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和谐德育,就是以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有序的教学过程以及优化教育教学环境等措施,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其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和谐德育环境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2.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一词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见“,和谐”是多样性相互包容、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一种境界。何谓“和谐校园”?我们认为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建设“和谐校园”有三大途径:一、营造人文和谐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校园环境正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它无时无刻不在起…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学校档案为和谐校园建设整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应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要想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6.
周生民 《教书育人》2011,(11):58-59
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建设的宗旨是调整校园内外的各种关  相似文献   

7.
高校和谐校园构建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校园内涵体现为:它是一种以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各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的协调有序运转状态,是以校园为纽带,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所形成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良性整体效应。因此,构建和谐校园要从以上内涵出发。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需要构建和谐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需要建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和谐。随着全面推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教育改革大潮,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千家万户的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轻松。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观念,学校和家长的关系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怎样建构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有效地消除各子系统及其要素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内耗,产生合力,谋求1 1>2的教育整体功能和效益,是摆在中小学校长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一、开办家长学校,是建立家校和谐的坚实基础学校是以…  相似文献   

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0.
程刚 《天津教育》2014,(23):15-16
新华南路小学是一所有着78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办校。早在上世纪80年代,针对应试教育导致的学生个性发展受到扼制、师生关系紧张等现象,学校率先开展了“和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和谐教育就是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需要的统一实践出发,以学校教育诸要素的和谐为基础,调节教育的节奏,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节律,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充分的发展。三十多年来,学校在不断完善和谐教育六大基本观念和三大基本要素的实践体系过程中,提出了“和谐发展,为每个孩子的美好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逐渐形成了和谐育人的办学特色。下面围绕课堂教学的和谐、育人环境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和谐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和谐校园构建,是学校在自主发展过程中积极主动协调人、事、物相互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共存的最佳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努力探索并积极寻求有效策略支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促进学校内部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觉、协调、整体优化;促进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最终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怎样构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应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发展;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四是建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3.
李志刚 《辅导员》2010,(14):74-75,107
何谓和谐校园?它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载体的各种要素的全面、良性互动、整体优化形成的育人氛围,是学校各子系统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产生的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构建和谐校园是一项系统工程,下面我着重从人际关系、课堂和管理几个方面来阐释:  相似文献   

14.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和谐校园?笔者认为和谐校园是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为纽带的各教育要素全面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相互协调运转,共同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自主发展,教师与学校共同整体优化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营造氛围,致力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校园的人际关系主要指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等,这些人际关系时时刻刻影响着校园的每个人,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以及教育效果,而这些关系的变化,必然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情绪,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庾荣 《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73-175
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界也提出了和谐德育的观念。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就是要使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同,产生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建设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怎样建设和谐校园争笔者认为,现阶段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学校要建立和谐教育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构成社会大系统的基本单位也应该是和谐的。也就是说,只有各个组织或子系统达到一种和谐状态,社会才可能总体和谐。因此,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教育体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者(学校、家庭、社会等)为受教育者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教育环境,让受教育者几近于  相似文献   

19.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学校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的是教育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营造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家庭教育环境、学校物质文化环境、课程文化环境、制度文化环境来形成全体师生的行为文化,整体…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从此将和谐社会的概念引入了校园中. 何谓和谐校园?所谓和谐校园就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的协调运转,是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可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