正在经历的教学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实现大学英语由模式改革到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转变,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对大学英语通识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素质教育,更好的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根本属性,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而作为必修课,大学英语正在经历的教学改革也是前所未有的。实现大学英语由模式改革到教学内容改革的根本转变,将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对大学英语通识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通识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而且能推动素质教育,更好的实现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根本属性,以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国内许多高校已在积极推行通识教育,大学英语是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应根据通识教育的思想进行改革。要使大学英语成为一门培养人心智的课程而不是技能培训课程,课程目标需要重构。结合学生、社会和学科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应该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价值观的形成三个方面制定。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大学英语精读课程存在费时低效的弊病,亟待改革。通识教育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人生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对大学英语课程实施以通识教育为模式的课程综合化改革。本文结合大学英语精读课程的实际,提出了大学英语课程整合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英语是世界各国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各国文化传播的基石,是新世纪人才必备的语言工具。大学基础英语课程不仅突出了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和英语交际的广泛性,还以丰富的词汇、原汁原味的表达方式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眼球。《大学基础英语课程》是一门语言类公共基础课程,听、说、读、写、译是语言教育的基础内容。因此,分析大学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思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课程设计——以通识教育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两者相辅相成。大学英语课程的选修课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中医院校应该以中医文化为出发点,结合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从课程的需求评估、教学计划制定,以及评价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等方面入手,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做到外语教学和通识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赵瑜 《考试周刊》2012,(10):61-62
增强学生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既是社会对复合型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方向之一。2004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引起了很多学者和教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施玲 《海外英语》2012,(16):21-22,2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与实际的结合,根据英语教学目标,设置符合该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使得英语教学能够与语言类、文化类等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广大学生学习一门基础语言提供的平台,更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大学英语课堂的设计要求在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而英语电影就成为了继英语基础课程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拓展类课程。英语电影引进到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于大学的教材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则以英语电影为背景,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更加注重与实际的结合,根据英语教学目标,设置符合该校的英语教学体系,使得英语教学能够与语言类、文化类等专业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有效的提升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不仅是为广大学生学习一门基础语言提供的平台,更是帮助学生拓展知识、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大学英语课堂的设计要求在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而英语电影就成为了继英语基础课程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拓展类课程.英语电影引进到大学英语课堂中,对于大学的教材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则以英语电影为背景,对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改革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相继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改革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将从模式转到内容。文章在Bransford(2000)、Anderson(2008)"高效学习环境"理论指导下,结合大学英语课程的"细化分类"(通用英语、特殊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英语),提出适用于大学英语分类教学网络学习系统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