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梦婷 《英语广场》2023,(21):71-74
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借用机器人克拉拉的视角,围绕机器人能否替代人类的问题探讨了“人心”的重要性。石黑一雄通过描写人类与机器人之间的相处,探讨爱与“人心”,启发读者对后人类主义时代下的伦理道德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尝试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家庭权力的建构方式,揭示黑人妇女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重压下的生存状态,探讨黑人女性解构权力规训、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技法与主题两方面,解读石黑一雄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中对传统现实主义的超越。在技法层面,主要体现为用丰满的人物塑造体现人性的复杂、非人的第一人称叙事引发思考两个方面;在主题层面,主要体现为将小说的内涵从批判社会现实深入到揭露人心、从关注当下社会现实拓展到警示未来生存危机两个方面。在对现实主义的超越中,作者发出了尖锐而又现实的“人心”存在之疑,警示读者在人机共存的必然历史发展趋势下,如何重拾“人心”的主体性和不可替代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福柯《规训与惩罚》一书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微观权力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强大的规训作用。规训与全景敞视主义都是福柯创造的新术语,它们是现代社会最为有效的权力功能运行机制。中国的人事制度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末,阿西莫夫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机器人三定律”,开启了人机关系的研究之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石黑一雄的作品《克拉拉与太阳》再次反映了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所面临的问题,它以陪伴型机器人克拉拉的视角讲述了人工智能的“一生”,并通过这一特殊的叙述视角探索了人机关系中顺从与反抗等核心问题。文章以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为出发点,深入解析小说中相互依存又有所隔阂的矛盾人机关系,并以此定律解释克拉拉这一人工生命必然走向毁灭的悲惨命运及其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怀旧通常被理解为对逝去美好时空或事物的怀念,然而现代学者将怀旧客体重新界定为任何可以带来归属感的时空。科幻小说作为构建理想家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在这一重新界定的范畴内。从怀旧视角探讨石黑一雄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首部长篇科幻小说《克拉拉与太阳》,通过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怀旧认知图式运作,可以挖掘石黑一雄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即鼓励人类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非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中,石黑一雄通过怀旧这一方式构建理想时空,表达了对后人类社会里人机共同体、生命共同体的想象性建构,对当代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昕昕 《海外英语》2024,(6):206-208
石黑一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首部新作《克拉拉与太阳》在叙事角度和技巧层面借助“非人类叙事”“陌生化”等表现手法等,激发人类重审自我、重审人类世界。在内容层面,该作品以机器人克拉拉在人类世界的一生经历为脉络,呈现机器人的身份构建及人类所面临的技术困境,表现了作者在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警醒世人谨防技术反噬、谨防以技术造成的阶级区隔等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8.
罗文清  周波澜 《海外英语》2022,(18):176-177+187
《克拉拉与太阳》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全新力作,作品反映了在近景想象维度中的未来社会人类既要应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公共生存危机,又要面对以基因提升为代表的生命科学的发展引发的社会共同焦虑。通过分析乔西母亲的伦理选择及其导致的伦理悖论和生命伦理困境,揭示了作者意在通过解答机器人能否替代人类这一问题引导读者反思在科技与伦理的冲突面前人类社会伦理秩序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9.
福柯通过对18世纪以来学校教育中的规训权力及规训技术的系谱学考察,揭示了学校中规训与惩罚教育的发展历程,指出现代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机构,既规范人的行为,也规训人的精神。规训与惩罚教育在使学校教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所谓的规训权力在现代社会各个部门有着很强的渗透力,能抵达最细小,最偏僻的地方,如一只无形的手伸展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即使在幽闭的乡村也是一样,随着市场经济的植入,资本伦理逐渐取代了曾经固守在人们灵魂深处的传统民间伦理,在个人化日常生活叙事中,也充满了如福柯所言的"规训权力"。通过仔细阅读文本《向阳坡》,发现体制化规训权力是外在的,显形的;潜伏在乡村里的生活化规训权力是内在的,隐形的,并且对人的钳制力更大。  相似文献   

