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元代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记载:“维扬(扬州)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指睢景臣)《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之所以压倒群芳,成为独步古今的精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新奇的构思、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睢景臣的代表作。据与作者同时代的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记载:“维扬(扬州)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指睢景臣)《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睢景臣的《哨遍·高祖还乡》之所以压倒群芳,成为独步古今的精品,在于其有着独特新奇的构思、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5.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学派的一个文学主张,他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对常见的事物失去敏锐的感觉,以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产生了所谓“自动化”的现象。而艺术则不同,它应当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这种事物的特征,而不是仅仅为了让人知道这是什么。这就需要运用艺术技巧。形式主义批评的主要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高祖还乡》是元代曲家睢景臣的代表作。钟嗣成《录鬼簿》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那些同时写作的同题套曲都没有留存下来,而睢景臣的这一篇却卓荦独存,流传至今。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这,大概就是因为她“制作新奇”吧!那么,它究竟新在哪里、奇在何处?  相似文献   

7.
8.
元代曲家睢景臣的代表作[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借乡村庄户人家的眼光、口吻、心理,对封建最高统治者作了辛辣的嘲讽和鞭挞,可谓制作新奇,构思巧妙。作品篇幅不长,却有人物,有场景,有故事,讽刺入木三分,诙谐令人喷饭,堪称元曲中的珍品。本文拟就其突出的讽刺艺术作一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高祖还乡》之所以成为一篇佳作 ,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作者独特的视角选取。首先 ,作者以一个乡野村夫之眼和口为视点 ;其次 ,寓嘲讽于乡民的憨态俚语之中 ;再次 ,语言通俗流畅、明快 ,具有浓郁的民歌色彩 ,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高祖还乡》是一篇元曲。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一种带科(动作)白(道白)的歌剧,而散曲则是诗歌的一种。不过这两者在形式上又有联系:杂剧的唱词和散曲一样都是要按谱调来写的,它们的关系很象今天的诗歌和歌剧。这两种文学样式虽然各有其特点,但历来被笼统地称为元曲,近人吴梅等人为了把这两者区别开来,才把没有科白的曲称为散曲。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差不多相当于一首单调的词,是一支曲子;而套数则是按照一定的声律规则,联缀起来的几支曲子合成的一套曲子。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就是用[哨遍],[耍孩儿],[煞]等八支曲子组成的套数。 睢景臣,一作舜臣,字景贤,据元人钟嗣成编写的专门介绍元曲作家的《录鬼簿》说:睢景臣“自幼读书,以水沃面,双眸红赤,不能远视。心性聪明,酷嗜音律。”对他的《高祖还乡》评价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唯公《哨遍》制作新奇,皆出其下。”  相似文献   

11.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套曲是元散曲中杰出的作品之一。作者睢景臣因创作此曲,而被列入优秀散曲作家之列,可见其艺术成就之高。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钟嗣成,在他的《录鬼簿》中说,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制作新奇,诸公皆出其下"。那么其"新奇"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从这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立意新颖,讽刺辛辣综观全曲,《高祖还乡》主要艺术特色是立意新颖,讽刺辛辣。所谓新颖,就"新"在否定皇权至上的立意  相似文献   

12.
一、历史与文学:大相径庭的两个刘邦形象 以同一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而塑造出大相径庭的形象.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不乏先例。但是,同以刘邦为蓝本、又同以刘邦做了皇帝的第十二年十月“还乡”为创作素材.司马迁和睢景臣却给我们呈现出两个完全不同且尖锐对立的形象.实属罕见。这两个刘邦:一个典雅庄重.是关心民生、对故土乡亲一往情深的贤明君主;一个则低俗卑劣,是恶德昭彰的小人、市井无赖。  相似文献   

13.
钟嗣成《录鬼薄》记载:“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睢景臣把《般涉调》中的“哨遍”“耍孩儿”“煞曲”“尾煞”四个曲调联为一体,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的历史画面,又通过了乡民之口,历述了迎驾的见  相似文献   

14.
《高祖还乡》喜剧谐趣的艺术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历来被公认为散曲中的珍品。它幽默生动,泼辣诙谐,具有浓厚的喜剧谐趣。作者正是借助于这种喜剧谐趣,揭开了刘邦这个最高封建统治者高贵尊严的外衣,还了他流氓无赖的本相,寓寄了极为深刻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长篇小说《还乡》(1878)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一部重要作品。就思想倾向而言,它标志着作者开始摆脱田园牧歌式的浪漫幻想,对现实社会(尤其是工业资本侵入后的宗法制农村)作了比较深刻的观察和反映,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悲剧性主题。当然,由于时代和思想的局限,作者看不到社会的前途,又表现出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就艺术特色而言,它是哈代早期创作向后期创作逐步过渡的作品,在艺术上已经日趋成熟,在“威塞克斯小说”中占有一席突出的地位。在小说《还乡》里,在早期创作中的那种对于大自然情景交融的描绘方法继续得到广泛运用,而在后期创作中的那种深刻而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分析就已经初露端倪。  相似文献   

16.
睢景臣的《高祖还乡》这首曲子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两个方面的独创性:一是在散曲中运用了戏曲"代言体"的形式;二是主题以古喻今,借古讽今,把矛头直接指向至高无上的皇权,而且敢于直露地斥骂皇帝,是对君权神授的挑战和天子至尊的抨击。  相似文献   

17.
元人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一套立意新奇、作法独特的散曲。他没有像维杨诸公那样,把刘邦当作具有崇高美的英雄歌颂;而是通过对刘邦的揶揄和嘲弄,曲折地反映了他对元朝统治者的反抗情绪和不与之合作的民族感情。他也没有像一般正史那样,用恭敬肃穆之词去赞美刘邦“威加海内”的辉煌业绩和人格崇高,而是通过一个乡民之口,揭露其微贱时的种种恶行。这种新奇和独特的构思,使散曲妙语盘篇,趣画叠呈,洋溢着喜剧的色彩和魅力。现在我们就  相似文献   

18.
睢景臣,字景贤,扬州人,《录鬼簿》列入“方今才人相知者”类。《哨遍·高祖还乡》是他的杰作。钟嗣成说:“维扬诸公,俱作《高祖还乡》套数,惟公《哨遍》制作新奇,诸公者皆出其下。”那么,它的新奇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它的新奇表现在新颖别致的选材立意。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无不把皇帝捧为“奉天承运”的“天子”,皇帝的“天威”不能亵渎。《史记》把刘邦作为一代帝王,撰写“本纪”,《汉书》及  相似文献   

19.
元代作家雎景臣的套数《哨遍·高祖还乡》,是元散曲中最有价值的代表作之一。这套散曲以内容辛辣尖锐,构思精巧,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历来为世人称颂。这套散曲也是高中和中师语文的传统篇目。人们在欣赏这套散曲名著的时候,都会为它的大胆辛辣、入木三分的讽刺艺术拍案叫绝。但如果我们深入地思考一下:《高祖还乡》酣畅淋漓的讽刺效果到底是怎样取得的?这又是个让人一时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本文试就《高祖还乡》的讽刺手法作一些肤浅的探索,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还乡》这部小说通过对埃格敦荒原长篇写景、人物的外貌与性格的描写以及通过"环境"刻画人物"性格",来展现小说的故事情节,确立了作品的多元对立矛盾冲突,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写景、叙事技巧和小说雄浑、丰厚、沉郁的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