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潞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用屈老夫子的这诗句来形容我国上演西洋歌剧的情况是再恰当不过的了。西洋歌剧即OPera是发源于意大利的一种音乐戏剧。抛开早年萌芽于欧洲民间、教会或宫廷的各种带音乐、歌舞的戏剧体裁不说,就从1597年佛罗伦萨的作曲家贾可波·佩里等人刻意制作的歌剧《达芙妮》开始,至今也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它从意大利传到奥、法、德、英以至遥远的北欧、俄罗斯,在各国生根开花,成为具有各民族特色的歌剧,统称“西洋歌剧”。近百年来,它又与美国民间的音乐、歌舞结合,构成了更具群众性的音乐剧(Musi-…  相似文献   

2.
2012年1月20日至5月14日,《西方神话与传说——卢浮宫珍藏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这是继1995年《卢浮宫博物馆珍藏展——16世纪至19世纪西洋风景画展》。  相似文献   

3.
印度人早在5000年前就懂得用棉花纺纱织布的方法。这方法往西经波斯、埃及传到欧洲,往东经中国传到日本。欧洲人知道纺纱织布的方法虽早于日本,但织布工人对纺纱不感兴趣。因为梳理棉花纺出长线来很费事,所以他们只不过用棉线织个手绢之类的织物。而在东方却对棉线极为珍视,印度大面积地种植棉花,纺织出上等布匹,向欧洲贩运。故此,直到18世纪,在纺纱织布的技术方面,欧洲人远远落后于亚洲。1764年至1767年间,英国布莱克本的木匠哈格里夫斯研究出能同时纺出几根线来的机器。接着英国普雷斯顿的理发师阿克赖特又研究出另外一种纺织机,不过纺出来的线比哈格里夫斯的粗而结实。1778年英国博尔顿的纺织工克朗普顿又采上述两  相似文献   

4.
符号卍与卐谈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世界文化》2005,(5):51-52
我国著名学人、哲学家冯友兰芝生(1895一1990)先生在他的著作《三松堂全集(第一集)·自序》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文化大革命中北大的红卫兵在抄冯氏的家时,发现了一件"罪证"。"这是一张斗方红纸,四周印上万字花边,原来是在别人家有喜事的时候,在上边写上大字,打在棒子上用的。他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这张废纸。我跟他们说明了用途,他们说为什么要印上纳粹标志?我说,万字起源于印度,传到欧洲,也传到中国,本来的意思是'吉祥',形状是祀,就是纸上写的,纳粹的标志是断,这与中国的万宇毫无关系。……"上面冯芝生先生关于符号祀的说明基本是对的,但太简略了些,也极不全面。随着各地考古的新发现,对符号祀与断的了解与认识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了。有关于此,香港著名学人饶宗颐选堂先生著文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世界上音乐文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考古学家们根据“地下材料”已向世人证明:早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人便创造出自己的乐器—“七音孔骨笛”(1986年出土于河南舞阳),已经拥有“音乐文化”。有此时,欧洲音乐史上的“黎明时代”尚未到来。然而,当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西洋音乐与西方文化共进,后来居上,逐渐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体系;而且,到16世纪,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向全球扩张,开始向东方传播,抢先与中国音乐交流对话。西洋音乐最早传入中国,始自16世纪葡萄牙人定居澳门。当时,澳门教堂的风琴十分悦耳…  相似文献   

6.
文锋 《世界文化》2007,(6):23-25
巨奖 15世纪后期,欧洲探险家想从西北或东北的航行中,找出前往亚洲的航路。当时,正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鼎盛时期,它们从美洲、印度,尤其是从中国的贸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英国晚起了一步,也想急起直追,但是已有的航道被西、葡两国所霸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目前不但是世界第六产茶国,而且也是一个茶叶消费大国。该国人均年饮用茶叶达1公斤左右,每年需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国进口各类茶叶10万吨。然而,该国的饮茶、种茶历史只有300多年,其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问世纪初由中国传播去的。从而使中俄茶文化结下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家文化是通样传入俄国的?中国茶叶于公元1612年传到欧洲。最初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只将中国的茶叶带入荷兰,荷兰的上流社会逐渐流行饮茶。然而,最早向欧洲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入是威尼斯著名作家拉摩晓,他在1559年间所著的《茶之摘记》、《国…  相似文献   

8.
16世纪欧洲人来到中国,基督教在中国开始传播,绘画成为基督教室传的重要手段,传教士修建教堂时大量绘制壁画,基督教壁画在采用欧洲绘画技法表现象教内容的同时,逐渐将中国传统的思想信仰、题材内容和表现技法糅合进来,以达到扩大宣传、征服人心的目的。[编按]  相似文献   

9.
19世纪上半叶,欧洲大陆音乐名家如繁星璀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大师不断涌现,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感受着来自欧洲大陆的艺术气息,与此同时,也期待着自己的音乐艺术家们快快成长,从而使得英国音乐得以复兴,在欧洲乐坛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0.
漫话纹章瓷     
明清两代,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家不仅善于仿制外商订购的器型,也能根据不同的要求描绘西洋纹样的图案。早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他们已为葡萄牙商人设计所需纹样。1680年,巴达维亚的一些商人订购了多套盘和碟,其中少数绘有纹章饰样。此后,商人开始尝试其他纹饰。18世纪以后,各式西方设计绘画纹样的瓷器纷纷涌现,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特征。17世纪以来,广州洋行的中国商贾为适应欧洲和美国商人对瓷器装饰的一些特殊需要,便从景德镇运来大量白胎或装饰极少、中间留有较大空白的瓷器,在广州根据外国商人的需要,直接描绘在瓷器上,然后再次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