11.
世界科技正迅猛发展,历经着巨大变革,在此过程中,技术也悄然介入人类的肉体乃至精神。从2005年出版的《别让我走》到2021年的全新力作《克拉拉与太阳》,石黑一雄的两部科幻作品映照着这十六年科技发展的轨迹。本文试从后人类视域出发,探讨两部作品在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主体与时代、本体与身份三方面的对话。两幅后人类图景中,技术不断改造着“人”本身,人与非人的二元对立也正逐步消解,“人”的身份日渐模糊,寄寓着石黑一雄对人何以为人的哲思。  相似文献   

12.
规训权力的作用——洛丽塔的悲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尤其是其中的规训权力理论,来探讨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在亨伯特和洛丽塔这张权力关系网络中,规训权力是怎样实施,怎样发挥作用的;在亨伯特话语之下,洛丽塔的话语权力怎样被剥夺,洛丽塔怎样被边缘化,成为"失语者".  相似文献   

13.
2021年4月,诺贝尔奖获得者石黑一雄出版了关于机器人的小说《克拉拉与太阳》,关于AI的认知与人性思考成为人们对小说关注的一个重要之处。小说中克拉拉的认知一共有三次程度的变化,分别是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四维时间,这些空间独特的放置,对应着克拉拉认知的三次变化,即物理的外部认知、自我觉醒、自我审视这一整个学习完善的过程。在机器人拯救女孩的故事背后,彰显了石黑一雄对未来科技无限发展的乐观态度与对人类如何透过AI形象认知自我可能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第九个寡妇》是作家严歌苓在2006年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王葡萄是一个平凡的女子,但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在福柯规训力量的参照下,可以看到王葡萄在面对来自政治话语和传统规范性道德的规训时,不是像身边的其他人一样沉默顺从,相反她勇敢地对抗规训权力解构规训话语,发出自己心底的声音,从而保持了自我的主体性并且建立自己的生存美学。  相似文献   

15.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乔治·艾略特的早期作品之一,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乡村生活为背景。运用福柯的权力理论,分析阐释小说主人公玛吉在话语权力、规训权力和知识权力交织而成的权力网络中所经受的情感体验与心路历程。这些权力都对玛吉实施了规训,但在权力实施的过程中,玛吉并非完全被动,而是行使着自己的微观权力,从而呈现出权力的互动。  相似文献   

16.
福柯对权力的分析做出了独特贡献,他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权力思想,而且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微观权力理论。他在名著《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所阐述的微观权力是多形态的、非实体的、关系的、生产性及与知识密不可分等特点;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与检查的技术,以及空间、时间与动作的规定性策略,使得微观权力无所不在。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对认知现代社会的权力实践具有积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规训是福柯对其权力——知识理论建构的中心词。学校是规训技术的最初起源地之一,教育活动利用规训技术对学生的行为实现规范化和标准化。对学生行为实施的这种管制不是压制性的,而是借助于一套与正常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标准和价值以及标榜着仁爱和科学的知识网络而发挥其作用。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机制等规训技术在课堂领域有其适用性,并发挥着一定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是自觉实践《延座讲话》精神的产物,成功地开启了中国当代农村叙事的序幕,对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创作与批评进行再解读。由此探讨它们在农村题材叙事规范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的创作与批评进行再解读,由此探讨它们在农村题材叙事规范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四川绵阳作家安昌河的《羞耻贴》通过一系列女性的身体叙事揭露了女性所遭受的来自于男权社会对女性身体与精神进行奴役与统治的本质,同时凸显了被规训的女性以身体为基点对强加于女性身上的男权所作的生命抗争。可无论是被驯顺的女性还是反抗的女性,都摆脱不了其共同的悲剧性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作家对女性的深切同情,并对女性悲剧性宿命的缘由进行了探寻。但文本以苦难、宽容、奉献的如大地母亲般的女性形象来原谅与宽容男权社会所施加于女性身上的罪与恶、命与运,来抵达两性和解的文学想象。从这个意义上言之,作家男性中心的意识也因此而显露无遗。总之,女性身体在《羞耻贴》中成为了父权规训与女性反抗的场所与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