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的道德哲学是一种个人意义上的道德哲学,具有理性与经验性并存、自觉性与习常性共在的特点。教师的道德哲学成为学校道德教育隐蔽课程的最基本构成要素是逻辑与现实的必然。在学生看来,教师的道德哲学甚至比正式的道德课对道德问题更具解释力,因此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的道德哲学对于道德教育任务的完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作为道德教育的隐蔽课程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批判教育学是当代西方重要的教育思潮.国内对此已有不少的介绍,但是对于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思想却根本没有谈及.批判教育学的道德教育话语具有特殊性.他们批评现行学校道德教育是一种培养服从与维系社会现状的道德教育.据此,批判教育学者强调培养学生的转化美德观,这是通过学校隐蔽课程批判来实现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应该关注道德教育的批判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对隐蔽课程这一概念理解的逐步加深,隐蔽课程建设日益受到人们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现尤为明显.隐蔽课程存在的意义探讨;隐蔽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分析;隐蔽课程建设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4.
美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高校的德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集中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在专业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隐性课程注重通过校园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心理咨询与指导,校园和社会环境陶冶,发挥宗教作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考察美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特色,对于完善和加强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隐蔽课程相对于正式课程而言 ,对德育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它利用模仿、暗示、感染、从众、认同和内化等方式 ,通过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协调、统一机制 ,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学校在预设隐蔽课程时必须处理好隐蔽课程与正式课程的关系 ,建设好以校风为主体的校园文化。一、隐蔽课程对德育的重要意义隐蔽课程是相对于学校正式课程而言 ,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隐蔽因素构成的一个开放的、立体的网状结构型教育影响 ,其中以学校教育中的隐蔽影响因素为主。学校教育情境中的隐蔽课程又可以概括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校德育的途径比较灵活,实行的是“全面主义”的学校德育,即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提高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地位。直接途径有开设道德课,间接途径有各科教学渗透德育、特别活动实践德育、隐蔽课程——潜移默化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网络学历教育中隐蔽课程的特征和意义进行阐述,提出了隐蔽课程对网络学历教育的若干要求,剖析了在网络学历教育中发挥隐蔽课程作用的可能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的分析研究,阐述了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发现体育隐蔽课程与体育显性课程之间有许多相互联系,相互交叉的地方.在方法上的重叠是体育隐蔽课程为实现课程目标所特别推从的手段.体育隐蔽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研究对体育技能提高有着重要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特色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的德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部分。显性课程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集中进行道德教育以及在专业课程中渗透道德教育;隐性课程注重通过校园和社会活动相结合,心理咨询与指导,校园和社会环境陶冶,发挥宗教作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考察美国高校德育课程的特色,对于完善和加强我国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道德教育立足于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实践本质及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心理—道德教育意蕴。在此意义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视为开展心理—道德教育的有力载体。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掘有益的心理—道德教育资源,促进学生主体素质的整体性与现代性发展,从课程视野出发可称之为心理—道德教育活动课程。对心理—道德教育活动课程进行研究和探讨,探寻心理—道德教育的实践智慧,要求我们厘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积极探索有效的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